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金鹏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山东师范大学 团委,山东 济南 2500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就“什么是‘人民美好生活’”“如何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等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论断。这些论述贯穿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之中,饱含着深厚的为民情怀,彰显了鲜明的人民立场,构成了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涵丰富、体系完备的“人民美好生活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对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追寻始终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伟大领袖往往能够透过历史迷雾发现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2017年,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人类战胜困难的手段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丰富”(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508页。。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正是对人类追求美好生活这一永恒主题的传承和创新。千百年来,中外先贤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制度的探索。在西方,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追求“有道德的生活”;柏拉图创造出一个“理想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构建了“乌托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经》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礼记·礼运》提出“大同”;孔子崇尚以“礼”治天下;陶渊明探寻“世外桃源”;康有为写出“大同书”;孙中山倡导“天下为公”。尽管这些对美好生活的设计,或因超出生产力发展水平成为不切实际的空想,或因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半路夭折,或因领导阶级自身的软弱一闪而过,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66页。。世界各民族,特别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探索追寻是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重要历史源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原始动力和最终目标。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为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1939年,毛泽东在《关于〈孔子的哲学思想〉一文给张闻天的信》中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概念(4)《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并多次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说:“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强调,要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明确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6)《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32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始终把维护好和实现好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他在多个场合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人民中心发展思想,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特征,也是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力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新月异。随着物质条件的满足,人们开始追求更加高质量的生活,需求的内容越来越多,层次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体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鲜明宣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2017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又将“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纳入“美好生活”范畴中,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美好生活的内涵。综观改革开放历程,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白猫黑猫论”到“摸着石头过河”再到“加强顶层设计”,一系列实践探索无不是立足中国实际和人民需求,在实践中摸索和探寻得来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高超智慧,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分析40多年取得的成绩,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历史渊源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探索和追寻,理论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现实根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一个系统完备的有机整体。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立足中国改革发展实际,先后在多个场合论述和阐释“人民美好生活观”,系统勾勒了什么是“人民美好生活”,构建了完备的“人民美好生活”逻辑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类思想宝库。
马克思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生产力水平提高才能实现物质条件的改善。十八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重点从发展生产力和改善民生两个方面阐释“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内容,强调物质条件的重要性。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他指出,“全球发展失衡,难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还是一种奢望”(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80页。。在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中,他说:“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12)《习近平致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贺信》,《人民日报》2014年3月22日第1版。。一方面,他强调,“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愈益凸显”(13)《习近平出席2014年国际工程科技大会并发表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6月4日。,提出“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14)《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第1版。。另一方面,针对改善民生,他提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1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4版。,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1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4版。。这一系列论述阐明了“人民美好生活观”的首要内容就是实现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收入水平的提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关于公平正义,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朱熹讲“公者,心之平也;正者,理之得也”;康有为主张“全世界人类尽为平等”。在西方,苏格拉底讲“正义是最大的美德”;柏拉图提出“公正即和谐”;卢梭提出人生而自由平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等渴望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自由平等的“乌托邦”。但由于阶级局限,这些思想都仅仅停留在道义层面,没有把人民作为实现公平正义的主体,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只有到了马克思恩格斯这里,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和把握,提出依据生产力发展程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进而真正体现社会财富公平分配的正义性,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成为公平正义的最高境界。中国共产党是忠实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思想无疑成为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探索实现公平正义社会的思想理论渊源(17)王立胜、郁辉:《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十八大以来,针对公平正义,习近平总书记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集中在发展、改革、制度、司法等方面,他指出,促进公平正义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推进改革要把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作为根本目标,创造性地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针对如何实现公平正义,习近平指出,最根本的还是要依靠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没有经济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公平正义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当前,改革仍然是实现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对此,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6页。,“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97页。。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区、各部门在保障人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等方面积极推进各项具体政策措施落地实施,人民群众获得感显著增强。
“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是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物质需求是基本需求、是第一位的、是有限的,精神文化需求是高级需求、是第二位的、是无限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物质需求的有效满足会推动精神文化需求从非主导性需求转化为主导性需求。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物质文明发展的奇迹,人民精神文化产品也大大增加,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神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还存在不少短板,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对此,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20)《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第2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3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23页。,“实现中国梦,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比翼齐飞、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2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3月28日第3版。。这一系列论述明确指出,精神文化生活富足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之义。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是人民之福,国家动乱、社会动荡是人民之祸。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山河破碎、备受凌辱的惨痛记忆。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稳定、国泰民安成为人民最热切的期盼,也成为党带领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目标。当今时代,尽管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但是国内外形势却已发生深刻变化,实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认清形势、把握规律,加大源头防范和治理力度,处理好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关系,不断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24)马玉生:《打好新形势下维稳主动仗》,《人民日报》2017年1月13日第7版。。针对国家安全,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25)《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举行》,《人民日报》2018年6月11日第1版。。针对社会稳定,他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抓发展、抓稳定两手都要硬(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84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从国内与国外、发展与稳定、治标与治本、顶层设计与具体实践等多方面多层次就实现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矛盾纠纷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展现了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坚持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的国家安全观和社会稳定观。
