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及其提升*

2020-12-09 16:07常开霞李挺侹
关键词:客体教育者供给

常开霞, 李挺侹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51)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指教育客体对自身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或过程后获得的精神利益及其对该获得内容的积极主观体验。[1]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 与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和预期密切相关。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并不是抽象的感觉, 而是基于客观获得的主观积极体验和美好感受。 “获得感”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客体的“获得”, 落脚点在于情绪反应的“感”上。 把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放在学生需求侧, 旨在考察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获得状况及内心感受。 从需求侧解读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是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人本化的体现。

1 需求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学理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 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遵循教书育人规律,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 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2]被称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泰勒, 也提出了著名的泰勒原理。 在泰勒教育模式中, 教育目标的确立来源有三个, 即学生、 社会和学科。 而“获得感”更加突出了泰勒模式中的“学生”端。 泰勒指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 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什么, 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3]49借用泰勒管理理论的原理, 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关注“需求侧”相关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1 合理的心理预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观条件

获得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 获得感等于实际获得或心理预期。 获得感关涉实际获得和心理预期两个变量。 当前, 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和方法了解程度不够, 有的学生常有“不得不上”的排斥心理预设, 对“高位阶”的政治理论产生一种莫名的“游离感”。 这种预期具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直接决定了教育对象的感知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不合理的预期, 影响思政教育获得感, 树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预期, 才能增强获得感。 教育主体同步引导教育客体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如果需求不加以引导, 会影响良性需求的发展。 “教育者还可运用强化激励法对教育对象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及时给予肯定、 表扬和鼓励等, 即正强化; 对于教育对象表现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 则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惩罚, 即负强化。”[4]教育者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思考问题;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教育者应引导教育客体低层次需要转向高层次的需要; 引导学生“立鸿鹄志, 做奋斗者”。 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除了增加有效供给来实现, 也要适当调适心理预期。 当然, 这种调适并不是降低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 而是为了更高地接纳思想政治教育, 更好地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有真正的获得, 并且有获得的体验,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感、 满足感和获得感。

1.2 满足教育对象的合理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客观基础

需要是个体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 个体的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本质上是教育客体“获得”的主观体验。 获得感作为一种价值评价和主观感受, “供给”能够满足合理“需求”, 才能实现真正的获得感, 但这种主观性的“获得感”具有极强的客观性。 学生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满足需要的过程具有客观性, 满足需要的结果也具有客观性。 因此, 没有客观的“获得”和价值呈现, 就没有“获得感”, 当需求的满足不符合“预期”, 思想教育获得感可能就会被弱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就会被降低。 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内生动力。 满足需求的“获得”, 是获得感的客观基础。 没有客观的价值满足, 不会产生主观体验。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抓住教育客体的内生需求, 激发客体的主观愿望和动机, 满足教育客体的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 教育主体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客体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上来, 对教育对象的生活需要予以关切和满足、 发展需要给予关注和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关照教育对象的心理需求和情感诉求, 现实的学生需求是获得感生成的根源。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要满足的需求并不是初级的本能的生存需要, 而是具有个体特殊性的精神需要和高级别的利益需要。 学生的需求具有差异性、 特殊性和层次性。 因此, 我们要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客观需要和个体特征。

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感染青年, 就要运用学生喜爱并接受的话语和活动方式。 只有学生认可和接受推出的活动, 才有可能进一步接受活动背后的价值观。”[5]需要强调的是,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并不意味着简单地迎合学生, 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和可持续的需求, 学生的需求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和动态不平衡性的特征。 既有正当需求, 也有不符合个人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 不能一味地强调教育对象的需求, 而忽视思想教育的本质。 要促进教育供给和教育对象需求的互动, 实现高位对接。 关注教育对象的实际利益需求, 适时渗透社会需求引导教育对象需求的健康走向, 实现自身需求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

2 需求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四个维度

面向学生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在人的心里“搞基建”, 能否筑牢根基、 打好地基, 能否立好“德”, 铸好“魂”, 要看能否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讲清楚, 能否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讲清楚。

2.1 心理层面

成长需要的满足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核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需求导向, 围绕学生、 关照学生、 服务学生, 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学生不仅需要学业知识, 更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指导, 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知识育人和实践育人的双重属性密切相关。 学生会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需求, 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 并提供营养美味的供给。 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活动的预期, 实质上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的, 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预期。 有恋爱的困惑, 就会有获得有关爱情择偶方面的预期, 有就业、 择业的需求, 也会产生相应的期待。

