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英军 马 骁
( 辽宁省绥中县医院骨外科一病区 , 辽宁 绥中 125200 )
膝骨性关节炎又称为增生性或者肥大性关节炎,该病症是骨性关节炎病理缓慢发展导致,代表患者的关节开始出现衰老现象[1]。该病症的患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控制2种方法进行治疗。本文比较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患者均符合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无误诊病例,且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授权同意书。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9-76岁,平均(67.5±2.3)岁;手术适应证标准:患者患病部位在膝关节内侧间室,其内翻畸形角度和屈曲挛缩角度均在15°以内,ACL显示完整,外侧间室软骨显示正常;排除外侧间室出现软骨退变患者,感染性关节炎患者,ACL及PCL有损伤患者,侧副韧带表现不稳,内翻畸形角度在15°以上患者。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9-77岁,平均(68±2.7)岁;手术适应证标准:患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呈现合并膝内翻状态,以股胫关节的内侧病变为主,X线下其内侧关节间隙呈现狭窄状态,外侧间隙则相对正常,患者关节疼痛部位跟X线检测显示一致,经半年保守治疗后症状无太大改变;患者屈膝角度在90°以上,屈曲挛缩角度在30°以内。2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对照组采用单髁置换术治疗。术前使用膝关节镜对患膝进行检查,制定适合的手术方案。切口选择髌骨旁内侧进行直切口,切口长度5-8cm。将皮肤切开后在其深筋膜下进行游离处理,然后将关节囊切开,但不对软组织进行松懈处理。对胫骨以及股骨进行截骨处理后使用骨水泥进行固定,安装聚乙烯活动垫片,并放置引流,最后对伤口进行包扎缝合。引流管术后2天拔除,术前1小时-术后2天行抗感染治疗。护理人员术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的主动收缩训练,术后2天可进行膝关节活动训练。观察组采用高位截骨术治疗。具体步骤如下:对腓骨中段外侧部位行纵行切口,将腓骨长肌和比目鱼肌分离显露腓骨,将骨质截断并行咬除处理,咬除长度1cm,对切口进行冲洗和缝合处理。胫骨上方行一个凸向上的横向弧形切口,将胫骨上端显露,从胫骨关节面下1cm处由外到内置入斯氏针定位。在胫骨结节的近侧关节面下2cm与定位斯氏针平行由外到内使用骨刀行近端截骨线。需注意远端截骨线跟近端截骨线夹角是在术前通过测量确定。对患者外翻闭合的截骨间隙进行內翻矫正处理,例如髌骨关节出现明显退变时,可以将截骨的远侧向前轻轻移动0.5-1cm,通过抬高胫骨结节减轻髌骨关节压力。使用1-2枚骑缝钉进行内固定,最后对伤口进行冲洗和缝合,使用伸膝位管型石膏进行患膝固定,4周后拆除固定。要求患者主动将腿部抬高,并指导患者进行屈伸膝关节锻炼,术后6周可进行负重锻炼。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膝关节活动评分。
5 结果
5.1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效果显效25例,有效21例;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26例,有效22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46/50)和对照组的96%(48/50)相近,组间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2.48,P=0.057>0.05)。
5.2 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评分对比:治疗前,观察组膝关节活动评分(63.4±1.7)分和对照组的(64.1±1.9)分相近,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膝关节活动为(87.5±2.6)分和对照组的(89.6±2.9)分相近,组间数据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前相比,2组膝关节活动评分有明显提高,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41,3.43,P均<0.0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常见病,主要由于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导致,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退行病变[2]。临床表现为患者间室受累严重,相关研究显示[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个间室中多只有1个受累严重,且内侧间室受累比例高于外侧间室受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主要采用单髁置换术和胫骨高位截骨术2种方法治疗[4]。
跟传统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相比,使用单髁置换术能够对患膝内侧间室进行局部置换,且截骨较少。可保留患者的交叉韧带、外侧间室以及外侧的半月板等,所造成的生物力学改变比较小,对患者创伤较小,且手术后恢复速度较快[5]。手术过程中,其使用的假体在患者体内的能够长达10-15年,治疗效果较好。胫骨高位截骨术能够通过患肢负重力线关达到治疗的目的,可以不对病患膝关节的内部结构造成破坏,对其下肢力线进行校正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在2种手术方式的选择上,主要在术前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决定。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以及膝关节活动评分对比上,2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并不明显(P>0.05)。综上所述,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单髁置换术以及胫骨高位截骨术都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膝关节畸形程度,给予科学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