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可 梁文慧
学术界关于国际新闻的界定众说纷纭,没有统一标准。有学者从决定新闻的三个要素——事实、媒介和受众出发,提出“国际新闻是超越国家界限并具有跨文化性的新闻,或国际新闻是新闻在国际间的流动”①。具体而言,有三种国际新闻模式,第一种是“向中国说明世界”的国际新闻报道,涉及境外事实、本国媒体和本国受众;第二种是“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对外新闻传播,涉及国内事实、本国对外媒体和境外受众;第三种是“向世界说明世界的”世界或全球新闻传播,涉及全球型事实、国际化媒体和国际社会受众。②以下所讨论的国际新闻报道主要指第一种模式。
1.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研究
我国新闻传播学界关于国际新闻报道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以国内某媒体为例,研究其国际新闻报道的特征、议题、框架等要素,如通过分析《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较高收视率的新闻资讯栏目,研究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始终坚持维护国家利益的政治原则、追求专业化诉求等特征和地区关注有偏向、新闻来源不规范等不足③。二是有关国际新闻报道记者、人才的研究,如有学者研究了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方式④。三是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国际新闻报道,最常见的就是基于像中美贸易战等重大国际事件,分析诸如《纽约时报》和《人民日报》等不同国家和不同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方式;还有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国际新闻报道,探析媒体报道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差距。四是影响国际新闻报道的因素研究,如国际利益、政府利益、国家关系、地理方位等要素对国际新闻报道的影响;也有研究就国际传播学者常用的研究理论进行探讨,包括对媒体内容的等级影响理论、新闻架构理论、驯化理论和公正与平衡原则等。⑤
2.国际新闻报道范式与中国社会
范式的概念来自于马斯·库恩对于科学范式的研究,是具有“公认性”的叙述模式。⑥新闻范式是指导新闻媒体确认并诠释值得报道的“社会事实”的认知模式或世界观,具有统领新闻实践的规范性原则和从业知识,并将之整合成内部同一的意识形态体系的功能。⑦潘忠党等人把国内已有的新闻范式归纳为三种路径,其中之一就是考察社会转型期新闻体制以及受其制约的新闻实践如何变化,这些变化与权利结构和涉及媒体基本信念的变革等密切相连。以下关于国际新闻报道范式的划分与这一路径有关联。⑧
塔奇曼曾说过:“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其功能是告诉我们想知道、需要知道,以及应该知道的消息”⑨。70年来,随着中国与世界距离不断拉近,国际新闻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新闻价值,我国社会对于国际新闻的需求不断增加。
国际新闻报道在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和塑造其“世界观念”上有重要作用。层出不穷的国际重大事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全球新冠疫情等,激发了民众对于国际社会的兴趣和获取国际信息的欲望。一般民众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世界上所发生事情,因此当他们接收国际新闻,自然会形成自己“世界观念”,进而进行价值和道德判断。⑩此外,国际新闻报道能反映一个国家对于某个国际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国际社会,尤其美西国家,特别关注我国对于国际重大事件的报道,并以此同我国政府态度关联。所以,为更好传播中国话语,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各国情况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这样才能阐述好中国立场和态度。
由于国际新闻报道的重要性,我国一代代核心领导人才审时度势,根据中国不同发展时期,制定系统完整的对外宣传和国际传播政策,以领导人的对外宣传思想为中心来指导国际新闻报道的理论和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领导的第一个时代,主要回答了在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启现代化建设的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领导的第二个时代,主要回答了如何在二战之后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盛行的国际格局中,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的问题。以习近平为核心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开辟了第三个新的时代,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答如何在国内外资源、市场环境的大变局下,更广泛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以充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为了更加有效地讨论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的范式特征和我国社会的关联,作者把我国70年来的国际新闻报道发展划分为三种范式:即革命型报道范式(1949~1976年)、发展型报道范式(1977~2013年)、文明型报道范式(2014年至今),这样既能有效描绘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社会发展时期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时代特征,也能结合我国社会发展轨迹,讨论我国国际新闻报道范式的趋势变化与不同时代核心领导人世界观的关联度。
