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工作需要一定的仪式感。乡镇人大职权法定,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召开各类人大会议,都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来不得丝毫的随意和懈怠;交办代表建议,应召开人大主席团会议或结合政府口办公会议等规范形式进行,一并明确答复时限、办理要求、责任部门等,保持交办工作的严肃性;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要督促各方严肃对待,尊重代表权利,彰显代表履职权威。为基层人大活动注入一定的仪式感,可以增强人大的权威性,带来工作的规范性,产生社会的敬畏心,对相关工作带来更强的推动力。
代表履职呼唤一定的仪式感。人大代表之家和人大代表工作站(接待室)不是游乐园,而是人大代表学习交流、联系服务群众、沟通政府和群众的重要渠道和阵地,要保持家站活动的严肃性。立足“家”“站”建设,县乡人大要坚持指导到位、保障到位、服务到位,保障代表常态化开展学习培训、联系服务群众、向选民述职等工作,树立代表勤勉履职良好环境。开展调研、视察、评议、问询等相关活动,人大代表均应持证参加,亮明身份。也可以代表小组为单位,通过提高组织化程度,提升代表履职合力,增强履职权威。
人民群众期盼一定的仪式感。人大是代表人民在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代表经常回选区、进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心声。给这些联系活动注入一定的仪式感,可以增强这些活动的权威性和群众可信度,人民群众也更愿意来找、来谈,通过推动协助民生问题解决,架起联系政府和群众的一座座桥梁,彰显人大制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