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核心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12-08 07:35赵红卫刘晓霞
时代人物 2020年28期
关键词:双师双师型专业化

赵红卫 刘晓霞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000)

在实践中,部分转型院校意识到“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性,从教师准入的视角制定了院校层面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统一标准,难以切实体现“双师型”教师的特点和要求,需要转型院校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总结经验,认真分析原因并努力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要加快“双师型”教师标准的研发进度。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存在的问题

参与标准认定院校有限,多数转型院校认识不到位。在高等教育领域,高等学校之间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加大了教师标准的研发难度,导致高校教师标准建设仍处于探索和攻坚阶段,建设进程远远滞后于基础教育领域。通过转型、新建和升格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应用技术型高校同样也困囿于国家教师标准体系的不完善,需要在“双师型”教师标准建设中“摸着石头过河”,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转型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标准缺乏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另一方面,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教师标准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日本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高等专门学校设置基准》和《短期大学设置基准》等教育法律法规就职业教育教师的资格标准进行了规定,使职业教育教师标准制定有据可循。而我国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并未对“双师型”教师专业方面的内容加以明确,使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制定缺乏足够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双师型”教师内涵模糊,标准认定缺乏科学基础。从相关转型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来看,可以发现不同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并不一致,诸如上文提及的普洱学院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具备的双能力 + 双证书的复合型人才,还有的转型院校甚至未对“双师型”教师内涵加以解读就开展了认定工作,造成标准认定对象过于宽泛,影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述情况的产生表明了转型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缺乏一个统一、科学的认识。虽然从理论层面上来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双师型”教师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但《方案》中对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规定只停留在文字表述,在操作层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

认定标准要求不高,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本质和特征。我国院校层面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显然不高,具体来看,大多数转型院校参照了2004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关于“双师素质”标准的规定,将教师职称、学历资格、职业资格证书等作为“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必备条件,而教学成果、工作经验、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仅作为拓展条件之一,实际上将“双证书”和“双职称”视为“双师型”教师的做法,只是在形式上强调了教师外在资格,而并未体现“双师型”教师的“双能”要求。

双师型”核心能力提升对策建议

制定和执行科学、严谨的“双师型”教师标准。“双高计划”中明确提出打造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四有”标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严谨、统一的“双师型”教师标准,达到高质量双师队伍。“双师型”教师专业化主要体现在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三方面的专业化。某些高职院校因教学内容专业性,培养对象独特性,医学技能实践性,通过专业化培养,实现教师资格和医疗行业资格两者的有机结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的实践工作能力,达到双师素质的标准。

完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人才梯队建设。高职院校需完善“双师型”教师人才梯队建设,既要从教学中遴选医疗行业内有权威、有影响的专家作为“双师型”教师,同时作为专业群建设的带头人,建立专家工作坊。按照发展规划,筛选优秀的教师人才和富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深度带教培养,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年龄、学历结构,建立“老中青”共同发展的健康人才梯队,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合力培育出一只真正的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完善“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机制。为适应专业知识发展,教师更要时刻更新已有知识,丰富知识储备,以满足岗位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和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拓宽培养渠道,使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确定教师发展的专业标准,加强专业实践能力培养,重视高技能师资、能工巧匠的培养。同时要不断提升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完善健全职前、职后教育密切衔接的在职研修培养机制。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做好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将专、兼职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有机衔接成一体,提升教师教学和专业能力。

完善“双师型”教师考核与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结合高职教育特色,院校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的“双师型”教师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并定期修改与完善,以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要提供优越的工作环境与物质条件,吸引优秀的健康优秀人员成为“双师型”教师,同时建立积极有效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鼓励“双师型”教师在职攻读更高学位或者提升学历,并提供更多外出学习培训和出国考察的机会。通过各种方式的管理和激励,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构建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也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根植实践、拓宽思路,从粗放式的改革之路向精准化转变。

猜你喜欢
双师双师型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林秀娟 茶业“双师”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职业发展初探
试论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保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