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田心镇中心小学长坑教学点,广东 龙川 517362)
班级管理是教师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何管理好班级纪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中引入激励机制教学模式能够帮教师很好解决这一难题,采取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学生在教室的自我约束力,同时还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一起互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激励机制是目前小学班级管理中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中存在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自主约束力较差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和上课状态及时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激励,物质激励或精神激励,学生都会认为自己做得对,所以教师认可了自己,调动学生积极性,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教师一起互动。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管理自身,管理自己的卫生,管理自己的纪律,更好的状态是学生管理好自己的同时也能管理同班同学,管理身边的人的纪律和卫生,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共同进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风气,有利于学生之间加强团结,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对于小学班级管理有重要意义。
由于学生年纪比较小,没有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总体来说更像一张白纸,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自我管理调节能力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进入学习状态,即使学生偶尔进入学习状态,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放弃,变成我们常说的:学习没有常性,遇到不会的题,考试成绩不理想,轻易就想要放弃。如果教师和家长不知道具体因为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放弃好好学习,那么学生就会轻易被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很难再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想办法和学生站在一起打败困难,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给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教学任务。当学生完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再给学生设置下一个阶段要完成的目标,引导学生不断进步,利用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状态,争取每次都能完成教师所设置的目标。
情感交流是构建小学班级管理激励机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情感激励机制主要是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感受,及时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如果学生家庭发生什么状况,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缓解学生来自家庭的压力。如果是学生学习方式不对,没有考得好成绩,就要及时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学习方式哪里有错误,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改变错误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自己的成绩。同时,学生求关注,求认可的渴望是非常大的,非常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关注,因此教师不定时和学生一起聊聊天,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从心里产生学习动力,敦促自己参考教师的建议改变自己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学习习惯,认真完成教师每一次布置的学习任务,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让教师更加认可自己。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面的榜样激励机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教师在班级给学生树立典型榜样,当学生学习某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拓展,比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教师可以把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变成一段历史故事,让学生详细了解周总理,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理解课文,将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理念作为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意义,给学生建立优秀的学习榜样,以后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二是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给学生评选不同类型优秀学生,引导学生像这些行为优秀的学生学习,比如积极回答问题的优秀学生,关爱班集体的优秀学生等等,教师每次评选出来优秀学生代表时都要在全班同学面前都给予这些学生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有利于在学生心中建立良好的现实学习生活的榜样,引导学生像这些优秀学生学习,自己也有机会成为别的学生学习的榜样,进而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制定各项激励机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竞争。竞争有利于促进学生提升创新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当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学习能力之后,更愿意在班级和学生一起“争抢”回答问题的机会,由于小学生还无法管理自己的情绪,有时又会因为争抢而出现矛盾,相互生气,哭闹等等,这时教师要给学生建立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竞争的同时也要互助互爱,和谐平等,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内良性竞争,进而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应使用激励机制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根据学生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给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尝试完成教学任务,给予学生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作为激励,教师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心理感受,及时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正面的榜样激励机制,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建立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以上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