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对自己实际感知到的与预期想要得到的形成一定的差异, 差异越小, 满足程度越高。 教师可以对学生疏导, 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课堂教育的内容也要针对学生的需求进行设计, 比如“适应大学生活”和“恋爱观”等内容, 比较契合学生实际需求, 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就比较直接和明显。 但“理想和信念”类的内容会相对抽象和隐蔽。 这要求教师做到把生活的指导和思想上的引导相结合, 这样学生会感觉教师的教育满足了自身需要。 在被满足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认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2.2 知识层面

教育对象是否有愉悦感是衡量其获得感的重要维度。 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阵地就是课堂。 打造优质课堂, 让学生感觉心情愉悦, 在轻松愉快中感受知识的魅力和理论的价值。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偏重从供给侧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只注重灌输式地供给, 不考虑实际需要, 这种供给多半是无效供给, 并不能真正解决到课率、 抬头率、 点头率的问题, 甚至造成思想政治教育低效率的问题。 让学生有愉悦感, 不是用“低俗、 庸俗和媚俗”来实现, 而是在真善美中体验愉悦, 感受真理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 讲“理”能凸显课堂的深度和社会需求, 但要把理论讲出情怀, 把科学的理论和真挚的情怀相结合, 发挥真理的说服力和情感的感染力。 寓教于乐是从“有意义”到“有意思”, 从有“高度”到有“温度”的重要途径。 在教育美感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用更加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实现课堂教育的魅力。 教育方式既要兼顾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 更应该注重日常话语。 在学生愉快的课堂体验中, 既要用理论的魅力引领学生, 又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味道有点甜”。

2.3 思想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回应学生的思想困惑和重大关切, 回应社会热点问题和重大的现实问题。 学生对人生的意义、 世界的本质、 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 都会存在一定的困惑。 在处理内容与形式、 现象与本质、 必然与偶然、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中, 思路也可能不够清晰。 学生在“理想丰满, 现实骨感”的张力当中, 会感觉无力和无助。

思想政治教育要防止与学生实际、 实践和日常生活脱节。 教育内容要有现实解释力和针对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要直面学生疑难, 消疑释惑、 正本清源、 晰事明理, 有创新之源, 让‘好奇’和 ‘质疑’得到科学的回应。”[6]理论要彻底, 才能征服学生, 老师对理论一知半解, 并不能做到真懂和真信, 难以让学生有所获得, 更不会有获得感。 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关注教育对象需求, 主动回应学生的价值困惑和思想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现实, 在答疑解惑中“切实管用”。 在这些问题的回应中, 让学生感觉心结被打开, 疑惑被解决。 学生心情会豁然开朗、 或者茅塞顿开, 进而能达到醍醐灌顶, 思想升华、 情操提高、 境界提升。 学生有显著的收获, 进而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

2.4 行为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最终实现的目标是立德树人。 教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 获得感的过程和结果相统一, 只有过程体验美好, 才能形成获得感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才能从当下持续到未来, 甚至会历久弥坚。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知行合一,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过程。 教育效果的取得依靠生动的理论和活泼的实践活动。 教育客体收获的“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通过内化于心, 实现外化于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在行为上发生积极改变, 从思想认同到行为选择, 从自发到自觉, 从被动到主动。 行为是思想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 是评判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和获得感最外显的特征。

教育客体在对已经获得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转化时, 反思自身预期和需求正当性与合理性, 检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的价值, 可以确证、 肯定、 升华已有的获得感, 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体验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同时还可以激发新的获得感。 在思维方式和行为选择方面, 看待世界客观、 处理人生豁达、 价值取向高尚、 行为选择自觉会对思想政治教育有一种强烈的效用感和价值认同, 并且这种效用感会强化幸福成就感。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只有产生了价值认同和幸福成就感, 才能从内心深处悦纳思想政治教育。

3 需求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是塑造学生灵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新时代条件下, 只有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才能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生命线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既要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积极投入思政课学习中, 也要引导学生走出学校、 走向社会, 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3.1 推动需求侧改进

首先, 合理的心理预期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主观条件, 在实际获得不变的情况下, 调适心理预期, 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 目前, 教育对象对思想政治的预期存在一定的问题, 需要进行调适和矫正。 但这种调适并不是降低心理预期, 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恰当的心理评估和正确对待。 教育客体在一开始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诸多的“差感”, 需要调适自己的预期, 才能主动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才会把这种“无感” “差感”变成“好感”。 学生要进行“需求侧结构改革”, 要立足现实和长远、 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角度, 对思想政治教育合理需求和目标期待。 教育客体要结合个人和社会的实际来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需要, 教育客体要对实际获得进行相应的感知, 需要增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教育客体还要消除内心固有的偏见, 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 教育客体要正确认识教育者“教”的需要, 要看到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乐于接受教育者传递的正能量信息, 善于发现教育者做出的改变, 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收获和进步。

