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超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第三高级中学,贵州 松桃 554100)
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把“语文核心素养”分解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但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理论照搬化、流程固定化、讲解模式化,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相距甚远。诗歌教学要重视文本细读,运用诵读法、比较法和创作法等细读的策略,引导学生走进诗歌文本,品味诗歌文本,运用诗歌文本。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能让学生形成自我独特的审美体验。
教师以“文本细读”法指导高中古代诗歌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范例,带领学生在实际的文本探索中形成良好的思维与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力,推动批判性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古代诗歌广博丰富,反映着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轨迹,承载着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瑰宝,对古代诗歌的细致而深入的研读与学习将有助于学生感受诗歌独特的诗意魅力与艺术,领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陶冶审美情操与品质,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最近几年,“文本细读”这个词一直活跃于语文学术界与教学界,众多学者关注着“文本细读”的价值意义,尝试着将“文本细读”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具体的有机结合,并将学术成果普及到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前沿阵地。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下也逐步回归文本,将视野回归到对实际文本的细致分析。己有教学研究与实践表明,“文本细读”作为一种原则、一种态度、一种方法,能够指导阅读主体进入文本之中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与分析,能够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提升教学效益,力求达到有效教学,并在此基础上追求建构高效教学。
所谓文本细读指的是对文章展开仔细且全面的阅读,但是这不表明要咬文嚼字,牢抓每个字不放,是基于语文为中心,在阅读中应用一定技巧,利用特定的语境来提高鉴赏能力。把文本细读运用到高中诗歌教学中,立足于语言特点,在解读语文诗歌时,有利于学生自身学习。现阶段,高中语文诗歌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忽略诗歌文本解读,诗歌教学理论存在较强的滞后性,诗歌教学理念陈旧等。文本解读为高中生学习语文诗歌的有效手段,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诗歌文本细读应注重诵读吟咏,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得到语感的进步和提升。首先读准字音,其次读懂大意,最后反复品味,以感受诗人情感的起伏变化。诗歌语言含蓄凝练、高度概括,有时会说三分留七分或故意不说,学生在细读中应通过空白联想,体会诗人表达准确的含蓄美,充分发挥想象力感悟诗歌的真谛。比较分析是诗歌文本细读的一个有效策略,可替换诗歌中的关键字来体会练字的深奥,也可将不同诗歌作比较体会独特和神韵。还原诗歌矛盾也是文本细读的重要方法,通过语言逻辑顺序入手。诗人即兴抒怀创作出的诗歌,重视审美情趣和真情实意,因而句式安排可能不符合逻辑关系顺序。分析还原诗歌的词语搭配和句法顺序,将矛盾还原,从而进一步明确诗歌文本的内涵。
与高中普通文章相比,诗歌具有十分鲜明的节奏感并且蕴含作者深厚的感情,尤其是现代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较为直接。为了保证文本细读方法在现代诗歌教育中取得更好的成就,教师应当积极提高学生对现代诗歌结构的分析以及理解,从而把握现代诗歌鲜明的节奏。加强现代诗歌的结构理解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文章阅读断句,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以及表达方式。
现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细腻、表达方式多种多样。诗句中的词语与文字的运用作者都是经过反复思考的,文章的词语与文字充分地表达了作者的深刻思想情感。因此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品味诗中文字语言,充分发挥文本细读的实际作用,从而理解诗歌所阐述的观点及中心,帮助学生学习与品味现代诗歌作品。在诗歌的语言中通常蕴含着其他意义即细节描写,基于此不但需要细读语言,同时还需要思考诗歌文字细节,从而发挥文本细读的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诗歌教学十分重要,在实际教学当中,必须重视诗歌的文本细读,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实际教学中文本细读仍有不足,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到文本细读的意义,通过正确的路径,采取合理的策略开展教学,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