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玉玲
【摘 要】 语文作业是检验语文教学效果的常见形式,它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既要有创意,又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形式和内容都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消除学生“怕作业”心理,避免“糊作业”行为。本文对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四种设计尝试:“演”“录”“做”“选”作业,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作业兴趣,提升了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 作业设计 生活化 小学语文
现在,小学生的书包都很沉重,有的学生每天都在忙着写作业,背课文……学生对单一、机械的作业很反感,甚至产生厌烦情绪。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消失殆尽。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学情精心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不要千篇一律的抄抄写写背背;要设计科学趣味型的坡度练习,不要“一刀切”的作业样式;要作业“走”进学生的心里,不要勉为其难、强制硬灌。让不同层面的学生移位转变,作业将精彩纷呈;让学生在做作业时不再感到煎熬,而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语文作业形式和内容做了如下设计。
一、“演”作业,灵动绽放
小学生的表演欲望强烈,特别喜欢用肢体语言展示自己。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顺水推舟,家庭作业可以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内容表演给家长看。依据陶行知先生“实践第一”的理论,在教完古诗《咏鹅》和《所见》后,笔者设计“演”作业,既让学生在“演”的实践过程中锤炼,不断体现出语言的魅力;又发挥“即知即传作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师:今天,我们学完了古诗,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老师,我想今天一回家就把《咏鹅》朗诵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
师(因势利导):小朋友,有主见,按照你们的想法去做。你们还可以邀请家长一起表演,并请提出宝贵意见。
生2:老师,我会像古代人一样,把诗歌表演给家长看。
生3:老师,我要开个 “吟诗会友派对”!邀请我们小院里的人都来参加活动。
当笔者布置“演一演”时,学生个个来了兴致,他们一改以往怕写作业的状态。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赶回家“演”作业,使得小院里的人们陶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形式二、“录”作业, 精彩纷呈
语感是在不停朗读和视听碰撞中慢慢培养起来的。不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只是单调乏味地重复听读,必然使学生产生厌倦。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品读课文,并把自己“得意之处”拍摄下来。然后一家人观看,并与原版课文录音对比,发现不足,适当改进。最后,把自己的满意作品带到班级展示、评比……谁都不甘心在评比中落后于人,学生自然三番五次、不厌其烦地录拍,这样,学生语感慢慢就有了。如在低年段的语文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回家把学到的好词好句及诗歌故事等分别录下来,并主动交给老师教师试看,然后有选择地在课堂上播放。
师(评价):小朋友,你们拍的小视频真精彩!老师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还忍不住想再看看呐!
学生们一听都乐开了花。
生1:我妈妈帮我拍了《咏鹅》,我手拿小扇子,一边吟诗一边摇着小蒲扇,还学着我们家的大白鹅样子:伸长了脖子,摇摇摆摆……妈妈说,“我们家又多了一只憨厚可爱的‘大白鹅。”爷爷笑得最厉害,他说,“宝贝娃子,朗诵得太棒了!”
生2:我爸爸也帮我拍了,他还帮我录了课文《燕子》。我喜欢燕子,折了许多只小燕子。我拿着折纸燕子,一边朗诵课文一边飞舞着……姑姑说,“我们家‘飞来了一只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奶奶笑得哆嗦起来。
生3:我叔叔帮我拍了《所见》,妈妈找了一根小竹竿给我当作老牛骑着,爷爷替我拿来竖笛,我就“骑在”老牛背上吟诵。
师(评价):上面三位小朋友真可爱!从他们手拿蒲扇摇摆、折纸燕子飞舞;从伸长脖子、摇摇摆摆及“骑在”老牛背上吟诵表演中,看出他们已经读懂了诗意,体会了诗情,为他们点赞!
生4:我们家开展了“每日一诵”活动。我吟诵了好多首唐诗,有王之涣的《凉州词》,有孟郊的《游子吟》,还有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请看好了,这样坐哦!这是当老师的爷爷教我的。
生5:我们家也是,每晚饭后妈妈就说“开心一刻时间到——诗词天天诵。有时,爸爸妈妈会和我一起进行诗歌表演。我们家小院里的人都笑着连声说,“这娃,这娃,这娃娃是我们的‘开心果哈!”我笑得在草地上直打滚,小院内一片欢声笑语,哈哈……
师(评价):你们都是天生的小诗人,不但领悟了诗情,感知了意境;还能熟读成诵,在家开展了“每日一诵”“吟诗会友派对”及“诗词天天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请同学们持续积累,我们利用路队时间来个“诗词大放送”,“每天放学时,我们一边走,一边吟诵古诗词(设计意图:弘扬中华文化 )。”让我们的放学路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相信大家都是有潜质的“小诗人”!
演、录作业,简单易行且有新鲜感;演、录作业,让师生乐此不疲;演、录作业比机械抄写作业效率高。
三 、做一做,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依据的。“做”是同“教”与“学”紧密结合,三位一体。[2] 那么,教师在设计课内外作业时,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实际生活”的真知。如在学习《苹果里的五角星》之前,笔者设计了预习作业:
师(设置悬念):同学们,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你是怎样切苹果的呢?请同学们在家试着多切几次苹果,有几种切法?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第二天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述说自己这么这么切苹果,有什么什么的新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就根据学生的切苹果的方法及感悟进行,学生在家怎么切(做)便怎么学,怎么学便怎么教。作为教师的笔者在课堂中只是个引路人:组织好学生,适时引导、点拨等。教与学都以做(切)为中心……评课时,这节课深受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并被评为优质课。
当然,课内外活动相结合效果会更佳,如春节前,笔者要求学生向父母学习包饺子、做汤圆等。在实践活动时,笔者让学生分组合作大显身手:包饺子,做汤圆。做好后负责实践活动的阿姨拿走食物并帮我们煮熟。之后,学生们就吃上自己亲手做的汤圆和饺子,他们别提有多开心!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于是,学生在平时都会有意识地去观察,发现生活处处有语文,也因此感受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想学好语言的愿望和动力。
五、“选”作业, 让学生爱上她
教学需因材施教。“一刀切”的作业样式不能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发展潜力,也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新課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预设一些如“编一编”“选一选”等类型的作业。如学完《古诗三首》后,笔者说:同学们演录的小视频,至今让我们回味无穷。今天,我们又学会了新诗,大家有什么打算?
同学们立刻在小组里说开了:我打算……我准备……我想要……
师:同学们交流踊跃,老师一边听你们的讨论汇报,一边帮大家整理出来啦,请看大屏幕:
选做一:诗人写出了我们乡村孩子顽皮、悠闲自得的生活,我还想收集整理其他描写童年快乐生活的古诗。
选做二:我打算一边吟诗,一边想象眼前浮现出的画面,作一幅画。
选做三:我打算根据诗歌描绘的内容,展开联想,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短文。
这种类型作业,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既让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发挥到最佳,又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功的愉悦,从而在作业中找到乐趣。
实践表明,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兴趣,让学生不再为语文作业而“犯嘀咕”。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完善教学策略与流程,把学生语文素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