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霍县中学,四川 甘孜 626500)
在课改的发展下,新环境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也方法亦提出新的挑战。在这种境况下,多元化教学应运而生。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相比,多元化教学具有形式多样,理解层次丰富,模式新颖,能有效发挥学生作用等方面的优势[1],其多被应用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然而就我国教育形式而言,多元化教学应用水平还有待提升,需广大教师进行进一步研究。
从各方面分析发现,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多元化教学对该过程意义诸多。首先,就国家社会层面而言,多元化教学的合理应用在某些层面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水平提升,越来越趋向教育强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这是贯穿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对我国初中生而言,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国家优秀文化,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学科。传统课堂中,教学模式与方法过于单一,学生对语文极易感到乏味,整体教育事业也极难取得进展。多元化教学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与丰富,学生在此教学方法下能有效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教育事业也出现新的进展。
其次,就教师与学生而言。多元化教学可增进师生情感,丰富语文教学的相关内容。在传统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师生关系较为疏远,于学生而言,教师是课堂的管理者与主宰者,提升语文考试成绩是自身学习语文的主要目标。在多元化教学中,相应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目标都已发生改变。教师可根据不同课程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应用合理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参与课堂,从而拉近师生距离,使语文教学更加多彩。
虽然,多元化教学已逐渐被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所采用,也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旧存在一定问题。其一,教学方法与形式使用混乱,课堂效率低,学生纪律性差。多元化教学主张的发挥学生自主性,让学生主宰课堂,但一些教师在使用有关教学方法时使用不当,适得其反。例如,就初一年级学生而言,其自主管理性较差,教师若过于注重让其自主发挥,学生水平有限,自我管理能力也不强,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失去多元化教学的本意。其二,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教学资源不足。有研究表明,我国当前部分地区语文教师学历偏低,且在入职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教学时不能发挥语文教师的真正职责。对偏远地区而言,除教学水平外,相关教学资源不足也是阻碍多元化教学进程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主客观原因对多元化教学发展造成影响,使学生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育。
就教学工作而言,教学方法的合理应用是取得有效成果的必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多元化教学:
多元化教学虽主张在教学各个方面进行丰富,但并不意味杂乱无章。初中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学生所学课程的不同选取适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或模式。从整体教学来看,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模式或翻转课堂模式,此二者模式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与兴趣,也是当前国际教育中常采用的模式。从具体情况来看,教师需提前备课,对课程内容仔细了解,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学习《社戏》这一课,教师需通过备课掌握文章创作背景时代以及中心思想,教学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也可为学生播放一段江浙地区的社戏,之后采取分组教学的方法学习此课程,让学生掌握本课的背景及中心思想,从而更深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此课文为白话文,与现代语言有一定差异,教师在课堂上也要辅助学生梳理课文文义。
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也是实施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的重要途径[2]。不同地区的教学资源也呈现较大差异。在相对发达的城市中,教学资源一般较为丰富,初中语文教师可有效利用不同资源,进行多元化教学。例如在学习《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应片段,学生可以通过视频资源对文中细节刻画与人物形象有更具体的了解。对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而言,教师应有效利用当地环境进行多元化教学。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可带领学生真实感受词中情景,从而体会词人表达的情感。
多元化教学时当前语文教师应积极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其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3]。教师在采取此方法教学时,要注重对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丰富。在平时工作中,初中语文教师也应在满足落实课程目标的前提下,积极寻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合理的策略解决相关问题,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