其次, 教育客体要反映诉求、 主动吸收、 积极参与、 乐于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有效获得, 不是教育者强灌和赐予的, 而是教育对象通过亲历体验、 切身感受获得的。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 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互动。 当然这需要教育者的积极调动与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和同辈群体及教师的思想碰撞中, 体验交流的快感。 教育客体要增强问题意识, 积极主动参与课堂。 在对教师所讲内容的提问当中, 才能增加思考的主动性和强烈的求知欲, 进而在课堂中能够收获更多的满足。

最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 不仅包括有形的讲堂, 也包含无形的讲堂。 教育对象还要主动参与各种社团活动、 志愿者活动, 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中, 收获能力, 收获成长。 社会生活是一个更大的舞台,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应该多观察社会生活, 参观红色基地、 博物馆、 展览馆等, 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在参与和比较中增加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认同。 当学生再回到课堂时, 会更加认识到中华民族需要伟大复兴, 中国人民需要同心同德, 也更能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育, 也更加有利于在课堂上收获成长, 内心的获得感也会增加。

3.2 对需求的优质供给

有效供给可以满足需求, 创造新需求, 同样需求也可以倒逼供给。 优质供给的主体是教师, 主阵地是课堂。 思想政治课供给的“产品”具有特殊性。 习近平在2019年3月18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要打造“内容为王”的优质供给, 改变陈旧“配方”。 在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过程中, 优质供给的本质是内容的供给, 立德树人的关键是课程。 要精心打造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不断优化教材内容体系建设。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保持魅力的重要条件。 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 当然, 即使是“彻底”的理论, 也需要改造“配方”, 把“高大上”的内容改造成“接地气”的内容, 把“空洞”的内容改造成“鲜活”的内容。

从内容层面,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要供给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价值观、 理想信念的认同观; 社会主义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归属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供给”要密切关注教育客体的“所需” “所思”和“所想”。 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体系, 清晰教学重点, 注重教师的“供给侧结构改革”, 教师要将基于社会本位的要求与大学生个体本位的需求相结合, 将“要求我讲”的内容讲好讲透讲活, 讲成学生“希望我讲的”。 课程设置不仅要注意丰富的理论建设和教材内容, 还对最新社会热点和疑点内容加以关照, 及时进行回应, 教师要善于回击个人主义、 “普世价值”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积极引导学生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 课程内容的更新要紧跟社会变革, 使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 能解释学生的现实困惑和重大关切, 才能在学生中引发思考, 才能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实践价值。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思贝尔斯指出,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外一朵云, 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供给的主体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发挥 “在马言马”的思想自觉、 “身正为范”的榜样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属性, 承担着政治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教育者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要求的表达者和教育过程的组织者, 发挥着主导作用。 教育者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 主动承担意识形态阵地的职责, 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导向。 教师首先要真学、 真懂, 要积极进行教学研究, 要有深厚的学术修养, 要认真备课, 熟悉教材内容, 结合新的案例、 学生的思想特点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要有真心, 避免言不由衷。 教师要有真情, 有家国情怀, 才能有感染力。 热爱讲堂、 敬畏讲台,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魅力感染学生, 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 赢得学生。

推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试方式改革, 通过辅助优质供给, 实现“工艺”配方改进。 教育主体要有舍我其谁、 惊涛拍案的声势, 也要发挥春风化雨、 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教学过程要把教材体系变成生动地教学体系, 把书面语言变成接地气的教学语言, 语言要有亲和力, 增强语言的思想穿透力, 语言是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密码, 理论是深刻的, 但语言不是灰色的, 使“意义”在“美”中呈现, 力求语言打动人心、 引发共鸣。 语言要逻辑严谨, 清晰使用理论术语, 同时融入鲜活的生活语言, 增强语言的吸引力, 把语言的“诗意”和“意义”结合起来, 实现“包装”升级。 把有高度的理论变成有温度的道理, 把大水漫灌变成细水滴灌。 上课方式要生动活泼, 结合互动式教学, 吸引学生的参与, 在体验和参与中带入学生的思考, 实现学有所思、 学有所获, 而不是让学生置身课程之外。

