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秀华
【关键词】 规则;具体化;学校层面;宣传;严肃性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15—0029—01
规则作为人类道德的基准和文明底线,遵守规则是人的一种基本美德,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表征。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是一个能守规则规范的人。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而学校的规则教育是学生开始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融入社会的初始,因此,抓好学校规则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重要内容。
《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从国家层面引领和规范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的重要蓝本,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及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对于培养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观《守则》和《规范》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得不思考,从学生进入学校开始,《守则》和《规范》的教育就伴随着学生成长,但这些要求中小学生都要做到的基本规则在我们的社会上就成为普遍问题。反思我们学校的《守则》《规范》教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
一、存在的重要问题
1. 一些学校对《守则》《规范》的落实不够,犯目前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空泛的大忌,不少学校表面上看很重视,校园内、教室内甚至宿舍内都张贴着《守则》《规范》的內容或宣传画,但只是形式主义,甚至有的学校让学生把《守则》《规范》背得烂熟于心,但也只是记住而已,其执行落实却差强人意,比如有学生违反了也只是简单批评而已,久而久之,学生的意识中就产生了无所谓,感觉到遵守与违反差不多。
2. 对《守则》《规范》的具体化工作不到位,有的学校只是就《守则》讲《守则》,就《规范》论《规范》,没能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更加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的相关制度,有学校即使制订了相关制度措施,也只是学校一厢情愿,制定相关制度时既没有学生的参与,更没有家长的知晓,致使在具体落实中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支持。
二、学校应注重的方面
1. 从学校层面上要切实高度重视对学生开展《守则》《规范》教育,把落实《守则》《规范》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学校要明确定位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首先是培养合格公民,合格公民必须具有规则意识,懂规则守规矩,这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基本出发点。
2. 加强对《守则》《规范》教育的宣传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明白遵守《守则》和《规范》的意义,让学生懂得遵守《守则》《规范》就是一个文明人的最基本要求,懂得遵守《守则》《规范》就是遵守最基本的社会规则。
3. 应根据学校实际将《守则》和《规范》的内容更加具体细化,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细化落实制度。而在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切忌学校一言堂,应充分发挥学生和家长的主动性,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到具体制度的制定中,让学生和家长通过制定制度明确学生在学校应遵守的基本规则,让学生在民主参与中掌握规则的意义,进而敬畏规则,增强学生执行规则的自主意识和自律行为,引导学生自己生成规则,这样制定制度的过程也成为了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的过程。
4. 在实施规则教育的过程中,教师理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榜样。要求学生不迟到,教师上课就一定要按时,不迟到或拖堂;要学生不乱扔垃圾弃物,教师必须先做到,并能主动捡拾垃圾弃物;学校规则的制定针对的是学生,但学生效仿的却是老师,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规则教育的实施效果。
5. 必须加强《守则》《规范》教育的严肃性。规则具有法理性,任何规则的制定都是在理的基础上体现法的严肃性。《守则》《规范》的教育必须落实到行动上,既然学校、学生、家长依据《守则》《规范》共同制定了相应的规则制度,就应当把规则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不能打折扣,否则,规则制度就成了废纸一张。当然,学校教育有其特殊性,规则的执行落实既要有教育引导,也应有适度的惩罚,对于违反规则者,如何惩罚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这是教育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学校生活绝不能因此而成为一种以处罚为中心的世界,相反,这种合适的惩罚应该为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提供指导和参照,进而帮助学生发展。
6. 学校要将规则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是遵守法律的前提和基础。有的学校开设少年法庭,规则论坛或规则法庭,让学生通过规则辩论或规则审判认识遵守规则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学生在学校能遵守好规则,那守法就不会是问题。
编辑:蔡扬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