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打造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探索*
——以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0-12-07 19:14俞立军章海玲
山西青年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服务项目专业化志愿

俞立军 詹 斌 章海玲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全社会都应该尊敬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2]2020年0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教育部在《2019年工作要点》中提到要大力加强劳动教育,2019年要出台加强劳动教育的指导意见和劳动教育指导大纲,修订教育法将“劳”纳入教育方针。

在新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志愿服务属于服务性劳动的范畴,是构成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类型之一,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并提出了许多有关强化志愿服务促进劳动教育的新观点、新举措。

一、志愿服务是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实践活动平台

(一)志愿服务就是劳动

对于何谓志愿服务?在2017年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中是这样明确的:“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3]而服务的意思就是指履行职务,为他人做事,并使他人从中受益的一种有偿或无偿的活动,不以实物形式而以提供劳动的形式满足他人某种特殊需要。[4]所以说,志愿服务就是劳动。

2019年7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积极响应党和人民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成为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生动体现。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5]

志愿服务是一种独特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形态,广大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也为今后进一步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就必须利用好志愿服务这个重要载体,切实把志愿服务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劳动教育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二)志愿服务是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指出,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学生参加劳动实践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校外劳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6]

根据不同学龄的学生特点,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学校在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劳动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实践活动组织形式是不完全相同的。同时,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各类学校的劳动教育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各级各类学校在劳动教育上既要做到上下衔接、相互贯通,又要体现特色、突出重点。

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分类来看,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分为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而非生产性劳动又有日常生活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之区分。公益劳动、志愿服务是服务性劳动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就高职院校而言,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既要关注学生参与简单体力劳动,更要关注学生参加探究性、创造性劳动和社会服务性劳动。而志愿服务尤其是专业性志愿服务往往是专业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的有机结合体。服务性劳动教育注重利用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强化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

二、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推进高职院校劳动教育

(一)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劳动教育体系建设进展缓慢,理论教育缺失

在不少高职院校(如农业、工业等专门类职业院校)历来重视劳动教育,有着开展劳动教育的优势和传统,已经走在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前列。但对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目前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均处于起步阶段。有些学校为了应时应景,匆匆开出了劳动教育课程,但对于课程学分怎么定?理论教育内容讲什么?实践活动训什么?怎么评价等等,均缺少科学的研究,距形成劳动教育体系相差甚远。有些学校在劳动教育上做表面文章,或者以强调挤不出学时为由用课外活动顶替劳动教育课,或者放弃劳动理论教育直接用劳动实践课顶替劳动教育课,等等。

2.劳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实践平台欠缺

一些学校在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做得还不够,学校尚未建立必要的劳动教育保障体系,劳动教育师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学生缺乏应有的劳动教育实践训练和体验的场所。不少学校将校园保洁、教室和实验实训室打扫等简单劳动都承包给了物业管理机构来完成,学生在校内很难寻觅到劳动的机会。对于一些适合学生劳动实践的实训工场、实验农场,大都以安全为由让学生成为了观众。对于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或由于缺少一定的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往往会因为交通问题、管理问题的影响,使得基地建设难以固定、实践活动开展难以久远。

3.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结合的针对性不强

长期以来,许多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大多是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呈现的,而这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诸如:社区或公共场所卫生大扫除、孤寡老人上门探访、交通秩序协管、大型活动服务等等)一般来讲具有服务对象稳定性差、志愿者专业性弱和替代性强的特征。学生参加这种类型的志愿服务,可以在培养劳动意识、劳动态度等方面有一定的帮助,但在促进掌握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是不足的,对实现劳动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是有限的。

(二)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打造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提升劳动教育的有效性

1.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基本思路与工作机制

打造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基本思路:一是以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领域的有关组织、团体和个人为主要对象提供公益服务;二是以学生专业社团为基本依托,在其成员中遴选志愿者;三是以专业指导教师和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服务提供能力保障和组织保障;四是以服务满意度测评为主要内容建立考核评价、反馈与改进工作机制。

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工作机制可概括为“4化4定4落实”模式:“4化”是指:需求选择菜单化、服务项目专业化、组织管理专门化、指导力量专职化;“4定”是指:服务对象相对固定、服务人员相对固定、服务内容相对固定、服务标准相对固定;“4落实”是指:行前教育落实、行前培训落实、服务质量监管落实、事后总结反思落实。

2.以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促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育人

基于“4化4定4落实”模式运行的专业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实践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五育并举,实现全面育人的初衷与目标。

一是让志愿者在专业化志愿服务中树德。专业化志愿服务可以挖掘诸多德育元素,为树德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通过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可以充分感知建国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知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和辛勤劳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感知中国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通过为人民群众悉心服务,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让自己充满爱心与真情。通过团队协作,让自己增强集体主义观念,等等。

二是让志愿者在专业化志愿服务中增智。专业的服务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专业的服务可以促进志愿者不断学习,增长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在服务劳动中培养热爱劳动的职业意识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在服务劳动中激发学生探求真理的热情与能力,为今后依托专业从事专业岗位劳动积累经验、打好基础。

