刘婷婷
[摘要]文章以《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策略,主张围绕核心议题,借助序列化活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议题式活动型课堂;教学设计;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34-0056-03
本节课以“厉害了!我的国之外交篇”为核心议题,进行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以此为载体启动学科内容的学习,打造活动型课堂。在比较、鉴别中提高学生的认识,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坚定其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的信心与决心,提升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
2.围绕核心议题,借助序列化活动,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我国对外活动信息的能力,培养其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3.使学生关注我国的外交成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能够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外交政策基本目标、宗旨、基本立场、基本准则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分设小组
课前请课代表组织学生以自愿为原则分为6个小组,每组7~8人。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为此,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便于开展小组活动。所谓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指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
(二)情境导入,设置议题
为学生播放歌曲《厉害了!我的国》,借此引入辨析式议题:相较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是否可以用“厉害”来形容?
活动1:辩论赛。
请各小组按所持观点,进行“站队”,开展一次简易版辩论赛(只有自由辩论环节)。在辩论过程中,大家畅所欲言,最终得出结论:尽管相较美国中国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的发展速度堪称“奇迹”,并且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为世界带去了繁荣。因此,中国所取得的成就称得上“厉害”这一赞誉。
例证:过去五年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高达30%,超过了美国、欧元区、日本贡献率的总和,是名副其实的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
设计意图:借助时事热点,导入辨析式议题,以辩论赛为媒介,使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引申观点。这既为总议题的引入打下了基础,也对学生实现了积极有效的价值引领,培养了其科学精神和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活动2:小组讨论。
在辩论赛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世界能否离开“厉害了”的中国?中国又能否离开世界?在融人世界的过程中,中国秉持怎样的外交政策,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
最终引出本课的总议题:厉害了!我的国之外交篇。
设计意图: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需要对应结构化的学科内容,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并贯穿教学全程。为此,确定总议题,以“一例到底”为指导方针,下设数个分议题,并开展系列活动,以防止学生思维碎片化、零散化。
(三)围绕议题,开展活动
1.议题:我国的外交政策
活动1:议题讨论。
请各小组围绕“台湾是否具有外交政策”和“我国处理台湾事务是否属于行使外交政策”两个小议题,自主探究“外交政策”的含义,并陈述各自的观点,最终确定这一含义中的关键词包括: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目标。
设计意图:围绕现实意义较强的议题开展讨论活动,既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外交政策”这一名词的要点,也引导了学生关注现实,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活动2:主题演讲。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任意选择一个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的表现,结合中国具体的外交实践进行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1:结合中国驻美公使对美国政府评估“美台军舰互停”可行性一事的回应“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解读“独立自主”的第一个表现——捍卫我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题演讲2:结合中国拒绝梵蒂冈派遣主教管理中国天主教的外交实践,解读“独立自主”的第二个表现——我国处理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自主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主题演讲3:结合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的外交定位,解讀“独立自主”的第三个表现——不结盟,
主题演讲4:结合中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和应对,解读“独立自主”的第四个表现——处理国际问题,是根据其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
主题演讲5: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的外交表态“要理解一个国家的现在,就要去了解这个国家的过去”,解读“独立自主”的第五个表现——尊重别国人民选择。
主题演讲6:运用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解读“独立自主”的第六个表现——主张一国的事情由本国人民作主,国际上的问题由各国平等协商。
设计意图:以主题演讲为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并传递信息的能力;同时,对中国外交实践的探究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坚定其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发展利益的决心,促使其公共参与核心素养的形成。
活动3:知识联结。
请各小组回忆并联系第八課所学内容(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中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主权国家对外活动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第九课第一框题所学内容(时代主题、中国构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倡议),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内容,明确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义所在。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明确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其能够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学科内容,提高其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
活动4:制作图表。
请各小组结合所学历史知识,画出我国外交政策发展过程的示意图,并标注关键节点。
关键节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周恩来总理于万隆会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总设计师提出的时代主题,即“和平与发展”。
设计意图:借助制作图表这一活动,使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历程,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活动5:学以致用。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辨析式学习。
辨析1: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国家性质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辨析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辨析3: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设计意图:强化辨析,在鉴别中提高学生认识,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使其亲历自主辨识、分析的过程,并做出判断,真正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2.议题:走和平发展道路
活动1:调研报告。
各小组根据引导表格(见表1),选择其中一个项目并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然后配合实例以调研报告的形式予以展示。
设计意图: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培养学生提取并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借助引导表格,完成以学科任务为导向的自主探究式学习。
活动2:学以致用。
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辨析式学习。
辨析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主导力量。
辨析2: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辨析3:一国的经济越发展,越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辨析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3.议题:辉煌外交成就
活动1:制作板报。
各小组在课前充分收集资料,围绕中国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制作宣传板报,并分组予以展示。
主题1:世界中的中国——中国重返联合国
主题2:国家统一——港澳回归。
主题3:他国关系——“一带一路”。
主题4:国际组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设计意图:借助宣传板报这一活动形式,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呈现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探究中国所取得的辉煌外交成就,引领学生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使学生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得以强化。
活动2:实例讨论。
为学生展示叙利亚外交官贾法里黯然失神的照片以及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顾维钧的图片,启发学生小组讨论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并以此构建第四单元的知识脉络。
设计意图:通过范例展示,使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增强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意志,强化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
(四)情境升华,回归议题
活动:观看视频,开展讨论。
为学生播放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的一个片段,借此使学生明确:弱国无外交,“厉害了”的中国才有“厉害了”的外交政策,正如郑和下西洋。曾经强大的中国给世界带去了繁荣,再度强大的中国会继续成为守护和平的坚强力量。
同时,勉励学生: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家要努力成为“厉害了”的青年,带领中国继续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政治认同确定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所谓政治认同,就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支柱、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提升他们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才能使他们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责任编辑 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