1949年后,新中国已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如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实现由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成为更加艰巨的政治任务。站在新的起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既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文化教育复兴责任,又要时刻警惕国家政权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敌对行动。受到这些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一时期的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了“种牛痘”“见世面”的革命型报道范式。
《参考消息》是中国传媒体系内一个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媒体形态,毛泽东称其为“天下独一无二的报纸”。战争时期,这份全部内容均来自外电编译的铅字印刷内参刊物,为党内外高级干部了解敌情、判断形势、作出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到20世纪50年代末,在批判斯大林和破除僵化思想的背景下,它才真正以报纸形式,逐渐公开出现在公众面前,肩负起了为这个年轻国家打开“通向世界的窗口”的新使命。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内部矛盾不断攀升,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相继爆发了波兰和匈牙利事件,毛泽东逐渐认识到中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走自己道路,不能完全照搬或者依附于苏联。为打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避免“片面性和思想僵化现象”,毛泽东提出“有必要使我们的干部及时地知道我们敌人的情况和敌人的观点”。1956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八届二中全会上,他发出了关于扩大《参考消息》订阅范围的通知,决定从1957年3月1日起,把《参考消息》发行范围由“高级的党内外领导干部”扩大到“县委委员以上或相当于级别的党内外干部”,发行数量也由原来两千份,增加到三十至四十万份。
对于党中央改报扩大发行《参考消息》举措,有人担心会使反动气焰嚣张,造成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为了统一认识,1957年春天,毛主席接连发表了三次讲话,精辟阐述了办《参考消息》报的理由和办报的指导思想与基本方针——“种牛痘”“见世面”“做反面教材”。毛泽东指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目的就是把毒草,把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摆在我们同志面前,摆在人民群众和民主人士面前,让他们受到锻炼。……发行《参考消息》以及出版其他反面教材,就是‘种牛痘’,增强干部和群众在政治上的免疫力”。
1958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参考消息》的读者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机关团体、企业干部和高等院校的学生。除了原本的政治、军事、外交等硬性新闻,还增加了经济、教育、科技等新闻内容,从以前单纯地反映国际舆论转变到同时传播信息、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唯一不变的就是原封不动地翻译外电,不加评论。
在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新闻思想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和发展了以“政治家办报”为核心的新闻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这一阶段的国际新闻报道以直接刊载外电为主,忠实于原文事实和风格,追求“原汁原味”地反映原作者观点,要达到“种牛痘效应”,呈现出“要做反面教材”的革命型报道范式。《参考消息》作为该时期我国读者了解世界的唯一“窗口”,体现了其特殊的“参考”意义,成为我国“种牛痘效应”的国际新闻平台。
中国国际新闻报道也紧紧围绕“发展”,取得新进展,国际新闻报道功能开始转型和专业化程度得到提高。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特征。
1.国际新闻报道紧绕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与新时期党的工作重心转变和调整相一致,新闻传播的主基调也转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于党和国家新时期的工作重点。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规模有了更大的发展,国内新闻界同海外新闻界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在报道内容上,国际新闻工作也从过去以宣传政治运动为主,转变为报道经济建设为主,报道功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邓小平表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因此,在这一时期,国际新闻报道介绍了大量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参照。
2.国际报道媒体增多,传播视角和渠道更多元
《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吴杰曾表示,如果十几年前,中国人把国际新闻看成阳春白雪,看成只供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那现在情况已发生了根本变化,改革开放已把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过去跟中国毫不相关的事情,今天会对我们产生实质影响;过去毫不关心国际新闻的读者,今天已成为国际新闻典型读者。自1982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首播国际重大事件起,国际新闻开始融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日渐成为中国媒体报道重点。
相比于革命型范式,发展型范式阶段的国际报道媒体数量大幅度增多。从国际新闻报道的架构来看,该阶段的国际新闻报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中央级的主流媒体和部分地方大型媒体,这些媒体在国际新闻报道上具有权威性,在多国、多个地区都设有自己的记者站,以自采自撰和编译的稿件为主,其他媒体的报道多是对其转载,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二是重点省市地方媒体,其在采用中央级媒体国际报道自采稿件同时,也根据新闻接近性或趣味性派出少数记者进行特定采访。如上海电视台国际新闻节目《国际瞭望》,以“大千世界”“万花筒”等小栏目,集时事、知识和趣味性于一体,既反映国际风云和我国的外交实践,又介绍社会生活,还融入了世界各地珍闻趣事,搭建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三是出现专门国际新闻报纸,如《环球时报》《国际先驱导报》《青年参考》《参考消息》等,在这些媒体的共同作用下,国际新闻报道事业和渠道变得更加广阔和多元。