切实改变单项灌输的漠视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方式, 只要有利于课程内容的传播, 课堂形式可以不拘一格。 考试方式从注重记忆能力的考察转向注重能力的开放式的考察, 过程考察和结果考察相结合。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供给, 除了提供优质的课堂教育, 还要坚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 社会是一个广阔的舞台, 鼓励学生接触社会生活, 开启实践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实践中升华认知体系、 提升情怀、 增加认同、 实现知行合一。

3.3 “需求”与“供给”的深度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升华, 一定是双方互动的结果, 需要促进教育主体的“牵引”“推送”与教育客体的努力“抓取”“拉动”的双边良性互动, 实现“牵与抓”“推与拉”的合力效应。 教育主体没有办法实现强灌思想教育的内容, 必须要求教育客体的吸收和内化。 只有教育客体怀有一颗寻求教育内容的能动心理, 具有强烈的“抓取”心理, 才能推动获取行为的顺利实现。 有获得感的过程是“需求”“供给”的互动, 要对学生合理需求进行满足。 没有客观需要满足的获得感是唯心主义的, 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味地供给, 而教育客体不主动地吸收, 属于效果不佳的被动获取。 当然, 教育对象苦苦寻求, 但教育主体没有优质的供给, 也会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实现“供给”和“需求”的融合, 需要良好的沟通。 教育客体要主动地与教育主体沟通和交流, 向教育者提供自身的需求和思想动态, 将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及时反馈给教育者。 思想政治教育者也要善于通过微信朋友圈、 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获取信息, 掌握教育对象在思想和需求, 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期待。 只有在交流沟通中, 教育者才能获悉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 进而对其观点进行引导。 教育对象才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者的关心和帮助, 理解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青年群体喜欢在娱乐中寻求身份认同, 在反叛中表达个人需求, “抵抗性”甚至成为他们的标签, 喜欢采取戏谑的方式来表达精神和利益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客观地看待这种文化心理, 而不是粗暴地否定和制止。

实现“供给”和“需求”的深度融合,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呼唤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亲和力。 亲和力本是一个化学概念, 主要特指一个原子和另一个原子的关联, 后被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所具有的亲近、 吸引、 融合的倾向, 教育对象对教育者和教育实践活动产生亲近感、 和谐感、 趋同感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生成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相互影响的心理过程。 亲和力的本质是一种相互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真正做到师者父母心, 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感、 距离感, 才能得到学生的喜爱、 亲近和认可。 思想政治教师还要提升个人魅力, 提高语言的亲和感染力, 使文本语言转化为生活话语, 采用学生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 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迸发, 促进对话沟通。 教师学识渊博、 态度温和、 幽默风趣、 公平公正, 能够赢得学生的欣赏和认同, 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优质呈现, 学生获得感的生成, 离不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双向良性互动。 在课程互动中强化课堂热度。 为此, 教师在课堂环节的设计中, 鼓励学生主动表达, 积极开放学生表达观点的渠道, 在课堂上, 可以开启辩论和讨论、 案例分析等。 辩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突出观点的碰撞, 让真理在辩论当中启迪智慧, 明辨是非, 在辩论中凝聚共识。 在讨论中设定主题, 引入热点和争议问题, 聚焦难点, 融入教师的观点, 激荡思想、 在讨论中形成共识。 案例分析可以通过引入典型案例, 让学生进行剖析, 实现教学和现实案例的对接, 加深学生对相关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引入互动, 不仅在师生之间进行互动, 学生之间也存在相互激荡, 欣赏同辈群体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要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交互性特征, 把与手机争夺学生的被动转换成服务课堂的主动模式。 互动不能停留在形式上的互动, 还应该发挥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教育的设计者、 把关者、 组织者、 引导者, 要引导学生发挥正确的“三观”, 实现理论认同和政治认同。

4 结 语

需求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获得感, 就是要满足教育对象的内生需求, 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点燃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精神意识的兴奋点, 从而将主体的价值要求内化为客体的价值追求。 教育客体的获得感, 会在心理、 思想、 行为等方面对教育主体有正反馈, 而这种积极反馈又变成教育主体的“成就感”, 并转化为施教动力, 在教育方法上不断创新模式, 在教育内容上不断改进, 进而鼓励教育主体的优质供给。 这是一种正向反馈和良性循环, 实现教学相长, 收获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客体教育者供给
社会公正分配客体维度与道德情绪的双向互动
品读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浅议犯罪客体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