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春娟
徐州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翻译的功能指的是专注于某一种文本,也可以是多种功能。其中,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整个西方产生了非常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同时也与整个社会科学领域语言学的转型有很大联系。理想的译文其特征是有概念性内容,具备一定交际功能,语言形式也比较简单,同时也是建立在等值理论基础上的。
功能翻译讲究功能对等,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并著有《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其中有对动态对等标准的具体的解释,在此之后他还编写了《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在此书中,他对动态对等的翻译观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另外,奈达还著有《语言、文化、翻译》一书,在此书他强调功能对等翻译与以往所应用的自由翻译不是相同的关系。对功能对等翻译的定义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所以说功能对等与理科方程式中的一定等于有差异。要求目标语和源语言实现贴切的对等,这会在词汇的语义、风格、文体、语言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体现。英语翻译传播信息内容的意思是非常关键的,而形式的重要性只是次要的。词语句子的样式很有可能掩盖了初始语言的思想文化,对文化的交流和语言的交际产生一定阻碍作用。在实践翻译的过程中,要以奈达所提出的翻译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避免出现机械翻译的情况,不能只是在字面形式上做对应,注重体现目标语和源语言之间的文化内涵,形成良好的交际功能。
目前大学翻译教学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还比较传统,仍停留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还没有达到注重语言内涵的水平,所传授的知识大多为语言内容,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有所欠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只是单纯记住了词汇和词组的意思。通常情况下,不会对不同语境下词汇的不同含义引起重视,而且在考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的差异时,也基本上不会从文化层面入手[1]。就比如“arouse”和“cause”这两个单词都有引起的含义。但是其内涵有所不同,其中“arouse”有唤醒的意思,意指将某人从睡眠状态中唤醒,在实际使用时常用于比喻,也就是“引起、激发”他人的注意或者是兴趣,也可以是激发了人怀疑、愤怒、同情、批判的情绪。而“cause”有“引起”的意思,其基本含义是“导致”,更为具体的解释是某人、某物、某条件等等带来了某种结果。解释为“引起”强调的是因果关系。目前翻译教学在高校的英语教学中一直都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现行的课程体系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涉及到翻译的教学内容。高校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英语教材为主,翻译练习只是其中的一种教学手段。大学现行的英语教材《大学英语》,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四种英语技能,分别是听、说、读、写,针对学生的翻译技能只有少数的练习题目。而且所设置的翻译练习主要是为了巩固教材中的英语基础知识,主要还是为单词和句式结构服务,难以起到专门锻炼学生英语翻译技能的作用。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翻译技能,将功能翻译理论应用其中,可以从分析语篇的功能出发。一般的文本具备四个功能,分别是指称、表情、诉求、寒暄。可以将四大基本功能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就会产生其他的具体功能。通常情况下,一篇英语文章主要具备一个功能,其他的功能为辅。也就是说一篇英语文章的功能是在某种语境下所具备的一种或者是多种交际功能的总和。语境在一定程度上对语篇的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在翻译这篇文章时,需要对原文有深入的思考,从而科学确定原文含义。对文章原有的因素进行深入的思考,是否能够促进翻译活动完成目标活动有没有做相应更改的必要性,从而更好实现翻译所期待的某种作用。使得英语翻译的目标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同时这也会充分体现在翻译者所执行的翻译策略中。教师在展开翻译教学活动时,应当积极实现功能理论的指导作用,在引导同学们对英语的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有科学的规划,制定出合理的翻译策略,并对翻译的过程有相应的要求[2]。在此条件下,学生的翻译能力才会有所增强。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翻译策略的价值有一定认识,保证学生能够意识到不同的翻译方式对读者产生的影响也有较大差异。
