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平珍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江苏 徐州)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与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临床上会出现头痛、胸闷以及心悸等症状,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本次研究通过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分别采用溶栓治疗和介入治疗,将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MIDAS 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情况做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 年1 月1 日至2016 年12 月31总计12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象,抽取其中溶栓治疗的27 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介入治疗的27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男性17 例,女性10 例,年龄56~80 岁,平均(67.61±10.89)岁。对照组有男性17 例,女性10 例,年龄52~80 岁,平均(67.55±10.94)岁。两组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皆属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疾病标准;患者和家属皆积极配合该研究;所有患者均无另外的高危疾病,所有患者的年龄45~80 岁。
排除标准:高危疾病的患者;不积极配合该研究的患者;精神障碍的患者;处于哺乳期或妊娠期的患者;合并其他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对照组实施溶栓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用尿激酶150 万U 加入0.9%氯化钠100 mL 充分稀释,静脉滴注,30 min 滴完,同时实施吸氧、镇痛、镇静等治疗[3]。
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在手术前,指导患者口服300 mg的肠溶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13013,生产厂家:山东鲁抗辰欣药业)以及300 mg 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经桡动脉造影,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5000 U/12 h 的注射,加强降脂治疗[4]。
对两组的生活质量水平进行对比,包括社会职能、情绪状态、身体质量以及生理功能。
对两组的MIDAS 评分进行对比。
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评价标准分为显效:治疗后心绞痛等疾病症状基本消失,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生活能够自理;有效:治疗后心绞痛等疾病症状明显改善,患者精神状态一般,生活在帮助下能够自理;无效:治疗后心绞痛等疾病症状依旧存在,患者精神状态差,生活无法自理。
对两组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以及再度心肌梗死。
此次研究将SPSS 22.0 统计软件用来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生活质量水平(±s, 分)
表1 生活质量水平(±s, 分)
注:*与观察组治疗前对比,P>0.05;**与观察组治疗后对比,P<0.05。
社会职能 情绪状态 身体质量 生理功能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7 49.72±5.49 65.34±5.46 49.05±5.64 66.07±5.44 48.35±5.47 65.41±5.83 47.45±6.02 64.11±5.59对照组 27 49.80±5.63* 60.17±5.56** 49.14±5.75* 60.94±5.48** 48.42±5.38* 59.76±5.46** 47.52±5.24* 58.21±5.46**组别 例数
两组的MIDAS 评分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MIDAS 评分在出院前1 d 以及出院后36 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IDAS 评分(±s, 分)
表2 MIDAS 评分(±s, 分)
注:*与观察组对比,P>0.05;**与观察组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出院前1 d 出院后36 个月观察组 27 70.16±11.37 44.98±9.24 13.04±2.21对照组 27 69.84±10.92* 56.07±12.14** 25.63±3.84**
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临床疗效(n, %)
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7.41%)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并发症情况(n, %)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从而导致发病[5]。急性心肌梗死通常与吸烟、高血压、肥胖、高血脂以及糖尿病等多种因素有关[6]。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上会出现头晕、头痛、胸闷、气短以及心悸等症状,而且易引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命健康[7]。目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的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8]。介入治疗是一种手术治疗手段,能够直观地开通梗死的血管,保护心脏功能,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上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到该病的临床治疗中[9]。随着世界人口的老年化,受到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下不注意对身体的保养,再加上受生活和饮食方面的不规律等的影响,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有效的治疗方式对疾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10]。
据该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在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在治疗后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IDAS 评分在入院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MIDAS 评分在出院前1 d 以及出院后36 个月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情况中观察组(总发生率7.41%)明显低于对照组(总发生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介入治疗,相比常规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改善了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介入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