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雯
摘要: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高校应以现实社会背景为依托,以动人的无硝烟的公共卫生事件战争为素材,为学生创建一个别开生面、别具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以此为核心,科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并能夠有针对性的提取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基于网络教育平台全面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及时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核体系。由此,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引言:这场突发的特殊公共卫生事件即公共卫生危机,不仅给世界、我国社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效应,更对大学生的思想、人生感悟、生命安全、社会团结等认知带来冲击。特殊的现实教育背景下,高校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将公共卫生事件地图中的“现存确诊”,鲜活生命的救赎与逝去作为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民族精神等建立更加深刻的思考与认识,以此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教育工作者应在意识形态上做到与时俱进,在面对新的教育挑战与困境下,能够转换思想、积极应对。将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并利于技术手段解决当下的教学困境。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一场史无前例、生动、动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课。
一、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高效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思考
(一)科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公共卫生事件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对生命、责任、爱国等词汇产生新的理解。其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在特殊背景下人们思想升华的关键要素。因此,教师应能科学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公共卫生事件带给人类的生命安全的调整、了解人性百态的工具,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活素材”。即公共卫生事件中每天播报的死亡数字、医护人员无硝烟的战争等,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国家的热爱。教师都可将其作为最具有教育价值的素材,科学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流程中。
(二)创新与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使人们日常的生活轨迹、工作形态、学习方式等都发生变化。而当学生被隔离在家无法参与到学校统一教育中时,高校需充分展现现代化、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与作用。即教师可利用网络平台、互联网技术构建“空中课堂”,与学生在线上对知识进行交流与探索。基于特殊的社会背景,教师可基于网络化教学形式,向他们讲解思政知识、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接下来开展实践锻炼的素材采集,指引学生利用网络平台采集、整理、研究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信息。直至公共卫生事件阶段性胜利后,带领他们深入到社会中,对他们进行一场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公共卫生事件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有针对性的提取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特殊教育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做到因时度事。积极响应国家政府的倡议与公共卫生事件策略,并有针对性的提取关键信息。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素材融入到教学方案中,并能够有效的渗透到网络化育人的全过程中。教育需在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确保高尚的爱国情操能够深埋在学生灵魂深处。忠于祖国、热爱国家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纯洁的情感,更是体现人才素质的最根本的标志。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需切实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利用有利时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公共卫生事件特殊时期,高校需能以爱国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建立坚定理想、正确的思想政治立场,并能肩负起建设国家、强大祖国的使命。教师可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优势,灵活化构建高效网络思政课堂。教师可在海量的网络资源中提取具有爱国教育的元素,并结合教材与教学的根本目标,合理化设定教学方案。例如,教师可从央视新闻、紫金阁等自媒体官方平台上采集感人的公共卫生事件事迹,将为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勇于投身公共卫生事件一线的医护人员故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基于学生的切实感受,更能对和平时代的公共卫生事件英雄感同身受。教师紧密围绕这一主题,将重要的爱国教育信息制作成视频。使学生更直观的观看与感受公共卫生事件中动人的爱国事件,令他们能在思想上获得启发、在心灵上受到洗涤与震动。由此,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身理想产生新的思考。使学生能够改变原本的功利性学习目的,令他们能够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国家建设中。同时,教师可将公共卫生事件志愿者的事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令其在不同领域贡献自己力量的积极思想意识成为学生思想升华的外力。使学生基于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最普通人的公共卫生事件意志,令他们重新定义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文化。即无论是国家领导人、医护人员、医学专家,还是普通的快递人员、保洁人员、农民工都在以自己的形式支持抗公共卫生事件活动。而这些都是对爱国主义精神最动人的诠释,教师需以此为契机全面提高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二)基于网络教育平台全面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高校是系统化、科学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切实传播先进思想、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高校应将育人思想与现实政治背景进行紧密的连接,并以当下社会形态、国际政治格局为框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一方面,高校需积极贯彻与落实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指导。基于教学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等,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落地。即教师可充分利用目前的公共卫生事件背景,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目前我国取得的公共卫生事件成效来看,教师完全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中。在确保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基础上,带领他们以志愿者、社会服务者的身份支持地方的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工作。例如,针对目前公共车站、飞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区域人员的检查,教师可与相关组织进行沟通,使学生能切身的参与到具体的工作中。即针对大众的体温测试、信息登记、特殊人员的回访等,可交给学生进行处理与解决。在实际的公共卫生事件管控工作中,使学生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感受等,令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新闻中所看到的抗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不易。且在学生从内心深处有所感受时,才可促使他们加深国家政治优势、治理优势的了解。在实践的训练下,可使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获得升华,并能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产生自豪感、幸福感。由此,基于公共卫生事件工作的实践锻炼,使得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即在深入的参与到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过程中,使他们真正的感受到自己也是社会文明进步、文化自觉养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应使他们建立更加坚定的民族信念。将我国团结一致、勇于斗争的民族精神融入到骨血中,基于公共卫生事件时期更加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具有家国情怀、高尚使命感与责任感的新时代有为青年。这才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价值与意识,更是体现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指标。
(三)及时完善公共卫生事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考核体系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析,教育工作者需能夠审时度势对当下的教学成效的考核形成新的思考。教师需学会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环节中,能够注重深入思考、多维度审视、客观反思、全面总结等。基于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件背景,教师可将其作为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考核体系的切入点。全面、全方位拓宽与延伸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思路,能够将理论考核与实践行为特征考核进行科学的融合。侧重理论教育与现实社会空间的融合以及实训课程与现实教育需求的衔接。针对公共卫生事件下学生形成的新思想动态、人生感悟、行为特征等,教师需通过切身得实际观察与沟通进行全面了解。并以此为核心,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素质加、理想信念等进行评价与考核。教师可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考核融入到学生常规化生活中,以日常常见的行为、思想、观点等对学生的个人素养进行评价。教师基于这样的考核形式,更易于获得最直接、最根本的学生思想与行为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指向性的制定指导与干预方案,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一方面,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活动过程中,可适当安排学生参与到本校公共卫生事件活动中。以分组轮流的形式,使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合理范围内,高校可给予学生更大的权限,令他们制定相应的公共卫生事件管理措施、防控促使、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等。而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工作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反馈。不仅可直接体现学生的管理能力、知识水平、组织协调能力,还可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无论是在工作中出现积极的一面,还是因工作难度而产生的抱怨与不忿,都是教师评价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关键指标。另一方面,教师需了解获得考核结果不是根本目标,其主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完善自我,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道德品质等。因此,教师可根据考核结果,制定具有指导性、层次性的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发送给不同的学生,使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当然,教师在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需引导学生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使他们带着积极的目的学习与观看教师发送的教学素材,以此促使他们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帮助在思想、行为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改正,令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学生管理目标都可有效实现。
结语:总之,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需善于网络平台、自媒体工具等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全程有效了解与指导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令他们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各个流程中。通过全面收集与整理学生信息与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依据。尤其,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展现出的道德瑕疵、错误行为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制定专门的教学计划。更具有指向性与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基金项目:贵州商学院一流教学团队项目:“思政基础课”(编号:2018YYLSZ01)
参考文献:
[1]于改云.特殊肺炎公共卫生事件下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审视与思考[J].长治学院学报,2020,37(03):1-5.
[2]张彩云,许烨.大数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影响研究[J].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2):87-90.
[3]韩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74.
[4]邱敏.以大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提升高校思政工作实效性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0,36(05):23-25.
[5]孙晓芳.刍议以传统德育思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才智,20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