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价值意蕴

2020-12-08 14:45张荣华
山东社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党规法规法治

张荣华 宗 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青岛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制度的制定、执行以及监督等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历经了90余载的探索,形成了一条日渐清晰的时空轴,仍然在不断地向前延展。新时代的新形势、新矛盾、新需要对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党内法规文化建设要乘势而上,不断丰富,回应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现实呼唤,彰显其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一部分,法治中国建设从思想到实践需要党的坚强领导,需要全体人民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而党内法规文化的不断加强将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和党员干部的不断进步。

(一)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法治的中国”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法治中国”这一宏观统筹性概念内涵丰富,包括“法治的中国”和“中国的法治”(1)张华民:《法治中国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实践理路》,《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第9期。。“法治的中国”意指治国理政要依法进行;“中国的法治”是将法治建设放在世界视域下,不仅指中国的法治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还指中国在处理国际事务、解决国际冲突时采用法治方式进行。概而言之,就是要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世界法治建设做出新贡献。

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建设“法治的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其包括对法治体系、法治理论、法治思维、法治文化、法治实践等的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一部分,党内法规文化理论从属于法治理论体系。党员干部法治思维的建立需要党内法规文化的不断滋养,法治文化的成熟需要党内法规文化的完善发展,党员干部的法治实践更是离不开党内法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将推动全面依法治国的顺利推进。

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建设“中国的法治”。“中国的法治”重点在“中国”二字,也就是我国选择的法治道路不同于西方法治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道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区别于资本主义法治的本质所在。“中国的法治”还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经验对世界法治发展的贡献。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将促进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这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形成。

(二)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实现“共同推进”和“一体建设”

“共同推进”是指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一体建设”是指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是管全局、管整体的战略目标,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依法治国离不开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需要通过党的执政和政府的行政来具体实现。法治国家建设规范的是立法、行政、司法等公权力的运行,法治政府建设规范的是行政公权力的运行,而法治社会规范的是社会自治权的运用,它们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法治国家是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政治前提,法治政府是法治社会的风向标,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和法治政府的社会基础,三者缺一不可。

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利于增强党员干部依法依规办事的思维和能力,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可以促进国家治理法治化,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在全国形成良好的法治氛围,推动法治社会建设,从而更好地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的共同发展,推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二、新时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需要

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趋势,创新党建工作思想观念、体制机制以及方法策略的工作得到大力推进。(2)宋美桦、张荣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建设的经验启示》,《齐鲁学刊》2019年第1期。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中央回应新时代需求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全面”涵盖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要“从严”把握每个环节,使“治”的过程真严、敢严、长严,以有力提升对社会变迁的适应能力。这都需要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支持和保障。

(一)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融合发展

由于不同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适时变化,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也处于不断发展中,其内容越来越丰富全面。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是互相映衬的,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可以发挥促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紧密配合、创新发展的作用。

推动党的政治建设要求落实于党规实践。党规实践中,主体的政治取向直接决定着党内法规的制定、执行和监督行为的方向,而党内法规的文化建设要与党的政治建设保持一致。党的政治建设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要对党的政治建设进行制度安排,使政治建设的理论设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3)张晓燕:《关于党的政治建设内涵范畴的界定方法研究》,《阅江学刊》2018年第5期。,要制定高质量的党内法规,而党内法规文化在整个制度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要求落实于党规实践。

丰富党的思想建设的内在含义。思想建设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引领和规范党员在党规实践过程中的思想倾向,主要围绕党内法规建设展开,涉及价值取向、意识、理念、思维、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专门性和聚焦性探索有助于思想建设在不同具体领域的深入开展。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既是思想建设在党规实践领域的强化,又是对思想建设内涵的不断丰富。要从党规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着手,增强党规认知、提高党规思维等,从“知之”到“信之”才能“行之”。党内法规文化不断发展,进一步充盈思想建设的内在含义。

夯实党的组织建设的思想根基。党的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组织基础。党内法规文化的建设离不开组织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建设过程中,可同步促进党员主体党规意识的增强、党规思维的形成、党规理念的健全、党规行为方式的养成等,提高党员干部的法治素养,促使组织路线的贯彻实施。党内法规文化建设的主旨之一是协调党内组织生活,引领组织新风气,激发其强大的内在力量。

加固党的作风建设的精神保障。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旨在从思想层面规范行为,通过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高党规意识、培育党规思维等,使主体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主动进行思想磨砺,与群众打成一片,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为置于准绳之下,内心切实敬畏国法党规,做到自我约束、务实求真。