3.驻外记者增多,专业化程度提高
“在现场”才能真实的记录和获取独家新闻,国际新闻记者要做到“在现场”就必须驻外。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国际重大新闻事件的第一见证人,掌握第一手资料。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记者被派遣到世界各国,不少媒体机构甚至直接在国外招兵买马。截至1989年,新华社驻外分社和总分社就已经达到了百余个,采编人员也有四百余人之多,这些资源增添了新华社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原创稿件数,成为了新华社搞好国际报道的重要基础。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驻在一国、兼管一片、人无我有、人快我新、人新我深”等工作方针的指导下也积极外派记者,至2007年,其驻外记者站数量增为32个。
为了加强国际新闻记者的培养,提高国际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国际新闻教育作为一项“应急措施”出现。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在本科阶段设立了“国际新闻方向”,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率先开设五年制的国际新闻专业,开启了我国国际新闻教育。1983年起,中宣部、教育部(当时的教委)、新华社和广播电影电视部(当时的广播电视部)联合,在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新闻学院等院校开设了双学士学位的国际新闻和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旨在培养全球化时代国家急需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4.受西方“游戏规则”影响,国际新闻评论缺失
虽然这一时期报道国际新闻的媒体不断增多,但是报道体裁仍以消息为主,鲜见有分量、有深度的中国化报道和国际新闻评论,普遍存在重单一事件报道、轻分析评论的现象。因此,国际媒体话语权一直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BBC等美西媒体主导,它们对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状况了解不全面,无知、偏见和误解常常使他们不能客观公正展开报道。而国内媒体大量转载外媒的国际新闻报道,把外国专家的言论直接原封不动编译出来,不加辨析、不加评论,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外媒依赖症”。此外,在新闻事实选择上,西方新闻的“游戏规则”无处不在,这一时期国内媒体对“中国视角”的把握表现出了较为强烈的“摇摆性”,要么过于亢奋,要么完全失语,很多国际新闻的报道没有跳出美西国家的媒体宏观语境。有些国际新闻报道既没有中国元素,也没有中国视角,同中国、中国读者的关联性相对较弱。即使有少数国际新闻评论,影响力较小,有时更多是一种面向受众的单向传播。
改革开放带来的成就催生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身处这样百年未遇的大变局,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了“文明型”范式,更加注重通过对话来呈现中国的国际话语,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全方位多维度报道世界,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满足更多国内受众的需求,在报道对象上,国际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美西国家,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报道比重,体现了我国国际新闻报道全球化的趋势。在报道倾向上,既没有完全无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意见和批评,也没有像以前一样被外国媒体牵着鼻子走,更不再拘泥于美西媒体的“规则”,而是开始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如南海仲裁案的新闻,当美西媒体准备对南海仲裁案最终仲裁大做文章的时候,新华社抢先在第一时间,领先路透社,成为全球首发的消息源,还凭借《真相与谎言——南海仲裁案闹剧出炉始末》等报道,抢占了国际舆论的高地,获得了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等众多海内外媒体的转引。伴随着中国媒体报道国际事务能力的提升,国内媒体在很多国际事件中都以中国立场和视角来呈现第一手资料,以往原封不动翻译或搬运国外媒体新闻稿件的数量有所下降。如斯里兰卡爆炸事件中,新华社不仅及时准确地向国内报道了事件,还准确传送了“4名中国公民在爆炸中受伤,已送往当地医院救治,均无生命危险”的讯息,从中国视角回应了国内受众所关心的问题。
2.传播中国声音,发表国际评论,提升国际话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评论报道作为主动设置议程的重要手段,提升了国际传播效果。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西媒体凭借强大话语权优势,经常打压、抹黑对自己构成威胁的国家,如中国、俄罗斯、伊朗等。2014年以来,受到习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传播中国声音的世界观影响,中国国际新闻不仅开始全方位、多维度的报道世界,而且开始注重发表国际评论。
《环球时报》的社评开始较早、且从中国视角出发发表国际新闻评论,评论议题有时经常触碰到“敏感话题”。在文明型范式时期,《环球时报》社评继续紧紧围绕与中国相关的国际问题,发表国际评论,传播中国声音,对中美俄等强国在内的世界重要双边关系、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等议题发出了具有中国视角的声音。它还针对中美贸易战多次展开评论,如2018年4月20日,其在一篇题为《中美贸易战,中国为何绝不能退让》的评论中就中国对中美贸易战的态度和立场进行了剖析。对于敏感话题和热点话题,《环球时报》社评坚持直言不讳。面对美国愈发严重的新冠疫情,该报发表题为《美国拖累了抗疫,也黯淡了世界前景》的评论恰到好处。