三是让志愿者在专业化志愿服务中强体。健康的身体包括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志愿服务可以促进健康身心的养成。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是依据科学技术和遵循科学规律的服务,专业化劳动可以促使身体各组成器官的协调运动。专业化志愿服务的过程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需要与人进行有效沟通。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可能会面临一些意外情况,会锻炼自己养成面对困难的勇气,健全自己的心智。

四是让志愿者在专业化志愿服务中育美。在专业化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通过劳动使自己作为人的本质特征得以全部展示,在劳动中呈现自己美的言行、美的作品,从他人身上获得美的体验,使自身的审美能力、道德判断能力、鉴赏能力等得到提升。

三、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探索

1.以专业化志愿服务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典型案例——“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项目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长期致力于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多年来已经形成了非专业化志愿服务与专业化志愿服务并存的志愿服务格局,近年来尤其关注专业化志愿服务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

作为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卫生健康类高职院校,学校紧紧围绕“卫生健康双领域服务”办学定位,秉承“仁爱、健康”的校训精神,大力培育“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与健康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在十余年的高职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弘扬仁爱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培育职业精神为目标、以学生专业社团为依托、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以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为宗旨”的“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项目是在2012年初创的“健康家园”专业志愿服务项目基础上更名并发展而来的,“宁卫号”名称的由来源于2016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院士为学校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的题字。

2012年3月,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启动“健康家园”专项社会实践活动。同年“健康家园”八大项目(“长青藤”老年健康计划、“空巢老人”关爱计划、“失能老人”康复计划、“午间1小时”青年养生计划、“妈咪宝贝”母婴保健计划、“阳光早餐”计划、“农村流动健康服务驿站”建设、“慈孝超市”老年健康服务站)全部落地。

2013-2016年间,在持续开展8项健康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学校通过进一步调动专业和专业教师力量,依托校友志愿者联盟和专业学生社团,新开设健康服务项目9项(守护花季的Ta——青少年防性侵教育推广项目、筑爱芯房——乳腺癌早期预防教育项目、暮年阳光——AD症认知及AD老人照护人员能力提升项目、彼岸天使——临终文化促进项目、益起来——交互式社区健康沙龙、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科普教育项目、春泥·我把微笑带给你——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计划、“结核病、艾滋病”宣教活动项目、鄞州区老年健康专项志愿服务项目)。

2016年12月5日,在第31个国际志愿者日的当天,“健康家园”志愿服务项目正式更名为“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活动项目,经优化融合后确定11个专业化志愿服务子项目(“青春健康行动”“爱撒无声行动”“阳光助残行动”“守护生命行动”“无偿献血行动”“生命关怀行动”“心灵使者行动”“安宁疗护行动”“情牵暮年行动”“美丽天使行动”和“生命绿芽行动”)。

2.“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入

按照“4化4定4落实”工作模式,着力推进“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活动项目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入。

根据“4化”要求,学校主要面向健康服务领域确定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提供11个服务项目进行菜单化选择,确定由校团委或项目归口分院团总支进行专门化管理,每一个项目指导若干名专业教师里进行专职化指导。根据“4定”要求,依据服务团队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对应关系,由一个专业团队对应若干个相对固定的服务对象,确定相对固定的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根据“4落实”要求,依托校团委、指导老师、专业社团组织和入驻学校的宁波市志愿者学院等重点落实各环节的专业服务要求和劳动教育要求。从劳动教育角度,在行前教育中落实好服务劳动中行为规范、劳动纪律、劳动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在行前培训中落实好服务劳动的知识储备、技术标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要求;在服务质量监管中落实好服务态度评价、服务质量评价方面的要求;在事后落实好总结反思,分析服务劳动中的成败得失、成因后果,查找在服务劳动中的态度、知识、技能、沟通等方面的缺失,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整改举措等。

(二)实施成效

“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项目自开展活动以来,累计组织志愿服务2900场次,参加志愿服务5万人次,直接受益群众30万人次,赢得了受众群体和社会的广泛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项目先后接受了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10余家媒体的采访,累计有100余篇报道见报。

“宁卫号”健康专列志愿服务项目聚焦健康服务,接近人民群众与老百姓生活,有广泛的社会需求与发展潜力,在全体项目人的共同努力下,项目本身也取得了不少荣誉:如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红十字奉献服务奖”,“爱撒无声”言语康复志愿服务项目获得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爱心天使生命关怀”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浙江省青年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项目奖,“爱撒无声”志愿服务队获得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孝心助老”志愿服务队获得了“宁波市志愿服务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一大批志愿者在活动中增知识、长才干,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成绩显著。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广大学生脚踏实地,坚持知行合一,在服务社会与群众中,体验与塑造仁爱精神、培育医心仁术,强化劳动体验,涌现出了一批“最美宁卫院学子”。一大批参加过志愿服务工作的毕业生因兼具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深受用人单位的喜爱和好评。

猜你喜欢
服务项目专业化志愿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以志愿,致青春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管理法》解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
老龄化背景下辽宁省养老地产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