筑牢党的纪律建设的思想防线。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强调将纪律挺在前面,严肃党风党纪,强化纪律意识,构建纪律内在的逻辑体系。心中有纪律,行动中才守纪律。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强调党员要尊守纪律和规矩,着重培养党员的纪律意识和底线意识。党的纪律已通过党内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执纪监督也要依靠党内法规来实现。党内法规文化建设体现着纪律建设的精神诉求,可以唤醒主体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使他们头悬明镜、心存戒惧,自主守住纪律红线。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程,通过文化熏陶和思想提升来规范党员的行为,正风肃纪、正本清源,净化党员的精神世界,从而使严明的纪律“严”之有“基”,筑起牢固的自觉服从纪律的思想防线。

彰显党的制度建设的精神内蕴。党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重点是要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为党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使党的建设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党内法规文化是从党内法规制度中提炼出来的精神特质,反映党内法规制度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理念,对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具有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与制度一道服务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制度可能存有一些漏洞,在漏洞未修补之前,党内法规文化的原则性内容可以起到及时的预防和规范作用,使主体从内心自我规范。

(二)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秩序

1.有助于形成党内良善的政治伦理

表1显示:系统对数据检索的速率一般,数据验证对比结果正确率达到百分百,也就是说系统可以完整地对数据进行存证。

政治伦理是政治主体在政治生活中共同遵循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观念等。马克思主义提出从“现实的人”出发,建设公平正义的、“合乎人性”的社会,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的解放(4)左乐平、王仕国:《马克思政治伦理的基本观念与当代价值》,《桂海论丛》2013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是兼具党性、德性和人性的伦理关怀。基于这样的伦理关怀和价值追求,新时代党内良善的政治伦理包括良善的权力伦理、良善的制度伦理、良善的思想伦理和良善的行为伦理等。良善的权力伦理旨在清晰权力的两面性,理顺权力的来龙去脉等;良善的制度伦理要求设置的各项党内制度要“善”,既要在应然层面合乎良善的价值追求,又要在实然层面合乎有实效的具体要求;良善的思想伦理要求具体政治主体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理想信念、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等;良善的行为伦理就是政治主体在行为过程中要表现出良好的伦理修为和政治德性等。

党内法规文化的内在要义就是规范权力行使,使之能够在国法党规限定的轨道内运行,旨在引导主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有利于良善的权力伦理的形成。党内法规文化是党内法规制度制定的精神遵循。在党内法规文化的长久熏陶和合理论证下制定的党内法规制度,可以将党内法规文化的价值导向、精神理念等通过党内法规制度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利于良善的制度伦理的形成。党内法规文化关注主体的思想动态,适时对其进行教育、引导、矫正,防止主体的思想开小差,把好思想的总阀门,有利于良善的思想伦理的形成。党内法规文化的落脚点是规范主体的行为,使主体内外一致、知行合一,有利于良善的行为伦理的形成。由此可见,党内法规文化从不同角度促进良善政治伦理的形成,以此来打造稳定有序的党内秩序。

2.有助于党内政治生活有序运行

党内政治生活涉及到丰富的党内关系,包括党组织与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关系,党员与党员之间的关系等。为了更好地规范党内关系,使党内政治生活能够既严肃又活泼,既团结互助又界限明确,需要大量的优质党规制度来约束权力行使、界定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注重让党员从内心认同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文化通过不断锤炼党员个人的党性修养,提高其党规意识和思维,以凝练党内价值追求和核心思想意识来引领党员的精神世界。

党内法规文化可以洗刷党员干部思想上的尘埃,净化其思想之域,涵养其内心境界,使党员在行为中不断关照内心、自我提醒、自我警戒;使党组织在行为中敢于、善于运用多种恰当的方式开展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活,保证既遵从各项规章制度,又不断锤炼党性、培育党规思维等;还可以有效引导政治行为,使党员的政治生活在宪法法律和党章的框架内规范运行,形成有序和谐、充满活力的党内关系,充分发挥党内政治生活对党员的教育引领作用,使党内政治生态更加纯洁。

(三)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党内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

党内法规制度主要指向“实然”状态的现存事实,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是“对认识客体的现状、属性、特征、因果关系和客观可能性的如实反映”(5)王彩云、郑超:《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其既纵向描述党章到准则、条例等的位阶关系,也横向描述组织、纪律等不同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情况;同时是对党内法规制度动态经纬交织的客观描述,既描述经线上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修改、废除、解释、评估、审核等具体的过程,也描述纬线上党内法规制度的发展理路。这种客观描述主要是进行事实判断,是一个“求真”的过程,也是一个制度结构不断合理化、制度功能不断完善化的过程。党内法规文化是党内法规制度制定的大背景,是制度形成的精神根据,是制度内蕴的品质。党内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及现代化需要党内法规文化的滋养和氛围塑造,其主要指向“应然”价值状态,带有一定的理想性和唯美性,主要回答“应是什么”的问题,是主体从主观出发对客体的价值性评价(6)王彩云、郑超:《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论意义》,《济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这种描述往往超越当前发展现状,对未来建设提出预设和期许,带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党内法规文化的完善是一个内部“求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思维不断进化、价值追求不断延伸的过程。