就以往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活动而言,主要是从词语、句子出发,整个翻译过程过于机械化。在运用功能翻译理论时,应该摒弃这种不良模式。在以往英语翻译教学活动中,会先以源语元素为切入点,翻译活动是逐字逐句展开的。实现学习目标会受到上课课时和教学实际进展情况的限制作用,因此教师在英语翻译训练之后,会提供给同学们一份已经翻译好的译文,也就是标准译文,此时仍然有很多学生没有完成翻译,翻译题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会对第一次给出的翻译进行句式语法和单词意思方面的润色,使得学生给出的翻译结果能够与教师的标准译文相接近。在翻译的过程中,学生会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作用,而面临着主观困难,学生的翻译水平各不相同,给出的译文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忠于原文,同学们会对词汇和句法的对等非常重视,而对所翻译文章的整体文化作用有所忽略。因此传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英语翻译实践锻炼和英语教学的进步。对翻译的问题有系统性的研究,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并解决问题。解决翻译的问题应该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也就是先从语用层面出发,以确定出合适的译文功能,在此基础上区分原文中需要保留和调整的部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以选用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翻译的时候都知道语境和译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语境下,对译文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事实上这也是存在于翻译者头脑中的潜意识功能概念。在翻译之前,需要根据翻译的情景来推断翻译的目的,而实际上,学生所能实现的翻译情景一般由学生原有的经验和习惯决定。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同学们很难实现对教学翻译情景的正确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可以积累一些翻译经验,并在无形中内化这些概念,以形成某种功能意识,之后学生会在功能意识的作用下,与文本情景相结合,完成创作翻译。
运用功能理论进行翻译,应该坚持连贯性的法则,也就是说要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翻译的译文能够被阅读者所理解,需要体现译入语的交际情景和文化情景。译文基本上不太可能完全独立于原文,所以译文和原文之间应该是语际连贯的关系,也就是忠于原文。是否可以实施翻译法与译语的文化情况有很大的联系,而不是由源语文化所决定的。翻译是涉及原语文的行为,所以说源语也是应当遵守的准则,这其中不仅与源语的词和句法结构有联系,同时也会和源语的意义和功能有关联。翻译文本的功能和意义指向的是文本的接受者,而实现这一目标也应该依靠于文本接受者[3]。文本的作用是提供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要选取文本接受者所感兴趣的信息,翻译对文本接受者有价值的信息,在经过了文本加工之后,就形成了新的提供信息的对象。这是一个信息转换的过程,译者应当遵循语内连贯的原则,翻译是一种加工信息的行为,忠于原文是基础。所能够达到的忠实程度取决于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语内连贯排在语际连贯之前。假如翻译的要求是改变翻译功能,就应该放弃译文和原文之间语际的连贯准则。其中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目的准则,在文本的各个部分都是适用的。
就大学的英语翻译教学而言,会遵循一些条条框框的原则,包括信、达、雅、忠实、通顺的标准。除此之外,还要教授学生实现对文学类语篇和非文学类语篇的调整,从而实现译文预期所要达到的目标。使用删减法来翻译,将原文中一些多余的部分删除,就会让译文变得简洁。使用删减法就是将其中一些重复的话语、行语删除。比如在翻译描写风景类的诗歌时,原文会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四字成语,这会给人一种气势壮阔的感受,洋洋洒洒的文字会让读者感受到其中的壮阔意境。在英译文中,可以将非常壮阔这一类的文字省略。就比如在翻译“窈窕淑女”、“关西大汉”时,可翻译为humans,这更容易被外国人所接受。再比如翻译某段知青时代的文字时,简化处理描写中国独特政治生活的文字,在译文中没有翻译“恢复知识青年的身份”这一句,之所以这样处理,是考虑到中国文化特殊历史时期很难被外国人所接受,因此在处理时选择了删减。改译法运用于具有明显中国特色的内容,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多得传递原文的信息和内容,要尽量少表露翻译的痕迹,使得文章的可读性获得有效增强[4]。中文中有些部分采用的是夸张的变现手法,又或者是使用了非常华丽的辞藻,此时就可以使用改译法,在翻译文章标题时也可以使用。比如“全聚德”、“挂炉式烤鸭”、“以果木挂炉烤制”,外国人在理解这些内容时有一定难度,在翻译时不能字对字的进行,以免让外国读者不知所云,应运用改译法,忽略原文的情,而突出原文的功能性。
综上所述,功能派的翻译理论是将译文的目的论作为基础内容。在确定翻译原则时,考虑译入语中的文化情境和交际目的。本文思考功能翻译理论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可对语篇功能分析加以创新,实现对翻译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另外在实践过程中翻译应坚持连贯性原则,在翻译时可适当应用删减法或改译法。追求功能对等,而不是形式上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