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9页。,明确阐述了自然性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前提条件。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污水肆意排放、固体废物污染、雾霾天气频发等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此,习近平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8)《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18年5月20日。。2013年9月,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9)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日报》2013年9月8日第1版。。2015年3月,习近平强调,要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30)《习近平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分别参加全国两会一些团组审议讨论》,《人民日报》2015年3月7日。。2016年1月,习近平说:“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31)《聚焦发力贯彻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日报》2016年1月19日第1版。在2018年4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他指出,“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32)《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人民日报》2018年4月3日第1版。。这些论述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兴衰与民族命运、环境质量与人民福祉进行论述,明确了究竟该如何处理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论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充分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和统揽全局的整体发展观。
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的逻辑体系对应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布局。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是保证人民美好生活的物质前提,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最低层次要求。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是保障,只有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幸福。文化建设是灵魂,是人们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后,在精神层面对“人民美好生活”提出的高层次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建设美丽的宜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布局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真正把“人民美好生活”的良好愿景变为现实。
习近平“人民美好生活观”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壮阔历程、实践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启迪意义。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3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从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到“睡狮觉醒”、建立新中国,再到实行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古老东方大国以崭新姿态屹立世界民族之林,这一沧桑巨变是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付出无数先烈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是党领导人民冲破封锁、披荆斩棘、艰苦奋斗、摸着石头过河探寻得来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气势和决心,不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历史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做到党对全局工作的绝对掌控,是改革开放40多年积累的首要经验,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根本保障。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只有这样,统筹推进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各项工作才能有“主心骨”和“定盘星”。二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系统宏大的工程,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要实现这个的目标,需要统筹协调的关系和利益前所未有,需要平衡兼顾的矛盾、冲突错综复杂,这就要求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来协调各方、化解危机。三要加强党的建设,做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强化制度建设,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组织保障。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40年多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说到底是因为党领导人民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4)《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2版。。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是长期领先的文明大国,但在近代却沦为西方列强蚕食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究其原因是由于清政府腐化堕落、僵化落后、裹足不前,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没有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正确道路。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同样因为看不清历史发展趋势,虽然进行了若干探索和努力,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带领中国人民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再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5)《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动力。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是立足于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这一初心,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期盼,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出一系列重要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重大成就”(36)《砥砺奋进的五年,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工人日报》2017年8月2日第3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坚定,越走越宽广。
进入新时代,到底如何做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指出了明确路径,即: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个方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这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初期,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遭受的严重挫折,党做出把全部工作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布局,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奋斗目标。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三位一体”总体布局,并在次年的十三大上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89年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三位一体”做了新的系统性阐述,党的十六大正式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第2版。的“小康社会”标准。2005年2月,胡锦涛明确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布局,并在2006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得以确认。十七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进入党治国理政战略之中,到十八大正式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逐步深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善于创新的党,也标志着对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两个矛盾提出的间隔时间是25年,期间我们党经历了成功也遭遇了曲折,变得更加清醒和坚毅。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从提出第二个矛盾到提出第三个矛盾,期间正好是36年,这36年正是我国大力实行改革开放、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时期。进入新时代,党提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问题,充分说明“不平衡不充分”已经成为制约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主要“绊脚石”,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健康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善于顺应时代发展变化,特别是擅长抓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的高贵品格。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两步走”目标,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继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战略之后新的战略目标,也是我们党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已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研判做出的决定。“两步走”和“三步走”在目标指向上具有一致性,在价值追求上具有同一性,都是落脚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提质增效,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将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也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