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慧恒
(江西省丰城市第九中学,江西 宜春 331100)
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一定是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成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首要任务。
由于应试教育实施已久,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这在无形之中阻碍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推行的步伐。先进的思想意识指导并调整实践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育要实行改革,从教师“满堂灌”走向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教师应当在新课程标准的正确指导下,更新与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那就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数学是一门具备抽象性与逻辑性的学科,教师倘若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很难将数学知识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登堂入室。其次,教师在先进思想意识的指导下,要打破权威——专断式的师生关系,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习惯并依赖于教师的单向传授,丧失自主学习的精神与主动探究的能力,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自由和谐的氛围,引导学生打破教师权威,积极思考,敢于质疑,从而进行自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是教学中的风向标与照明灯,使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打破落后的藩篱,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走向科学性与合理化。
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初中生的思维处于由形象直观型向抽象逻辑型过渡的重要阶段,这种抽象型思维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这种典型特征,引导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目标,从而激发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学习目标的创设,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产生自主学习以实现目标的心理动力,这对实现自主学习大有裨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科学、合理。教师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标相互协调,共同作用,数学教学活动的双向性得以实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欲望,提升他们独立认知水平的最好方式。提问教学法运用得好,可以去除学生抵触的情绪,让他们在特定情境中理解重点、难点、关键点内容,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问过程中教师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专心参与课堂活动,远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师生之间没有矛盾,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也就有了基本保障。比如,在讲授“三角形”一节的知识点时,教学首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和有关概念,让他们深入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然后自主设计、自主练习、自主实践,最终熟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空间观念、推理能力等实现综合发展。教师应先列举一些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后激发学生观察、交流、反思的兴趣,其后播放相关课件,要求学生:①同学们,请你发散思维,将三角形进行简单的分类;②如何掌握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呢?下面小組讨论,提出不同意见;③三角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具体应用,给你一些时间,尝试用所学知识更好的解释三角形内角和。提出问题,数学课堂焕发活力,教师点拨,学生们自觉投入了有趣的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最有可能取得意外惊喜,比较符合初中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教师要善于选择教学内容和调整学习进度。就像前文中提到的,班级中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要想达到良好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效果,就要先打好基础,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调整到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的程度。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我们在享受海量的网络信息的同时,也要学会擦亮双眼,选取优质的教学资源运用的教学实践中去。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备课内容,课本是不断完善和改版的,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在进行数学抽象理论、公式、定理的讲解时,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学生理解了每堂课教师传授的知识,才能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的讲授活动中积极进行探索的,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况,不同的学生来进行探讨,需要学生找出更多的自学能力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数学学习高效进行。初中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理解能力,另外给他们体验与认知的机会。要求学生不断的突破自我,在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中发现问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现阶段做到学以致用,未来寻找机会实现个性成长。初中生爱上了自主学习,发现了数学魅力,当代素质教育才将揭开崭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