三、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诉求

“软实力”一词最早译自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提出的“soft power”,意指“一种通过让他人做他人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这是一种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获得预期目标的能力”(8)[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及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软实力”一词而后引入中国,进行话语转化形成“文化软实力”一词,意指文化凝聚力、辐射力、吸引力、统摄力等,也就是文化作为一种软形态,可以拥有强大的力量,“以无形胜有形”。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首先要把自身文化做大做强、做美做善,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东方气场。在新时代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含义就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基础上,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价值导向和思想引领,增强中华文化的自信,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法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党内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含子集,均符合并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规律和精神要求。党内法规文化是党内文化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交叉子集,既具有党内文化的“党”性质,又具备社会法治文化的“法”特征,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党内文化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内涵。

(一)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强化党内文化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文化建设的决策者和引领者,代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意识形态是全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其自身的文化气质和内在品性是全社会的“精神导航”,因此,党内文化的建设水准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程度。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组织,在近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不断去粗取精、大浪淘沙,形成的党内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形态,滋养着全体党员的灵魂,促动着党组织不断茁壮成长。党内法规文化作为党内文化大系统中独立的子文化,时刻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方向。其也独具特性,是主要围绕党内法规制度展开形成的内部自洽的子系统,法治性是其独特的亮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也是法治化的过程,党的治理现代化也包含法治化内涵,构建先进的政党文化也要凸显“法治”的一面。党内法规背后蕴含着丰厚的文化要素,这种精神是党内文化的“法标识”,使党内文化平添了浓厚的理性和法味。党内法规文化的诸多要素内部协调,共同构成颇具特色的复合系统,彰显浓厚的法治性和规范性,是其他党内文化尚不具备的,也为其他党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理性进路。党内法规文化是为党内文化服务的,党内法规文化的发展使党内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全面、立体,为党内文化增加新的思维方向和行为导向,使现代化政党的法治化诉求得以满足。

(二)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滋润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精神底色

现代化国家多将法治奉为行为圭臬,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有效规训,然法治的实现方式在每个国家的表现不尽相同,这取决于其根植的国家和民族特性、文化特质等。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是在与西方法治文化竞争角逐中锤炼而成的独显中国特质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的法治软实力。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内法规文化也属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大体系。目前党内法规文化建设尚处于实践发展上升期和理论研究初创期,体现党性和政治性,有着明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与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方向和步调是一致的,为法治文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选择;党内法规文化追求的科学、民主、程序和权责统一等,也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价值追求是耦合的,从党内法规角度进行内在精神的挖掘,是对法治文化的内涵补强和内蕴丰富;党员是全社会的行动楷模,党内法规文化建设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良好的党规意识理念和思维,影响并辐射全社会形成普遍的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精神底色和基层力量所在。党内法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精准地聚焦党规建设,其影响力和辐射力绝不囿于党内,具有一定的党外“溢出效应”或“传导效果”,可以促进法治文化的内涵发展和外延扩张,使之成为既有“东方之韵”又有“国际风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三)加强党内法规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取决于其自身文化对他国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取决于该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力和浸染力。只有壮大自我文化实力和坚守内在文化定力,才能扩大文化外在张力;只有内在地对自身文化拥有无比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才能把握外在的话语权,有力搏击或抵御外来腐朽文化的渗透、侵蚀,有效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真正守卫好我国的文化主权。

1.有助于凝练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内含体现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核心精神,都具备稳定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之能够以独特的气质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有多重内涵,而最内层就是核心价值观。一国文化软实力的强弱根本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发展状况,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本质要义。要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就要凝聚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世界文明中汲取给养,挖掘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明中的价值追求、道德规则、人文关怀、精神理念、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等,并在新时代激发其鲜活的生命力,坚定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牢固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夯实文化的具体层面,党内法规文化、党内文化、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就是文化自信的具体实力展现,要通过实实在在的、相对微观的文化的枝繁叶茂,茁壮旺盛整个宏观文化之树,使之成为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和前进动力。

2.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大理论体系

任何文化要彰显其软实力都要拿出一套颇具说服力和解释力的理论体系。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守卫国家文化安全,要发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作用,要注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要摒弃文化的零星化、碎片化,不断反观内视、提炼总结,架构起既能彰显中国标识又能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文化理论体系。架构理论体系需要准确的价值定位和方向把控,需要具备系统的理论抽象能力和强大的理论构建能力,交集于党内法规文化的党内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党内文化建设有利于主体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和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也将有利于锤炼主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强大的理论魅力和体系说服力有效回击西方文化霸权,形成独树一帜的中国表达方式,不断增加其世界话语权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地走向世界和未来。

猜你喜欢
党规法规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学术化表达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2020年《理财》《财经审计法规选编》征订单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太原市迎泽区:党规党纪“小锦袋” 党员学习真方便
奇怪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