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春芳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600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智慧时代悄然而至,给人们日常生活、思想需求等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当今时代发展形势下,图书馆服务及管理面临着改革创新,沿用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发展需求。纵观民办高校分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受图书资源、读者资源等的局限,使得图书馆工作步履维艰,尚存不少亟待处理的问题。为此,本文将基于智慧图书馆,探讨民办高校图书馆分馆改进服务和管理的对策。
IBM于2008年正式推出“智慧地球”的理念,伴随着该理念的提出,智慧城市、智慧校园等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智慧化”理念在多个领域遍地开花,并将概念落实到实际中,由此推动了智慧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智慧图书馆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一种,在图书馆建设环节,便将智能技术融入其中,将智能建筑和数字图书馆有效整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属于当前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图书馆内多为纸质文献资料,对实体物理空间具有较高要求,基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实施文献排列等工作,在服务导向中侧重于资源存储,以有效保存物资形态资源作为主要服务内容,整个服务围绕着资源开展,对于读者体验有所忽视。在传统图书馆服务中,受地理位置、开馆时间等要素的局限,会对读者服务造成影响,接受服务的方式较为被动,且由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数字图书馆肩负着数字信息资源存储的重任,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数字化虚拟空间,读者可以依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电子资源,具备收听和观看两种方式,有利于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数字图书馆具有资源存储量庞大、资源类型多元化、传递速度快捷及共享化程度高等突出优势,能够有效克服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有效转变读者被动接受服务的模式。然而,在当前数字图书馆服务中,对于读者运用数字图书馆的体验及媒体阅读感知有所忽视。
在智慧图书馆建设进程中,将虚拟现实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等有效运用其中,融合了多种核心智能技术,具备物理实体空间、数字虚拟空间等杰出优势,属于现代化图书馆。智慧服务高度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能够有效突破时间和空间等要素的局限,读者可以依据自身需求,于分布式图书馆内,查询所需资料文献,既包括纸质文献,又包括电子文献等,致力于给读者带来别开生面的感官体验。读者通过操作特定设备,可以进入虚拟图书馆。智慧图书馆作为新型图书馆,将虚实知识空间有效结合起来,对读者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有利于调节读者的阅读体验。
图书馆在发展进程中要适应智慧环境的要求,致力于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让自我参与、服务及管理的诉求得以实现。通过在图书馆内安装RFID装置,能够对馆内藏书实施针对性管理和准确定位,并开设自助借还、自助扫描等多元化服务,为读者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并设置自动选座功能。通过大力推广自助型服务及管理,有利于减少人工工作量,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热情。
通过设置具有推送型的主动服务,基于用户历史浏览记录等,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感兴趣的知识点,以此作为制定用户电子档案的依据,通过分析用户知识需求的相似度,分析整理相应知识信息,以此作为推送信息的基础,确保所推送内容符合用户的阅读需求及兴趣爱好,确保信息推送的准确性,让用户尽快获取所需信息。
打造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模式,确保服务类型的多样性。伴随着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展,不再局限在图书馆物理实体空间内,能够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网络社交平台,在这些板块得到有效延伸,且服务内容得到明显拓展,不再单纯局限为单向资源知识服务,智慧服务已然成为现实,且知识服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另外,在智慧图书馆内,智慧服务主体不再仅仅为馆员,让读者也参与图书馆资源建设及服务之中,让馆员和读者联合建设图书馆的目标成为现实。
高校通过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在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时,还能为教学提供相应服务,在智慧课堂开展、学科资源整合、课堂教学评价等多个环节发挥积极作用。
在智慧环境下,图书馆要转变传统服务模式,顺应当今图书馆发展要求,基于读者需求及数据类型,大力打造智慧化图书馆,科学发挥智慧科技技术的作用,致力于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民办高校开展智慧图书馆建设,是对图书馆服务的改革创新,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属于现下图书馆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