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病机及防治研究

2020-12-08 13:09:43孙庆良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脾脏腰部病因

孙庆良

(天津市宁河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天津 301500)

近几年,慢性腰肌劳损受到了广泛关注,主要是表现为腰部肌肉慢性损伤,劳累后疼痛加剧,为了进一步提升对慢性腰肌劳损的防治效果,就要在明确病因病机的基础上落实相关防治机制,才能维护病患的身体健康。王昭力,王光辉[1]在研究中指出,慢性腰肌劳损本身具有病程较长且发病较为缓慢的特点,会从轻到重逐次发展,一直到导致肝脾肾亏虚,出现脏气亏损的程度。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不通则痛”就是因为脉络痹阻造成的静脉不通,会加重患者慢性腰肌劳损的病情。本文分析了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病机,并从肝脾肾三脏亏虚以及脉络痹阻等方面提出了对应的防治原则,旨在为临床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建议,现综述如下。

1 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病机

1.1 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为了新一步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就要对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进行集中分析。唐进昌[2]在《慢性腰肌劳损的研究状况》中指出,慢性腰肌劳损在中医中称为腰痛,主要是以患者腰部疼痛反复发作以及劳累后病情加重作为临床表现,患者在休息后会有所缓解,但是依旧出现弯腰困难的现象。另外,姜庆宇[3]经过研究指出,慢性腰肌劳损和年老体虚、禀赋不足以及后天内伤房劳等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患者出现气血亏虚以及鼓动无力的现象。另外,慢性腰肌劳损的原因中,外邪乘虚而入或者是患者腰部频繁劳动都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急性发作的原因,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1.2 慢性腰肌劳损的病机:(1)肝脾肾亏虚。①肝脏亏虚:李中伟,李昭龙,李伟[4]等在研究中指出,肝脏是体力筋也是人体“罢极之本”,因此,筋力不健就会导致肌肉不利,逐渐形成疲劳的状态,最后演变为劳损。从我国中医角度分析,肝脏功能的失调是导致人体出现劳损的重要因素,若是人体出现了严重的肝脏亏虚,就会出现精髓不足以及气血运行失调的问题。樊卫星[5]也指出,正是因为肝脏督、带存在亏虚的现象,就会使得人体的紧固出现退行性改变,这就是造成慢性腰肌劳损的重要病理因素。另外,肝脏主要功能就是疏泄,并且调节人体的气机,有效实现血液的良好运行,然而,一旦出现亏虚状态,就会造成血液和津液运输受阻,严重影响肌肉和紧固气血状态。黄外军[6]在研究中认为若是患者出现肝功能疏泄失常,必然会造成气机瘀滞的现象,血液的循环运行造成严重的阻碍,就会直接造成津液的失常管理,使得人体的肌肉筋骨不能得到儒养,必然会出现腰痛以及活动不利的现象。②脾脏亏虚:在人体内,脾脏作为运化的重要脏器,其实际发挥的作用对于人体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石俊梅[7]在研究中指出,脾脏在人体内对于肌肉和四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营养人体内脏器和官窍的关键,气血生化有源,只有保证脾脏组织充分得到儒养才能提高生命活动的质量。然而,脾脏若是出现亏虚的问题,就会出现气血不足的现象,导致肌肉萎靡以及活动不力,甚至会出现影响人体的筋骨肌肉。也就是说,肌肉的病变时间较长就会出现脉道运行不力的现象,最终造成重复感邪,直接导致脾脏的病变。基于此,赵之心[8]认为常常更换坐姿,能有效改善筋骨状态,减少肌肉病变的累积程度,就能合理性规避对人体脾脏造成的严重影响。③肾脏亏虚:黄外军,石啸双,姜爱平[9]等在研究中指出,肾脏和腰部、脚部的健康息息相关,肾脏经络受到影响会直接作用在腰、脊背等,因此,劳损肾脏就会使得经络受到影响,直接制约患者的血气情况,导致患者出现腰痛。基于此,杨志峰[10]认为,劳损于肾、动伤经络是慢性腰肌劳损的内因,加之受到风冷的侵蚀等外因影响,就会造成血气相博的现象。也就是说,慢性腰肌劳损的病因中肾虚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宝山[11]在研究中也曾经指出,肾脏和膀胱是表里,在经则为太阳、在脏则为肾气,但凡是出现腰痛的情况,都是真阴不足导致的。这就说明要想防治慢性腰肌劳损,肾气阴阳以及全身脏腑的调节作用非常关键。(2)外邪侵袭。除了人身体出现肝脾肾亏虚外,外部的邪毒入侵也会造成人体出现异常,其中,劳作汗出当风、衣着单薄以及冒雨着凉等都是较为常见的邪毒入侵因素,会导致患者出现经脉受阻的问题,必然引起气血运行不畅通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星恒阴虚,直接作用在腰府经脉上,使得人体出现不通则痛的感受。董春玲,张雅丽,潘利智[12]等认为感受热邪以及湿合等都会出现经脉淤阻的现象,持续就会产生慢性腰肌劳损。(3)劳伤。从中医角度分析,“老则气耗”是较为显著的观点,久坐伤肉、久立伤筋,五劳所伤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加之肌肉的收缩和迟缓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阈值,超出实际限度就会诱发腰肌劳损。例如,长期单一化姿势进行伏安弯腰等工作,都会造成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必然会造成气血筋骨受到影响。廖晓红[13]指出,轻则皮肉受损,会出现出血、肿痛等感觉;若是严重者则会导致筋伤,长期经络阻滞必然会导致筋膜受到影响,周围的软组织黏连加重,最后转变为慢性腰肌劳损。

