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协同、净化: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探析

2020-12-11 19:24郭群娜
普洱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政师生大学生

郭群娜

盐城工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承担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使命,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重要场所。充分发挥文化浸润功能,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对于高校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形势下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西方文化渗透加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文化渗透是最持久也最隐性的渗透方式。高校是中西方文化交流交融的前沿阵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易于接受外来文化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加批判、吸收西方文化,导致价值取向发生扭曲,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个人理想信念受到严重冲击。

(二)网络信息碎片化,意识形态理性整合难度加大

网络迅速普及极大的改变了整个社会的话语权格局,网络舆论凭借其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但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话语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使得严谨规范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受到冲击,大学生更容易排斥晦涩难懂的主流意识形态理论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接受与认同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另外,网络上各类价值失范现象不同程度地消解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整合难度加大。

(三)阵地管控风险频出,意识形态教育力度欠缺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座论坛、新媒体等阵地资源开展,但是就现有各种阵地发挥的功能和属性来看,阵地的吸引力、领导力欠缺,各种阵地资源合力尚未形成,管理不严、阵地失守的问题时有发生,意识形态教育力度欠缺。一方面,授课教师教学内容过于固定,对新现象、新问题关注不够,使得意识形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脱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意识形态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在学生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教育尚未通过有效的活动组织、宣传报道形成合力。

二、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四大平台

(一)课堂教学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渠道

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有效发挥课程载体作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打破思政课教师“单兵作战”、“孤岛化”窘境,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协同效应[1]。以办好思政课程为抓手,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思政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一方面要避免形式化、概念化,紧密结合人才培养实际,找好着力点,将意识形态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注意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加大人文素质类通识课程建设力度,强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职业修养、道德理想等方面教育。

(二)校园文化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着力点

现阶段,把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占主导地位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建设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自己去探索思考,辩证取舍,在文化浸润的过程中提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成就,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展与高校育人树人相称的文化。

(三)学生社团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大舞台

学生社团正以其特有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等特点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了较大吸引力,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团文化中包含的价值体系,为个体行为提供了风向标,促使学生主动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社团已成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因此,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为社团活动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确保学生社团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四)校园媒体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新阵地

“互联网+”时代,以“三微一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极大拓展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空间和领域,深刻改变着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内外生态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官方微信、微博、PU 平台等新媒体建设,构建一个寓教于乐的新媒体平台,增强引导舆论的本领,坚定不移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宣传阵地制高点。借助新媒体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三、文化自信视阈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探讨

(一)构建共识——在凝聚思想中夯实文化理论根基

第一、发挥文化渗透作用,加强思想理论引领。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要着力于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精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高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党史党情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师生对传统优秀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认知、认同与实践,并将其内化为心,外化为行,切实弘扬和践行先进文化、主流文化。通过文化潜移默化渗透,为广大师生提供丰厚精神滋养,促进师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维护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第二、提升举旗定向能力,强化师生主体作用。做好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觉和自信。高校师生要坚定信仰,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自身意识形态工作研判能力[3]。通过更新理念、开展培训、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师生“主角”意识,引导师生全员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二)协同联动——在同向同行中提升教育管理合力

第一、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联动,在知行合一中坚定文化自信。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不仅需要课堂教学等理论知识学习,还需要高校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巩固理论学习效果。校内外实践活动能够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营造一个潜移默化的氛围,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高校应当精准谋划,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自信。在校内外实践活动的选择上,应当结合学生思想动态、课堂教学效果,将实践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思政课程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实践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传统教育优势与信息技术联动,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活起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课堂理论传授为主,重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作用,便于知识的系统传输。但是传统教育形式的严肃性,语言的严谨性,对于喜欢求新求异的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将严肃的内容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体验,就要考验思政工作者的功力了。具体来说,就是要紧紧抓住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在语言风格上,要运用生动鲜活,原汁原味的网络“时髦”词汇,拉近政策理论与师生之间的距离,使他们爱读、乐学、易接受。另外,在形式载体上,要多采用图片、音频、视频、H5 等多媒体形式,让学生在视听感受、互动体验等方面更容易达到受教育的目的。

第三、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动,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课程是重要载体,课堂是主渠道。充分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德育元素巧妙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各门课程做到“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思政课程的全面覆盖性与课程思政的方式灵活性,在意识形态教育上实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第四、教学部门与职能部门联动,齐抓共管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协同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不仅仅是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责,还涉及到宣传、组织、统战、教务、保卫、信息化等职能部门。学校层面需要建立健全明晰的责任体系,明确不同层次责任主体责任,真正把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下沉到具体单位和个人。高校各个部门之间协同作战,及时集中研判,迅速协同应对,共同打造意识形态教育工作大格局,形成多方联动、人人尽责、齐抓共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体系。

(三)净化整合——在多元传播中占领意识形态阵地

第一、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推广通俗化的话语表达。一是要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话语体系转换,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词语引入到话语建设中来。以贴近生活的语言代替冗长繁琐的语句,让学生听得懂、听得真;以贴近学生的语言代替缺乏生机的理论,让学生记得住、记得牢;以贴近实际的语言代替那些套话,让学生用得上、用得着,真正使马克思主义易学、易懂、易于接受。二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引导学生感知、认可、践行传统文化。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上,要着力凸显民族文化的特色,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传统文化,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价值观。

第二、净化网络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主动型的防护。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渗透,防御性自我辩护的方式往往使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陷入被动和不利的地位。这就需要高校构建主动型的防护机制,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挑战。通过强化微信、微博、论坛、校园网等媒体管理,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绿色文明的网络空间,从源头上阻断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的不利传播;利用网络新媒体掌握师生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给予师生充分表达和发声的机会并及时予以正面引导,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第三、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形成大众化的传播路径。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杂志等长期以来一直占据人民的日常生活,新时期它们在普及主流意识形态、拓展马克思主义话语受众的过程中仍然不可或缺,要采用大学生喜欢的形式积极引导他们认知当代中国。同时,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利用好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等信息时代的“神器”,将更加大众化、接地气的话语内容引入其中,为大学生广泛接触马克思主义大众话语创造更多的机会,更好的接受意识形态教育[5]。

四、结语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成效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政权兴衰。筑牢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是一项固本强基、培根铸魂的系统工程。充分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校园文化着力点、学生社团大舞台、校园媒体主阵地,在构建共识、协同联动、净化整合中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旗帜鲜明维护壮大主流意识形态,争做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思政师生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师生讨论改病句
思政课“需求侧”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