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宵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南京 210006)
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证实,革新重症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措施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以下笔者将我院对这方面工作的研究改革进行了如下汇总。
本研究以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62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以汇总分析其常规资料为起点将其分成了实验及对照两组,每组各31例患者。实验组患者采用的是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的则是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的31例患者中共有15例男患者,16例女患者,而对照组的31例患者中则有18例男患者,13例女患者,前者的年龄在37~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后者的年龄在41~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岁。综合相关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所以本研究所假设的条件是成立的。
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以生命体征监测、药品雾化治疗、保持呼吸通畅以及合理给养等内容为主的常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患者则以上述措施为基础有针对性的制定了以下几点人性化护理管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是环境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按规定完成对于病房的巡视,并控制好病房的温度及湿度,具体来说温度应以23℃为宜,湿度需控制在58%,要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不流通加重患者的感染及并发症。在患者入院的第一时间,医护人员就应当完成对于医院基本情况的介绍,以确保患者可以熟悉自己未来要居住的环境并积极参与到后续的治疗之中[1]。
其次心理护理。因为病痛所带来的身体上的折磨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控能力与主诉能力,在紧张、焦虑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的作用下他们会变得不愿与周围人交流。作为护理人员,在完成常规护理任务的基础上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坚定信心[2]。这一环节的心理护理能够起到稳定患者情绪、精神状态的作用。当然要想达到理想的沟通疏导效果一线护士也需要加强对于沟通技巧的学习,这是一项需要花时间且短期内无法看到成效的投入,所以护理人员应当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基础上,一线护士还应当做好与病患家属的沟通工作,要以重症肺炎的预防科普为起点,向家属们详细的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此来赢得患者家属的信任和支持,使其能够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再次呼吸干预。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密切关注其呼吸情况,定期检查其呼吸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及时给予吸痰护理。吸痰护理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15秒以内,且实际操作要尽量轻柔,避免损伤患者的呼吸道黏膜。此外,在对患者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适量的抗生素和消炎药,以降低后续吸痰操作的难度。
最后是氧化治疗。在对患者进行氧化治疗时必须要严密监控患者的呼吸状况,必要情况下要给患者进行氧气吸入的护理措施,之后要应当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并以此为参考控制好患者的氧气吸入时间及浓度,进而避免呼吸衰竭等更为严重的问题发生。
本研究中,无论哪种护理措施都需要对患者的肺部啰音、憋喘以及退热等体征进行准确细致的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是判断护理方案优劣时必须要考虑的指标。
本研究涉及到的数据由SPSS 19.0软件来完成处理。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的是t检验,而技术资料采用的则是x2,当P<0.05时则代表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首先是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对比,通过观察肺部湿罗音、憋喘以及退热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发现,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且结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其次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知,对照组内共出现了5例心衰、4例感染,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3%。而实验组中则只出现了1例心衰、1例感染,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
重症肺炎属于多系统功能障碍,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如果在临床中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仅会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据相关数据显示,重症肺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患者有针对性的提供护理干预,以此来确保最终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理念的不断转化,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不仅尊重了患者的人格尊严,还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患者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的关怀和沟通,以便于在改善患者病症的同时,提升患者的心理舒适度,进而确保治疗效果。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人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其从临床症状指标及不良反应来看要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说明人性化理念在中重症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在后期的实践中加以应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