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霞
摘 要:针对学段特点,五六年级在练好观察力提升感知力的基础上,要有意识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辨融通力,既有助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基本要求,又潜移默化中实现读写育人这一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还能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小初语文学习的衔接问题。
关键词:课程性质 学段习作力培养 观察力 感知力 思辨融通力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这门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体现并利用好这一点,除了读与积累的内化认知活动外,还要重视以“写”为最根本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
综合《语文课程标准》来看,第三学段关于“写”要求有如下变化:
1.乐于表达增强自信心→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观察周围世界→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在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中明确提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明辨是非、善恶、美丑。
综合以上的梳理和理解,我把五六年级的习作训练点定为:重点提升感知力;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初步训练思辨融通力。具体做法如下:
1 借课文解读和日常习作讲与评,有意识地提升“感知力”
专家指出:有的人情感之所以丰富,其原因直接来源于他们感知力的极度强烈。而感知力是需要在有效观察之后有针对性地点拨和训练,并且,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才能形成能力并使这种能力不断提高。在第一第二学段对观察力持续培养的基础上,第三学段集中于感知力的训练便会水到渠成。
例如本学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借《草原》和《丁香结》两课的学习和品析,重点训练孩子们:在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详细;习作中所见与所思,要写什么是什么,同时又要实现写什么不仅仅是写什么的问题。我们结合对学校西墙上“豆角花”的观察练笔,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在蔷薇花凋谢后,墙壁被“蔬菜”开的花点缀出的美丽,在视觉和精神上有怎样的冲击力?有的豆角藤竟然攀爬到了树梢,借此再启发孩子思考,一棵蔬菜的藤,给它足够的空间,会有什么样的成长状态?孩子们茅塞顿开,他们甚至谈到了“蔬菜的花一样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结出可以食用的豆角,这简直是颜值与实用并存!”孩子从观察表象的层面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字阅读感知力和图像感知力相联系的层面。
在统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学习过程中,围绕习作训练点“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学习《夏天里的成长》之前进行学前练笔,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我们借助分析文本,再读练笔的对比感知过程中,提升作品。借这样有针对性地训练,孩子们写出了不少优秀作品:《蜗牛》发表于《西海岸》;《西墙边》,发表于《青岛西海岸报》;《小门》发表于《农村孩子报》。
2 借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密切联系生活与时政,训练“思辨力”
借助生活现象和热点新闻,培养孩子对现象的思辨力。开学初我借助校园桂花和某些媒体平台上的“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引发孩子辩证思考。写文章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孩子在对比校园以及生活中我们周围的“桂花成长”情况,认识到“写文,要实!”再比如,针对十月网络上最热的新闻著名企业长虹对“NBA”事件的有力言论“比起爱国,NBA只是个球”;上海更是拒绝直播“NBA”赛事。这些,对于激发孩子辩证认识如何爱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良好素材。我们就这一新闻,进行热烈的谈论,并将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诉之笔端,在写的练习中,孩子们“有思有辨”,学会了从宏观上认识问题,脱离个人主义的狭隘认知。网上有“河南省环卫工人高压水枪打落树叶”事件,我们也进行了了解新闻背景和真相,发出自己的“声音”的训练。
在紧贴生活热点事件的讨论分析中,不但训练了孩子们敏锐的“感知”和有“观点”的表达,经过思与辨,他们更加明是非,知美丑,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道德观和价值观也是大有裨益的。
3 借经典历史故事,写作技巧+主题归类,培养学生“融通力”
孩子习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不是一次两次的训练就能达成,这需要在生活中全角度360度立体环绕式渗透和感染才能达成。毕竟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表达能力,属于语文课程的一个范畴,最好的语文学习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还应该不限于一册书的教与学。
学生习作素材僅仅靠眼前的生活,总是会缺少深度的联系和高远的立意。如何破?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融会贯通”的能力。例如,在第六单元写一封倡议书的习作中,有同学写《“孝敬父母”倡议书》,在开篇的倡议理由内容里,就引用了“陈尧咨母亲碎金鱼”的典故,还有同学用“楚将子发”的典故。这让文章的立意脱离了“浅显”的层次。这些,都来源于我们课余时间的“历史经典故事”,中国的文化与历史同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的思想与文笔都是值得我们不断琢磨与学习的。并且,借助故事的原文呈现和解析,将文章的行文技巧,拣其一二点拨给孩子。孩子们有的收获的是一个个故事,有的不光有故事的积累还有写作技巧和为人处世的智慧,孩子们的融会贯通能力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悄然提升。
习作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次“作业”式的训练就能达成。例如,《蜗牛》《小门》《温暖的光》《窗帘》等,从“作业”到“作品”经历了不少于三稿地提升和打磨,我就让孩子们一稿一稿地欣赏“习作”诞生的打磨过程,最终达成共识:好作品一挥而就的可能性是极低极低的。真正好的作品,要耐着性子、沉下心来,作者先投入进去,才能让读者也随着作品中的文字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