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端苟
江西省吉安县桐坪小学,江西吉安343131
在传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活动僵化,使得数学教学活动趣味性进一步丧失,而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想上的不成熟,对学习重要性的认知比较匮乏,学习动力主要依靠于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降低,势必会严重影响学习质量。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以趣味性教学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数学教学实际和客观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系统性阐述传统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对趣味性的抑制作用,并在此基础提出切实可行的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措施。
小学虽然是教育体系的初始阶段,距离高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从常理上来说,应试教育理念脱胎于高考制度,在小学阶段的影响力有限。但实际上,随着教育焦虑的产生,应试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呈现明显的“下移”趋势。部分小学教师为了最大程度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片面地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应试教育理念,并为了最大化提高教学效率,采取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课堂参与感,极大地抑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另一方面,一元化的教学方式,也会在极大程度上抹杀数学课堂趣味性,使其向着枯燥无聊的方向发展[1]。
学习难度,也是影响教学趣味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即便一项学科内容再丰富多彩,但如果学习难度过大,学生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反而会陷入“越学习越痛苦”的尴尬处境之中。对于数学教学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受限于自身年龄,心智发育不成熟,特别是在抽象思维能力上,还存在明显的不足,而数学知识中有一部分涉及到抽象概念,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也成为阻拦数学趣味性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
事实证明,趣味性根植于新鲜感,根植于多元化教学方式。为了进一步增强数学教学趣味性,首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得教学活动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是学生在和教师进行探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之处,不仅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力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使得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翁”;其次,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更加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一方面,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自主思索探究,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根本脉络;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小学生对此也乐在其中,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但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监督,避免学生低效率进行学习交流[2]。
多媒体课堂最为突出的地方,便是独特的视频表达方式,能够将抽象知识内容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能够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数学学习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多媒体五彩缤纷的表现形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十分有趣的,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目光,并且,为了进一步突出教学活动的趣味特性,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庞大的资源宝库,检索和教材知识有关的趣味小故事,并将其合理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另一方面,教师也能够在多媒体课件中适当添加卡通形象,利用卡通形象的趣味性来实现“兴趣迁移”,将学生对卡通形象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去[3]。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更加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主观体验,意识到传统教育模式的缺陷,强制性学习任务不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有限,只有为教学活动注入更多的趣味因素,才能够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课堂听讲更加专注,即便是在课下,也会受到探索欲望的趋势,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