同时,电视媒体也增加了国际新闻评论的节目板块,如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国际锐评》《环球视线》,中文国际频道的《今日关注》等。《国际锐评》作为中美贸易战期间迅速兴起的国家级主流媒体的国际时事评论代表之一,打破了以往中国电视媒体在国际重大主题事件上“多报道少评论”的格局,成为了对美舆论斗争中的亮点。其关于中美贸易评论中诸如“令人喷饭”“怨妇心态”和“搅屎棍”等平民化、轻松话的表达,获得了国人的肯定。
此外,与国外主播约辩也成了中国传播自己声音的一个重要渠道。最为人知的就是2019年CGTV主播刘欣就中美贸易战约辩FOX主播翠西·里根。这次“跨洋对话”不仅展现了主播刘欣的沉稳睿智,更显示了中国自信和中国态度。当然,除了传统媒体,互联网、新媒体也积极的展开国际新闻报道工作,如新华网多次约请国际问题专家学者撰写国际时评,以加强其报道的深度和特色。
3.驻外记者转向“全媒体”,移动媒体报道成“香饽饽”
互联网的普及无论是对日常生活,还是对于国际传播来说,都是一场重大变革。We Are Social和Hootsuite联合发布的2019年数字报告显示:全球人口数76.76亿人,其中手机用户51.1亿人,网民43.9亿人,有34.8亿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上。国内,截至2020年3月,网民规模高达9.04亿,互联网的普及达到了64.5%,这意味着我国一半以上的人都在使用互联网。5G 手机的普及也为手机媒体的移动终端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网络技术和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改变了国际信息流动的生态环境,媒介融合、全媒体报道成为了当前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升了国际新闻报道的时效性。移动传播平台的便携性成为了大部分人获取新闻资讯的首选途径,再加上其全媒体化、内容简洁化、评价自由化等天然优势,吸引了众多目光。如央视主播康辉在2020年初,曾在社交媒体上以vlog的形式分享了国外采访的经历,有台前,也有幕后,有巴西的“水晶宫”,也有希腊的总统府,获得了网友们的好评。
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人都有麦克风,大大降低国际新闻传播的门槛,改变了传统只有中央级媒体和较大的地方媒体才能独立撰写国际新闻的局面。国际新闻传播的队伍逐渐壮大,甚至国外旅行、留学的网民都可以提供国际新闻报道第一手资料。这一将进一步加大国际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趋势。
回顾70年来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可以发现无论是革命型范式、发展型范式,还是文明型范式,它们都体现了以下三个整体特征。
首先,三个时期国际新闻报道都顺应了三个时代的社会发展背景。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传播活动有着直接影响。随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背景变化,我国媒体国际新闻报道也经历了从编译外电到培养自己驻外记者,再到发展全媒体、注重国际新闻评论,提升中国话语的阶段。中国国际话语不断提高的同时,国际新闻报道有了更多中国框架和中国思想,不再单纯地对外电进行原汁原味的搬运。
其次,三个时期国际新闻报道都受到不同时期国家领导人世界观的影响。基于传媒业的双重属性,我国媒体始终秉持党性原则,其中“党管媒体”的原则更是体现了党对于媒体的影响力和把控力。毛泽东的革命观、邓小平的发展观,以及习近平的文明观都影响了三个时期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在毛泽东的影响下,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种牛痘”效应和特征;在邓小平的影响下,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了“重视经济发展,以发展为中心”的特征;在习近平的影响下,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了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的新特征。
最后,三个时期国际新闻报道都服务于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从解决国内困境,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再到新时期以更包容、更快捷的速度迎接全球化。在“走出去”过程中,我国社会对于国际信息、国际形势、国际舆论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从政治家到企业家,到普通受众,社会需求的程度也影响着不同时期的国际新闻报道形式、风格和内容,国际新闻报道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丰富。
虽然每个时期的国际新闻报道呈现出不同的报道范式,但是它们都紧紧围绕着各个时期领导人的世界观、社会需求和时代背景来展开。世界仍在变化,时代仍在发展,中国仍在以较高的发展速度走向世界,我国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也会呈现出新的特征,但是无论如何发展,未来国际新闻报道肯定会传播出更响亮的中国声音。
注释:
① 蔡帼芬:《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② 刘笑盈:《国际新闻学:本体、方法和功能》,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③ 毕仁科:《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第1页。
④ 戴佳、史安斌:《“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概念之辨——兼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9期,第42页。
⑤ 李喜根、刘洋:《国际新闻报道研究的理论框架与视角》,《新闻记者》,2013年第9期,第30页。
⑥ 陈康:《新闻史书写范式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传播力研究》,2019年第3期,第90页。
⑦ 白红义:《新闻范式的危机与调适——基于纪许光微博反腐事件的讨论》,《现代传播》,2015年第6期,第40页。
⑧ 潘忠党、陈韬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转变》,《新闻学研究》,2004年总第78期,第5页。
⑨ [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杨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⑩ 郑若麟:《从“世界观念”的形成看国际新闻报道》,《对外传播》,2015年第12期,第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