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2020-12-07 06:07黄泽忠胡艳汪红
教育界·下旬 2020年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黄泽忠 胡艳 汪红

[摘要]开展乡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乡村幼儿园可以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领域教学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育活动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乡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乡村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刚刚起步,师资力量薄弱,探讨有效的途径方法意义重大。

一、在一日生活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動中,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教学活动,而是发现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将心理教育活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之中,开展适宜教育。

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喝水、盥洗、如厕、睡眠、离园等活动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契机,可以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幼儿健康意识,培养自主能力,以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像幼儿最常见的尿床、尿裤子、厌食、挑食、偏食等心理行为问题,可以依据其表现,分析其原因,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帮助矫正其不良行为习惯。

例如,针对部分幼儿挑食的行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榜样激励。教师、父母身先垂范,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要求幼儿吃的东西,教师、父母也要吃;同时,让有挑食习惯的幼儿和没有挑食习惯的幼儿同桌进餐,让后者影响带动前者。

2评比激励。在班级中开展“饮食明星”评比活动,在教室里设置评比专栏,给予不挑食的小朋友每天一颗“小星星”,每月评选“饮食明星”,期未进行总评,并将总评结果通过素质报告书告知家长。

3满足孩子合理需要。给幼儿吃的食物,既要新鲜,又要品种多样化,不仅要有蛋类、肉类,而且要有各种蔬菜瓜果;既要努力做到色、香、味俱全,又要注意加工食物时做得细一些、软一些,让幼儿喜欢。

二、在领域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活动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各领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与态度、动作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五大领域活动中。

1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在日常主题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创设“尊重、信任、关爱、激励、愉快”的心理氛围,并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用心关爱。爱与责任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应让幼儿在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应通过关心的话语、关爱的拥抱、面带微笑的表扬等细微的动作表达自己的爱心,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孩子们在教师这些简单、平常的言行中,体验生活的快乐,感受童年的幸福。

3承认差异,大胆放手。要承认幼儿的个体差异,善于接纳每一个孩子,学会赏识。幼儿的外貌、智力、性格以及家庭背景千差万别。教师要形成心理相融的积极心态,对于过于顽皮的幼儿不能“另眼相待”。要学会换位思考,处处为幼儿着想,联系工作实际,将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幼儿自身和集体的合理需要,缩短师幼距离,产生和睦友好、共鸣互信的效应。要腾出一些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安排;提出一些问题,让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设置一些困难,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真正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益友式的合作者、智慧的引导者。

比如,在“会说话的标志”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课前,教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标志;课堂上,首先让幼儿分享经验,自主介绍自己认识的生活中的标志,教师根据幼儿的描述出示相应标志;然后组织幼儿分组认识标志,了解标志的名称、特征、意义及其用途,并划分为情境游戏、画标志、表演标志三组,让幼儿自主选组,表达自己对标志的认识,进行标志归类;最后,让幼儿设计标志,进一步了解标志的重要性及其运用。教师由浅入深、动静交替、层层递进地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高,整个活动把每一次机会都给了幼儿,让他们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尝试错误。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始终以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介入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轻松愉悦中增知。

三、在游戏活动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解决幼儿身心发展问题的有效形式。比如通过户外。玩气球”的小游戏,发展幼儿的动作灵敏性和力量性,训练他们学会克服胆怯的心理情绪,学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师事先为幼儿准备相关材料(兔妈妈头饰一个;各种大的、小的、长条的气球,打气筒),并创设兔子气球店开业的场景。游戏过程如下。

兔妈妈气球店开业,需要燃放鞭炮,没有鞭炮用气球代替。

活动一:充爆气球。教师让幼儿两人一组用气筒为气球充气,直至充爆,看哪一组充爆的最多。

活动二:打爆气球。兔妈妈的气球店店面悬挂了—长条的气球,教师组织幼儿跳起来用手打气球,看谁能打爆气球。

活动三:踩爆气球。教师将零散的气球抛洒一地,让幼儿用脚踩爆气球,看谁的胆量大,谁踩爆的最多。

游戏活动过程中,让幼儿用打气筒充爆气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而跳打气球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踩爆气球则更具操作性,需要一定的投巧和胆识。游戏结束,师幼分享交流成功的喜悦与失误时的沮丧,从而引导幼儿懂得:充满自信,大胆尝试,就能取得胜利。

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指,以活动的形式,通过活动、体验、分享、感悟、练习等,促进幼儿心理成长的班级集体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体现活动、体验、分享、感悟、练习、成长几个要素。

例如,在针对幼儿倔强性格转变指导中,教师开展了“好孩子不任性”的主题活动,活动的目标是“引导幼儿懂得过于任性是不好的行为;要学会控制自己情绪和愿望,做个不任性的好孩子”。活动过程如下。

1故事讲述:《妞妞的固执》。故事大意:离园了,妞妞爸爸接到了妞妞,走到街上,妞妞看见了燒烤的红薯和牛肉串,就让爸爸给买了,走着走着,妞妞又看到卖爆米花和糖葫芦的,又吵着要爸爸买爆米花和糖葫芦。

思考:妞妞这样做好吗?

2情景剧表演:《逛商场》。明明和妈妈来到商场,明明看到玩具架上摆着大变形金刚,他要求妈妈买变形金刚。妈妈不同意买,因为家里的玩具已经够多了,再说也没带够钱,明明就坐在地上哭了起来。

思考:明明的做法对不对?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3行为评判:教师分别出示图片,幼儿观察,然后做出判断,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图片1:大宝自己在床上抱着玩具兔睡着了;小宝总要婆婆陪着睡。

图片2:豆芽自觉地坐在餐桌旁吃饭,她肉、鱼、青菜什么都吃;茜茜则让奶奶喂着吃。

4延伸活动:设计涮介表。进行月评比,鼓励幼儿坚持做到不任性,并及时捕捉生活中的事例,随机进行教育,与家长共同教育孩子做不任性的娃娃。

五、家园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家长是孩子的第—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实现家园合作能为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办好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辅导,引领并帮助家长建立起相对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体系,达成教育共识。比如:我们举行的“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还原孩子快乐童年”培训活动,通过讲座,与家长互动,让家长认识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懂得了应该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养方式,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2组织亲子活动。开展健康有益的亲子活动,如亲子运动会、亲子百家宴、亲子游戏活动等,引导家长亲近孩子,融洽与孩子的关系,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3强化家园联系。通过班级微信群、电话访问、到家走访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跟踪幼儿在家的表现,指导家长矫正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问题。

4重视社会体验。让幼儿与小学生进行混龄游戏活动,或带幼儿到社区去参与社会活动,促进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解决其任性、自我封闭的相关问题;同时,开掘地方课程资源,形成幼儿园、家庭、社区三位—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综合实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方法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