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琴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人民医院,甘肃 白银 730799)
黄疸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和黏膜等组织为黄色,同时新生儿的尿液、泪液叶呈现明显的黄色。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痛和恶心呕吐等,还会引发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1]。严重的还会对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引发各类脑部疾病,因此新生儿黄疸护理对其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探究并做出如下阐述。
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100)和研究组(n=100)。其中参照组新生儿患儿平均年龄为(10.05±1.25)天,男性患儿有58例,女性患儿有42例,平均体重为(3.22±0.14)kg;研究组新生儿患儿平均年龄为(10.77±1.14)天,男性患儿有52例,女性患儿有48例,平均体重为(3.45±0.11)kg。两组基线资料对比结果显示出良好均衡性(P>0.05),有可比性。
参照组患儿予以体征监测、营养护理和保温等常规黄疸护理方式。研究组患儿在常规黄疸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游泳护理。条件为室内温度在二十六摄氏度到二十八摄氏度之间,水温始终保持在三十八摄氏度,引导患儿采用正确的游泳姿势,每次十五分钟,每天两次。第二,抚摸护理。对新生儿的面部、背部和头部进行轻轻的抚摸,每次二十分钟。第三,母乳喂养指导护理。向患儿母亲和其他家属发放母乳喂养专业手册,并由专业人士进行示范和讲解,并普及相关卫生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第四,排便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排便情况,观察是否出现转黄的现象,同时还要通过肛门刺激来刺激患儿排便。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表的调查方式进行评价(一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其中总体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前和护理后3小时、5小时血清胆红素的变化情况。
本次统计数据均应用SPSS 21.0医学统计学软件分析,分别以均数±标准差(±s)、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血清胆红素值及总体满意度,分别行t检验、卡方(x2)检验,P<0.05则表示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患儿家长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例数、不满意例数分别为60人、37人、3人,护理总满意度为97.00%;参照组分别为30人、45人、15人,护理总满意度为85.00%。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研究组护理前、护理后3 h及5 h的血清胆红素值分别为(289.56±15.86)μmol/L、(231.24±14.38)μmol/L、(1 4 0.5 8±1 0.2 3)μm o l/L,参 照 组 分 别 为(290.23±15.24)μmol/L、(267.86±14.67)μmol/L、(201.54±8.89)μmol/L,研究组护理后的血清胆红素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
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常见的体征和疾病之一,据科学研究结果显示[2],大约有61%的新生儿均患有黄疸,引发黄疸的主要原因为胆红素异常,使患儿的皮肤呈现黄色,而肝细胞破坏、大胆管梗阻和肝内型胆汁淤积也会引起黄疸。近几年来随着优生优育政策是实施,人们的生育理念越来越科学,新生热黄疸的发病率有所下降,黄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三天到五天内,是发病率最高的时间段,因此相关护理工作人员和家长要提升护理意识,如果病情较轻的在两周之后则会慢慢消退,严重则会危及生命[3]。部分患儿还会表现为陶土样便、浓茶样尿和胆盐血症等症状,其中胆盐血症则表现为精神萎靡、心动过缓和头痛等症状,需要有效的护理方案。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早期综合护理方式,通过游泳护理、抚摸护理、母乳指导护理和排便护理等一系列的护理方式,有效促进新生儿的肠胃蠕动,刺激患儿的脊髓中枢神经,从而达到降低新生儿体内血清胆红素数值的护理目的。正确的母乳喂养有利于胆红素从粪便中排出,为其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改善临床症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护理,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常规护理联合早期综合护理在新生儿黄疸中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黄疸中采用早期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