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瑞昌市第六小学,江西 瑞昌 332200)
引言:小学生由于年龄较低,天性活泼好动,所以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在平时主要的课程中,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不在重视这门课程,认为这门课程会耽误自己学习主课的时间,但是如果长期处在焦躁的情绪当中不但该掌握的知识没有掌握,反而失去了一个青春孩子该体会的生活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采用一种新奇的方式进行音乐的授课,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新体系是在引进国际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奥尔夫、柯达伊)的过程中,结合中国音乐文化和教育实际而来。“新双基”是新体系教学法的核心,新体系的新就在它选择了与现行学校乐理教育不同的“新双基”。“新双基”是指基本音乐情感体验,基础音乐活动经验。新体系的基本特点有六条:1、“让声音属于每一个人”的教育理念。在这个理念中,同学们要在课堂中对老师放映的曲目细心感受,和班级成员分享自己在听完曲子后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2、以学生掌握系统的感性乐曲经验为基本教学目标。在小学生了解过的曲目中分析她们喜欢这首歌的原因,在节奏或曲调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3、以感性声音活动过程为主要教学内容。乐曲最直观的特点就是能够引起聆听者情感上的共鸣,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提高课堂进度。4、以实现自主情感体验为基本教学要求,在曲子结束后,班级中会持续存在与乐曲相关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小组交流,体会曲目中更深层次的内涵5、以内心声音联觉为重要音乐能力,以音乐实践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途径。在这种模式中,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1]。
小学阶段的学习大多是简单地演唱和音乐地欣赏,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让孩子们更好地体会整首曲子所传达的效果,老师们要引导学生了解歌词的含义,体会曲调的特点以及作曲者作词者想通过这首歌传达的情感。教师在新体系音乐教学中,应该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来调动同学们的知觉、视觉、听觉、动觉和感觉。小学音乐首先是对学生听觉的训练与培养。教师引导班级成员对节奏感的感知觉,让他们通过听觉来感知音乐,这涉及学生听觉和知觉地培养。在一首歌曲中老师可以先选择无词部分现为同学们进行展示,之后词曲一起欣赏,体会歌曲中节奏的变化。教师作出指示,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演奏节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乐理方面的动觉。在新体系教学中,教师都是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学生感觉声音的能力。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孩子们的节奏感进行提升,例如让班级成员根据节拍拍手,观察学生们在应对节奏变化时的反应程度,从而在今后不断地练习中对音乐节奏变得敏感[2]。
可能有部分学生对乐曲没有太多具体的概念,对此也没有建立什么感情,那么在课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充当孩子们与音乐联系的媒介,为与时代接轨,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中搜索最近流行的乐曲,那些朗朗上口的曲目很容易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在演唱童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歌词的语音语调,如歌词的长短快慢、节奏的轻重来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培养。当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教师利用熟悉的场景,比如周末父母带着孩子们去郊游,或者去游乐园玩等,来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能力。当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该通过只播放歌曲的旋律而不演唱歌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情感内容。可以在课上让同学们自己填词,根据生活中的情景在相应的节奏中填出自己想到的场景,再跟着伴奏进行演唱,邀请不同的成员进行尝试,带动班级的气氛。总之,在新体系教学中,教师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注重同学们的音乐体验[3]。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建立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活动背景,启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曲目的演唱首先要求学生了解曲子所表达的含义,将个人的感情与伴奏进行完整的融合,这样才能够达到学习音乐的意义。在演唱之前,老师可以提供与之有关的背景拓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新体系音乐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充分的调动出孩子们的积极性,采用节奏地训练和相关背景的拓展,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好地将自身的感情与曲子中的基调进行融合。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服务,在相对繁重的课业中能够得到短暂的放松,在这种环境中提高自身的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出自己热爱的兴趣爱好。新体系音乐教学能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正确的欣赏能力,从而在音乐课上能够专心体会乐曲的神奇,学习相关演唱技能,从而成长为具有前面发展能力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