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

2020-12-10 06:47李秧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时空观念初中历史

李秧

[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但对其研究不能流于表面,要从真正促进时空观念素养落地的角度进行研究,培养初中生的时空观念。在理解时空观念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时间理解、空间理解、时间与空间联系的理解,同时结合具体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基本策略:以培养时空观念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之一,在历史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以时间和空间为两条主线,并将关键时间点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进行对应;与此同时,梳理出历史事件发生的线索,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存在的历史逻辑。

[关键词]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理解

初中阶段是学生系统学习历史知识的起始阶段,鉴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有限,其历史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1]笔者认为,时空观念虽然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只是位列第二,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当成为教学考虑的首要因素。在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已经成为一个关键词,但对其研究不能流于表面,要从真正促进时空观念素养落地的角度,培养初中生的时空观念。

一、时空观念的概念

从对概念初步了解的角度来看,时空观念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时间;二是空间。时空观念强调的就是对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的培养,但是这两个观念的培养又不是各自独立的。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在时间迁移的同时有着空间的跨越,这点是非常必要的。深入来看,时空观念是指时间和空间与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的联系是学生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着力点。在历史课堂上,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对学生说:“某些同学的历史思维能力是不错的,就是记不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和地点”。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果记不清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地点,那这种思维能力严格来说就不是历史思维能力。因为历史上的时间和空间本身就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性。[2]

所以,在理解时空观念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時间理解、空间理解、时间与空间联系的理解,同时结合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帮助学生形成时空观念。对于教师而言,最关键的一环就是教学设计,此时的教学设计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路,而应当从培养时空观念的角度着手,重新分析教材并预设教学过程。

在这样的教学理解中,时空观念的培养是在深入分析并体会时间与空间变迁过程中发生的具体事件时生成的。笔者以为,这是时空观念培养的重要思路。

二、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实践方法

有了上述理解,具体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时空观念的培养应当遵循怎样的路径,这是一线教师应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历史教师在课堂上具体应当“怎么做”。笔者认为,教师一方面要认识到初中生学习历史需要掌握的基本时空观念,主要表现在对历史事件相关时间的前后联系和对应地理位置的把握上;[3]另一方面,要设计出一个能够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事件、建构历史事件的过程。

例如,在《俄国的改革》的教学中,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可以从公元9世纪晚期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开始;然后到公元13世纪上半叶,蒙古帝国征服基辅罗斯的游牧帝国,而在反抗蒙古统治的过程中,一个新的政体逐渐崛起,这就是莫斯科公国;到了公元15世纪,莫斯科公国统一了当时的俄罗斯公国,而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正式采用了“沙皇”这一称号,代表所拥有的专制权力;其后时间推移到公元18世纪初,此时的沙皇彼得一世想改变国家的落后面貌,又想着富国强军,于是明确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口号,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从而拉开了俄罗斯改革的序幕。

这样一个时间的变迁过程,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在黑板上给出时间关键点(也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手段呈现关键时间点),然后在相应的关键时间点标出关键的历史事件,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出空间事件的演绎过程,使时间与空间形成了一组对应关系。在这种时空对应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建立起时间与空间的基本记忆,还能够在时间与空间的变迁中摸清历史的脉络。比如,彼得一世通过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一套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行政体制,从而巩固自身的专制权力,这个权力的形成保证了改革的推进;同时,彼得一世建立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为改革保驾护航;在工业方面彼得一世鼓励民间兴办手工工厂,允许工厂主购买农奴,这实际上保证了工业发展中的基本要素——劳动力。诸如此类的历史事件在一条时间主线上时,学生脑中所建构起来的知识就不只是历史知识,更是对彼得一世改革思路的深入理解。

相对于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而言,这样的教学过程保证了学生在理解历史知识时,有明确的时空观念和史证意识。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重视时空观念教学设计的必然结果。总结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就可以得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基本策略:以时空观念的培养作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在历史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以时间和空间为两条主线,并将关键时间点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一一对应;与此同时,梳理出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线索,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背后存在的历史逻辑。

比如,上文的例子中,一般学生要记忆的知识是彼得一世在各个领域进行的改革,而背后的历史逻辑则在于: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革,在出现彼得一世这样一个政治强人的时候,历史所积累出来的改革声音可以通过彼得一世表达出来,也就是说彼得一世的改革看起来是一个历史偶然,但实际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认识到这种逻辑关系,才是历史教学的根本目标。

三、对时空观念的教学反思

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是五个核心素养之一。从当前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看,时空观念的培养是不够完整的,因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学习历史就是学习历史事件,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在学习“过去的事情”。在很多学生看来,学习历史的过程还不一定是“学习”过去的事情,而只是“记忆”过去的事情。这样的认识显然与历史课程设置的初衷不一致,仅仅记忆历史知识,也是无法达成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目标的。

基于上述关于时空观念的理论理解与教学实践,我们认为,虽然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要素中,时空观念位于唯物史观之后,但是从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结构角度来看,发生在一定时空之内的历史事件,必然意味着时间与空间观念的建立,实际上是唯物史观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其他要素落地的基础。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人类历史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发生的,学生学习历史时树立历史时空观是基本要求”。[4]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本质上是针对学生成长的。学生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养成,以及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养成,都应当以学生的成长路径为评价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历史新知识、分析新的史实的时候,能否用已经形成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去解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评价维度。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学生能够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要素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哪怕水平略有参差,也能够凸显出包括时空观念在内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将可以为后续的历史教学奠定重要的认知基础。

参考文献

[1]李琼.定位核心素养,彰显历史哲学——以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华夏教师,2019(8):33-34.

[2]张庆海.时空观念与中学历史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17(6):1.

[3]陆艳.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19(2):48-49.

[4]王伟.基于核心素养之“时空观念”的培养——以北师大版的初中历史教材为例[J].教育观察,2018(6):39-40.

猜你喜欢
时空观念初中历史
论概念教学对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镜头中的组诗
历史教学设计中的“时空观念”设计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