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忠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阶段,民办高等教育发挥了一定作用。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民办高校750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成人高校1所)。普通本专科招生183.94万人,在校生649.60万人,硕士研究生招生735人,在学1490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也一直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自学能力的评价各界也有不同看法。笔者曾走访过广东省数所民办高校,校园所见,总体而言,闲置的教室、图书馆中自学的学生占院校学生数比例并不高。基于多方面原因,个别民办院校校园中厌学的学生也大有人在。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重要,开展此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也尤有必要。
广州工商学院采购管理专业是近年新设专业。2017年开始招生,至今已有3届300余名在校生。
教学过程中,我们曾对300余名学生自学能力做过专题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同学不会利用一定时间自学,也不知怎样自学;也有一些学生主观上不想自学,倾向于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能够主动自学的学生占学生总数20%左右,倾向于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的同学占50-60%,被动的学习的同学10%-20之间。
调查中发现:不同的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差异,学生自学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大一新生通常自控力较弱,大二的学生大多数能够做到认真听课,但自学能力依然较差,大三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逐渐丰富,多数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同时又迷茫,想自学又不知怎学。当然,也不乏佼佼者,这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强,但是这部分同学仅占比例学生总数7%-8%,多为参加竞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较积极而且一直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就我系采购管理专业学生来讲,多为广州工商学院校级大学生项目及广东省大学生科研项目竞得者。
学生自学能力也呈现出阶梯式、跨越式发展的特点。学生自学能力呈现阶梯式发展,是指整体来看,在校大学生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经验增加,自学能力提升的幅度越大。大三期间变化较为明显。学生自学能力呈现跨越式发展是指,学生超乎寻常的表现出极强得自学能力。特别是在毕业论文写作期间,约有50%-60%的学生能够主动的学习。甚至个别平时作业都不按时交的同学,此时则更主动一些。
学生自学能力参差不齐,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仅谈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
1.家庭的影响
每年新生报到,都有学生家长代表被录取的学生申请转系,就广州工商学院而言,采购管理专业不属热门专业,有学生转专业也可理解,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有家长在新生报到现场对采购管理专业的评价:“不就是学买东西的吗?有什么可学的,谁拿钱都会买东西”。显然其对采购管理专业的认识、理解不乏有偏驳之处,由此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新生工作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进入这个专业学习,入学想法各异,有高考失利的学生为求一纸文凭而接受调剂者;也有高考分数不理想,以录取为目的,盲目报志愿者;也有家长经商,希望子承父业,而让学生报考本专业的。不同的想法支配着学生的学习动力。
2.社会的影响
浏览一些采购人员招聘网站,不难发现大多数单位招聘对采购人员的学历要求并不高,例如:初中、高中、本科,个别单位要求应聘人员要具有研究生学历。由此反映出的问题是:国内各单位现有采购人员队伍普遍低学历;高学历采购管理及相关专业毕业生缺少,用人单位只能降低学历要求;现在我国高校,无论公办、民办开设采购管理的专业院校屈指可数,高层次的采购人才培养院校更是无几,毕业生不能满足需求。现状也会使一些有意想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同学感到“学与不学”对个人发展影响差别不大。这些信息反馈到民办高校教育上来,也必然产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消极影响,使学生怯步、茫然,泯灭学习进取的动力。
3.学校的影响
民办高校办学,有其特殊性,招生势头好的院、系无论是师资力量配备,还是实验设备等都会占优势。校内教学资源分配,固然也有一定倾斜。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的学生,也会有优越感,自主学习的动力会更强一些,而同时,对其它院系而言,学生的求知欲望、自主学习能力,也会产生正反影响。
以采购管理专业所在物流系三个专业为例,其中物流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学科专业,历届毕业生在社会上好的口碑;食品安全专业当前也备受重视,有着较为优良的实验实训条件及较强的师资力量;仅有采购管理专业的实力相对较弱。由于是新专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配备、实验实训条件等都不够完善。与此同时,对学生的培养也明显有不足之处。在师资有限的情况下,教师往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师忙于对新教材、新课程体系的熟悉把握,而忽略对学生接受程度、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关注也是常有的现象。
所以,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真正提上教学日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大多表现出能够掌握教师课堂所讲内容,但知识面狭窄。也有一些学生对教学内容不能很好掌握,而课堂外,又往往不懂得自学。学生的学习时间分课上、课下,如果课下学生管理工作跟不上,那么,课堂教师教学即使布置了自学内容,没有一定的督促,也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由上可见,现实对采购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出了难题,如何破解?
通过开展职业操守工作,教育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专业学习,实现从被动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学生对待专业学习的态度很现实,也很讲求实用,教学中对于一些课程的学习,如果他们认为是有用的课,他们会认真去学,这也给我们警醒: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让他们懂得,学习对他们有用,尤其是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对采购管理者的职业水平要求是多方面的,现代采购工作人员需要学习许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需要。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操守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采取多种方式、活动,例如请优秀的采购人员现身说法、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通过采购工作开展体验等。通过与社会对接的实训,让学生感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学动力。
对于自学的重要性,实际上一些学生意识不到,也不清楚应学什么,怎样去学这就要老师引领,信者为师,从目前来看教材滞后是普遍现象,由于国内院校开设采购管理专业的并不多,所以采购管理课程的许多教材实际上并不实用,有的教材多年未更新,甚至有的教材中错误处多,其弊病显而易见。教师仅仅靠教材授课,往往会使学生接受不到新知识。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采购的战略地位提升,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新兴的电子商务化方式已改变现在的采购管理模式,网上贸易成为国际采购的主流,战略性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成本降低战略的参与者、参与范围、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等等,都需要采购人知晓。所以要让学生懂得,有许多书本外的知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例如: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采购全球化明显特点:采购从简单的线性关系转变为复杂的网状供应链管理;采购理念转变为“供应链战略”的理念;采购与供应链朝着数据化与智能化方向升级;采购的职能和角色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采购越来越专业,这些都是学生需要了解学习的,为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开展相关内容的布置学习,让学生及时了解。
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师要让学生信其魅力,好的教师就是标杆,学生会如影随行,要从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开始,让学生信其言,按其要求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的与学生交流,走进学生心理,课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时间合理安排,给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书,布置课外学习资料,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课后要有跟踪、了解。当然学生自学与否,任课教师无权力硬性要求,但可采取一定的方法促进其自学,例如:课堂上安排合理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学内容、考虑学生平时成绩给予加权分鼓励主动自学学生。提供教学资源、让学生拓展知识面、应用学习策略:开展小组学习、学生课堂讲自学心得、课后布置研究型课题让学生探索求知等活动。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把控个人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运用,让学生重新制定符合自身现实情况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时注意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采购管理国内外学术动态,国内外采购相关会议新观点、了解时代进步对采购人的需求,引导学生进入中国采购商学院网、世界经理人论坛等对学生能有所帮助的网站有选择的阅读文章。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参加企业采购部门的走访、参观学习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欠缺与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和动力。
在互联网时代下,知识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日益丰富,因此,高校教师应积极整合不同有效教学资源,进一步丰富大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先进行自学,通过自学后带着问题和求知欲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和解决问题,这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学生需要被关注。要用鼓励的话语激励,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使学生产生自学的动力,注意在学生中发现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还要注意培养好的班风。环境影响人。为了使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重要的不仅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怎样学,使学生“学会学习”,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配合激励、鼓励的做法都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