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丽萍
(盘山县人民医院,辽宁 盘山 124011)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大多是受到强大暴力、高能量挤压、撞击等所致,占全身骨折发病率中13%以上,同时骨科患者疼痛级别通常在中度以上,给患者身心均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1]。临床中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 需要长时间卧床休养,容易引起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以及负面心理。临床实践证实,在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实行综合护理,旨在促进患者预后。具体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抽取7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5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0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5±20.5)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0±21.0)岁;2组基础资料统计结果P>0.05,符合对照分析条件。纳入标准:⑴经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胫腓骨骨折者;⑵均为开放性骨折者;⑶年龄介于20-65岁之间者;⑷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排出标准:⑴闭合性胫腓骨骨折者;⑵意识、精神障碍者;⑶治疗、护理依从度低或中途主动退出本次研究者;⑷患者或家属有任意一方不同于参与本次研究者。
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心理等护理。观察患者实行综合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发生较为突然且疼痛剧烈,容易引起患者发生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同时又要立即面对手术治疗,使得患者不仅承受突发骨折带来的恐惧、不安,还要承受手术带来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对其进行开导,告知其接受治疗后不会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为其讲解骨折情况,手术原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必要性以及可靠性,以促进患者对自身情况和即将接受的治疗有清楚的认识,从而提高其依从度。(2)疼痛护理。患者入院后待其心情缓和后对其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护理方案,对于疼痛评分较高的患者应适当增加每天评估的频次;同时为患者讲解超前镇痛的观念,指导其通过对神经肌肉控制、呼吸法、转移法等方式来缓解或转移疼痛,例如引导患者将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自己的呼吸节拍上,轻声引导其逐一放松全身肌肉来达到转移疼痛的效果。(3)并发症护理。由于开放性骨折伤口容易被污染,且长时间暴露容易受到细菌的感染,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因此在护理期间要加强预防感染护理,同时指导患者每天保持饮水量为1500-2000ml,促进其代谢,预防感染的发生。(4)膳食护理。开展骨折术后饮食方面的健康知识讲座,让患者及家属充分掌握术后饮食对康复的重要性,由专业的营养师以及主治医师对患者不同时期身体状况、骨折愈合情况等进行评估,同时结合其他疾病状况相关生化指标检查结果等对其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例如对其每餐的蛋白质、热量、糖类等营养物质的搭配比例以及口味喜好等制定参考食谱,同时为患者及时补充维生素D3有助于钙质吸收促进骨骼愈合。(5)康复护理。通过理疗、更换体位、早期康复训练等对患者下肢功能进行锻炼,指导其术后第1天可对患肢进行被动训练,第2天可进行脚踝画圈、脚背绷直放松等主动训练,并根据其康复情况制定长期的康复训练计划。
3 观察指标:(1)使用NRS评估2组患者术后1天、3天、7天疼痛程度,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严重。由0-10共11个数字组成,让患者用0-10这11个数字对自己疼痛强度进行描述,数字越大疼痛程度越来越严重。0无痛,1-3轻度疼痛(疼痛不影响睡眠),4-6中度疼痛,7-9重度疼痛(不能入睡或者睡眠中痛醒),10剧痛。(2)治疗30天后观察2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显效:比相同类型骨折愈合时间提前1/3以上,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且无不良反应。有效:比相同类型骨折愈合时间提前1/5以上,达到临床愈合标准,且无不良反应。无效:骨折愈合时间没有变化,或出现不良反应。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后1天、3天、7天 NRS评分对比:经护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术后1天的 NRS评分情况为(5.37±1.52)分、(4.71±1.01)分,t=2.139,P=0.036;术后3天2组NRS评分情况为(3.78±1.34)分、(2.67±0.81)分,t=4.194,P=0.000;术后7天2组NRS评分分别为:(2.44±1.11)分、(1.31±0.67)分,t=5.156,P=0.000。由此以上分析可见,观察组术后1天、3天、7天 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评分差异比较结果P<0.05。
5.2 2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对比:经护理,对照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为显效13例、占比37.14%,有效15例、占比42.86%,无效7例、占比20.00%,对照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80.00%(28/35例);观察组患者骨折处愈合情况如下:显效18例、占比51.43%,有效16例、占比45.71%,无效1例、占比2.86%,观察组骨折愈合总有效率为97.14%(34/35例)。由以上分析可见,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x2=14.509,P=0.000;2组间骨折愈合差异对比结果P<0.05。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的一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等我国胫腓骨骨折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该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受到巨大的暴力所致,发病突然,同时事情发生较为突然加之骨折处损伤给患者带来的生理上的痛苦和恐慌等,极易导致其产生烦躁、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不配合治疗、护理、康复等情况发生,因此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从不同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对其预后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2]。
许配配[3]在研究中对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得到了明显的降低,同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促进了其骨折的愈合,从而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证实了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负面心理提高疗效均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王晓英[4]在研究中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行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中后,有效改善了患者依从性和满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示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效果。方乐[5-6]等人研究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后,胫腓骨骨折患者恢复时间得到了显著的缩短,同时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降低,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本研究分析了综合护理方式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护理应用效果,发现患者术后NRS评分得到了明显降低,患者骨折愈合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通过对患者实行心理护理有效促进了其不良情绪的改善,提高了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实行疼痛和并发症护理有效缓解了术后疼痛感,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给予膳食和康复护理有效促进了患者骨折愈合,从而提高预后,从而缩短其卧床时间[7]。
综上所述,实施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缓解接受手术治疗的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促进骨折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