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绘画创作”

2020-12-07 13:32:14吴剑锐
魅力中国 2020年10期
关键词:绘画创作画画成人

吴剑锐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第六小学,河北 承德 068350)

一、注重观察体验生活,掌握创作的源泉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结合学校的活动,有意识提前告诉画的内容,让学生注意观察,如“儿童节”、“过新年”、“一日学军”后,让学生画感受最深的情景。学生在兴趣之中画,只要他们画自己的故事,就不要轻易地否定,有时他们画起来随意涂抹,特别像抽象派的画,但是画起来却津津有味,有时还伴随着自言自语,甚至唱起来,笑起来,这正是他们画到得意之时,此时在与他们分享童趣中,抓住指导的好时机。引导他们画完。变速写为创作,根据人物速写,加上适当的背景,或添加些情境;也可根据景物速写添加些人物等,都可以变成一幅创作画。

写生是收集创作素材最好的办法之一。学会写生,当然包括了技术的学习,但在绘画的过程中,当孩子更深入地观察、了解描绘的对象,无论花、树、鸟、兽和人物,孩子对它们都会有更深切的理解和感受。一幅作品是否成功,画的繁或简,细节特征的多或少,仅仅在风格上影响了画面的效果,而远非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美感的关键很多时候是整体感觉是否到位,少而精往往更为可贵。当作品中融入了这些感受,他们所描绘的就不只是空洞的事物了。

二、引导儿童纯真表达,挖掘创作的灵感

孩子爱画画,确切地说是喜欢那种无拘无束信手涂鸦的快乐。孩子的作品更切近心灵,画面中稚拙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感受,就会发现这是另一种艺术。

孩子绘画也许从来就不是以“像不像”为主要标准的。从学科角度看,孩子学画,更重要的是培养形式感知力,发展敏锐的美感和有品位的鉴赏趣味,在理想的状态下,更可以培养出较高的造型能力。低年级的孩子既无能力也不想去抄袭自然,他们努力在解释他们对世界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我们成人所无法体会的,所以作为家长往往不予关心和重视,认为是乱画。也就是这些所谓的“乱画”作品才是孩子最真实的感受,隐藏着孩子宣泄的快乐和创造的自豪。有真切感受的涂鸦,其实都是灵感的萌芽。

即兴的点划、歪斜的线条、漫溢的墨色和自由涂抹,与孩子的身体和灵性一起生长,难道这不是一种创作过程吗?

大多成人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都会赋予作品深刻的含义,这些都是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一些情感的表达和宣泄。而孩子的创作来得并没有那么深刻,但同样有着自己单纯的心路历程要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单纯的想法已经是长足的进步。老师和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在快乐中完成自己的作品。克利说,画画就是“拉根线条去散步”。而散步也是一种过程,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去完善自己,表达自己的感受。具有真情实感的作品才是有感染力的作品,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而不单单看重孩子完成的画面效果。可是太重功利的成人社会,往往会给孩子的艺术活动强加上过分沉重的使命,过于频繁的儿童画展、比赛等等恰恰是把孩子从真正的艺术活动中拉到了成人功利的圈子里来,使孩子本真的艺术活动变成了成人功利的一个浅薄的分支,评价因此失去了真正的标准。

三、培养学生绘画欣赏能力,激发创作的潜能

学生眼中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他们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心理的色彩世界,尊重他们的绘画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他们表现事物的美丽,肯定他们的作品,支持他们的创新,让他们用画笔将自己眼中多彩的世界描绘在画纸上。这就是对学生绘画能力的一种培养,一种肯定,并让他们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用画笔随心所欲的去表现美。不是按部就班用我们成人对绘画的审美去评判他们,这样的压抑会折断他们想象的翅膀。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应该经常出现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审美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孩子参观各种美术展览,让孩子到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想象。

四、激发学习兴趣,奠定创作的情感基石

记得小时候画画经常如痴如醉,往往忘记吃饭而不觉得肚子饿。画出一张不满意的画一天的心情都会极差,画出一张满意的画则沾沾自喜、手舞足蹈,对画的那种痴迷程度、那种爱、那种全身心的投入、那种激情,简直无法言说。有位孩子曾和我说过:“小时候我一不高兴或受了委屈,就用画画来出气,我从画画里得到了快乐。有两年妈妈逼我拉琴,我不喜欢,爸爸就打我、骂我,我就更不喜欢了。我在心里想,等我有了钱,我一定要买架手风琴,把它砸碎。后来妈妈发现了我这个想法才停止让我拉琴。现在学习紧张了,我多希望每天都有时间画画呀。特别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写生,这时我就可以忘记爸爸凶巴巴的责骂,忘记其他烦恼了。”听了孩子的话,让我有了些许感悟。孩子学画难得的是兴趣,只有保持这样良好的开始,才能让孩子在艺术的殿堂里去寻找自己的梦。

美术创作是生命的某种神奇的展现方式,是一种直率同时也更含蓄的语言。孩子画画之所以算得上是艺术活动,因为孩子们把他们的欢乐、伤心、关注画进了画里。离开这些而只谈技巧,或许就失去了真正的东西。人类从原始状态走向文明,孩子的成长浓缩着这一过程。这个过程是传承文化的过程,又是发展创造的过程。文化是不应该压抑天性的,原始、真率的天性将一路伴随着这个过程。

猜你喜欢
绘画创作画画成人
成人不自在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试析中国传统文化在绘画中的体现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34:33
浅析构图程式在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科技视界(2016年2期)2016-03-30 11:46:36
对艺术创作中题材选择的见解
青春岁月(2015年24期)2016-01-05 11:32:22
Un rite de passage
孤独对画家创作的影响
艺海(2015年3期)2015-08-27 15:24:21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