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裕玲
【摘要】习总书记说:“生活是靠劳动创造的,人生也是靠劳动创造的。”在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背景下,巧设劳动教育项目,通过学校劳动实践和家庭劳动实践两大基地从源头抓起,培养学生在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真正懂得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
【关键词】劳动教育; 家校合作;实践基地;劳动项目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但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事情,它更应该扎根在实践中与日常生活融合,使学生受益终身!那教师如何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笔者通过巧设劳动项目,家校合作方式来探索如何有效实施提升学生劳动积极性,在劳动的过程中品味幸福,在劳动中收获快乐与成长!
一、实施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是孩子幸福人生的奠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小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可偏废。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劳动教育”就是新时代我们砥砺前行、创造美好生活最有力的实践。
二、劳动教育实施现状与分析
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与目标中,的的确确有很长一段时间忽视“劳”,把劳动教育排除在培养目标之外,我国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
(一)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实施的情况分析
从国民初期到2018年9月,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光阴洗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重,再次成为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方针。如何把劳动教育落实到实处成为我们教育者如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劳动教育意识薄弱,劳动教育形式较为单调,并没有引起重视。主要原因是课堂内以教师系统讲授劳动理论知识为主,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简单化,把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认为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手工活动、义务劳动就是劳动教育;另外对劳动教育缺少整体设计,无考核、无场地、无资源;同时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来源有限、类型单一与学生生活实际关联不够紧密,吸引力不够强大,尚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劳动的热情。总的来说劳动教育课程未能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系统设计和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二)父母和孩子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执行情况分析
现在“小公主”、“小皇帝”比比皆是,甚至于涌现一大批“巨婴”、“生活白痴”、“带保姆读大学”等变态现象。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家务劳动被家长全方位包办或是雇人代劳,家庭劳动教育缺失严重。由于“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对国人的影响甚为深远,在家长的心里,孩子只有成绩好,上名校,考上大学成为文化人才是“人才”;更甚至于有的家长还常常拿孩子不努力学习将来当马路工、农民工或笨重的体力工来鞭策教育孩子。
体力劳动和生产劳动在家庭教育中被忽略,被软化导致许多学生不仅不会劳动、不爱劳动,劳动中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不知道劳动的意义和价值,不少学生在思想层面严重偏离,劳动意识淡薄,劳动态度不端正,追求安逸享乐,厌恶诚实劳动,不尊重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人民。
三、巧设劳动项目,落实劳动教育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不能只是口头动员和文本宣读,而是要让劳动融入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力所能及,随机而动,身体力行,出点力,流点汗,动真招,让他们经受磨砺,变得坚强自信,逐渐夯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
(一)“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深化劳动意识
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通过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班会,从“五一劳动节”的起源、发展、特殊意义和历史谈起,用劳动模范启发、激励孩子们。引导向他们发现身边默默无闻而又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辛勤种地的农民、努力工作的工人、救死扶伤的医生和诲人不倦的老师.......让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初步印象,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二)实践出真知,亲身经历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收获
我校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把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学校课程教学中,在师生中营造浓厚的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氛围,成为了学校的一大特色教学文化。
刚走进大宁小学校园的后操场,你会发现角落竖着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牌子——劳动实践基地欢迎你,这里种满了各种蔬菜:辣椒、茄子、红苋菜、空心菜……这是学校给每个班安排的“责任地”,孩子们在自己的“责任地”里开心地劳作,翻土、栽秧苗、浇水、除草、抓虫……
同学们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劳动热情高涨,人人都争先恐后的劳动着。在“劳动实践基地”,班主任老师带着孩子们观察种子的发芽、辣椒、茄子、西红柿的长势,写下鲜活的观察日记、体验作文;科学老师则把嫁接课上到了农场,书本知识立刻鲜活了起来;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们写生,一幅幅生动的创意设计在劳动实践基地里诞生.......
劳动实践基地的各项实践活动真正培养了孩子们动手能力,获取了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撒种、培土、浇水等,从实践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在劳动中感受到耕耘的辛苦,深刻体会到粮食的来之不易。
学校劳动实践基地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也使学生认识到了劳动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权利和光荣义务。更是一次又一次对学生进行遵守劳动纪律、爱护劳动工具和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品质……相信通过这些劳动实践活动,使我们的“小皇帝”,“小公主”们不会像从前那样娇气,也让 “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意识扎根于孩子们的心底。
(三)家校齐合作,推动劳动有效实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他提出:破即补,污即洗,乱即理……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必要的劳动技能是必须予以传承并發扬光大的,这是教育应坚守的永恒和“不变”。
1、推送劳动资源,培养自理能力
家庭更是劳动教育的基地和训练场地,是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第一学校;是培养学生养成劳动习惯、形成劳动意识的主阵地。习爷爷说:“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养小德才能成大德。”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做个“生活自理小能手”也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家长和孩子进行有效的亲子互动,创设温馨快乐的亲子相处氛围,陪伴孩子共同成长。为此我校德育处在每周周末时间,向全校学生推送家庭劳动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假期里回归家庭,当好家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每个家庭行动起来,我爱劳动,我快乐!
2、与家长共同劳作,促进亲子关系
家庭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有效沟通可以多了解孩子的心理问题,并正确的引导孩子,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有很大的益处。与孩子的沟通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亲子劳动”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手段,劳动的过程是一个相对自由放松的状态,在此和谐状态下,有利于父母细心观察、研究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从而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每一学期,学校会和每个班家委会一起组织一场劳动亲子活动,既有效促进亲子关系,又提高了孩子们劳动的热情,在活动中展示他们劳动技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践行劳动的意义!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不断创造、创新、力求上进的劳动者。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需要从儿童劳动教育做起,让劳动教育成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实现劳动教育在源头上抓起,家校合作共创良好的开端并形成良好的习惯,以至于良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胡倩云.简述小学教育中劳动教育的意义[J].才智.2019年24期.
[2]蔡向东.关于开展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9年14期.
[3]黄浩.劳动教育,让学习生活绚丽多彩[A].[C].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