综上所述,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慢性腰肌劳损进行评估后可知,腰痛、腰腿乏力等设定为0-4分,积分降低后就表明患者的实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而借助西医进行数字分级法疼痛量小进行分析可知,其中,0分表示患者无痛、1-3分表示患者出现轻度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患者出现重度疼痛,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疼痛感越剧烈,与此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其病因病机进行判定,才能制定更加贴合实际要求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痛苦,并且维护脊柱功能。

2 慢性腰肌劳损的防治研究:因为慢性腰肌劳损是肌纤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性变化,会出现韧带淤肿的现象,长期不进行有效治疗就会出现纤维化痉挛等,腰部软组织肌力下降,必然会对人造成伤害,因此,需要结合临床症状进行集中治疗。与此同时,要将中医西医的治疗机制进行融合,确保能在强化人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优化防治水平,实现综合治疗的目标。

2.1 补肝脾肾亏虚:(1)补肝亏虚。一些患者出现肝血亏虚是因为先天不足,而另外一些是因为长期身体失衡导致的,精血同源,因此,补肝就是补肾,肝脏获得的精气会散布到各个筋发挥其儒养的作用。因此,要针对肝气不足进行集中防治,将肝血柔筋作为关键。(2)补脾亏虚。脾脏不受外邪侵袭是重要的方式,要补益脾气,有效减少劳损问题。有效进行针刺联合推拿,或者是配以运动,就能有效实现疏经通络的目标,确保行气活血的基础上能实现强健筋骨的目的,保证腰部新陈代谢的实效性,也为治疗效果的全面优化创设良好的平台。(3)补肾亏虚。要尽量减少肾气虚弱的现象,规避风寒湿邪的入侵,且能利用一些补肾的中药提升肾脏的动力,确保能真正实现腠理固密的目的,将补肾壮骨作为关键。肾脏是先天之本,要对肾气予以集中关注,提升功能活动的有效性,并且要对腰间脊骨和功能活动区域予以重视,确保肾中精气的良好程度。值得一提的是,借助肾俞穴配以太溪穴、委中穴等进行综合针刺治疗,能有效防治腰痛问题,并且阴谷穴治疗也能提升患者的肾功能,有效行理气止痛的效果,从根本上减少坐骨神经痛造成的伤害。

2.2 扶正避邪:王刚[14]在研究中指出,扶正固本是防治慢性腰肌劳损的关键。药用调补肝脾肾脏器水平出发,有效强化腰部营养和功能,预防腰肌劳损造成的伤害,并且将腰筋补充作为重点。(1)要劳逸结合:强化锻炼,并且将扶正作为根本。有效避免过度劳累造成的损害,减少对脾脏的损伤。值得一提的是,要尽量减少思虑和脑力劳动,避免出现心脾伤害较大的问题。另外,要规避房事过度造成的损伤。(2)可以利用一些常用的功法提升自身的体力和气血运行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减少慢性腰肌劳损造成的伤害,适当利用气功、太极拳以及跑步等方式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有效强健体格的同时,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一定程度上满足强身健体的需求。例如,利用仰卧五点支撑法、俯卧飞燕点水法、摇风摆柳法等都能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并且达到疏通气血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实现强肌壮骨的作用,为缓解腰肌劳损造成的伤害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2.3 避免过劳:要尽量避免过劳造成的伤害,减少对五脏形成的损伤,有效对腰部进行平衡化管理,确保不会进行直接损伤腰部的运动,若是出现了劳损,则要尽量复伤正气,并且要减少对脏脾的影响,避免病情的加重。有效减少过劳导致的影响。郑德锋,徐福[15]在《近5年针灸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研究进展》中指出,利用针灸也能有效减少过劳过于人体腰部造成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防治效果。

3 结论:总而言之,在对慢性腰肌劳损进行防治的过程中,要明确其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有效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能减少脏器受到的损伤,提高人体整体精气质量,从而有效减少腰肌劳损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要避免过劳等问题产生的不良影响,提升患者的身体质量。

猜你喜欢
脾脏腰部病因
怎样让腰部得到有效休息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基层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7-27 02:45:56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7
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在胰体尾占位性病变中的应用
对诊断脾脏妊娠方法的研究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久坐当心腰“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