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2020-12-06 10:45史振瑞杨肃非李斌鑫
卷宗 2020年26期
关键词:体育精神价值观大学生

史振瑞?杨肃非?李斌鑫

摘 要:体育课程思政对学生不是硬生生的说教,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使学生容易接受和认可。通过在课程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潜移默化地传播体育精神,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感受和精神影响,达到身心合一的思政教育,是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体育精神;价值观;大学生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6.283

基金项目:2020年天津商业大学“课程思政”改革项目“篮球课程思政项目建设”(项目编号:TJCUKCSZ202038)。

我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蔡元培曾对体育作了深刻阐述:“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塑造完美人格、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是体育本身具有的天然价值。体育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可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都可以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不同的情感,发展体育精神所倡导的优秀品质,润物细无声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完善人格发展。

1 体育精神内涵

体育精神是体育运动的支柱,是通过体育活动所表示出来的一种具有稳定性的精神。中国体育精神是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潜移默化地帮助完成对人的发展,包括强健体魄、健全并塑造人格、思想作风和团队意识、爱国情怀等都是通过体育运动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的总和,是运动产生的最高级的产物。

体育精神是体育教育的重要一环,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深入理解体育运动项目背后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体育历史,激发大学生内在、持久的可持续的学习动力。通过体育明星案例,引导学生感受爱国精神、不畏艰难、永不放弃、敢于担当和勇于取胜的精神品质。比如女排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2020年的女篮奥运预选赛,赛前心理医生的一段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让多少国人看得潸然泪下,激励着女篮战胜西班牙等强大对手,最终三战全胜,获得奥运资格入场券。这种体育精神变成中华儿女的使命,为全国人们带来心灵慰籍。体育竞赛中所展现的精神文化从来都是潜移默化地给人以激励和动力,比任何说教都来的更加感人和印象深刻。

2 体育精神在大学体育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渗透和作用

体育课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常规的开始部分和准备部分,教师通过集合、整队、报告人数等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逐一报告人数声音洪亮,准备活动部分在教师带领下,根据口令,下达动作指令,一拍一动,严格按照动作要求执行。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发展学生的纪律性、组织性和集体性。

体育课技能教学中,项目相关的明星特长技术和本次课学习技术相结合,并准备该明星的图片或视频教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借机向同学们讲解该明星之所以被大家认可的优秀品质,如洛杉矶湖人队的科比?布莱恩特,一生效力一支球队——忠诚;N年如一日地看见常人看不见的四点钟的洛杉矶——勤奋;五次NBA总冠军——永不服输,从不放弃;曼巴精神给了无数人在面对困难时的精神食粮,从不退却、从不逃避,在困难中创造奇迹。在体育课程活动中,尤其是在参加竞赛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体育道德等文化理念,教育学生要勇于克服困难,锤炼勇敢、坚持、果断等意志,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时代要求的核心素养突出的大学生。

在课程知识传授时,通过提前布置思考作业,指定同学提前准备,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到同学们面前讲解,然后让其他同学评价、补充相关知识点,教师最后做出点评和补充。这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下动脑思考,关注该项目知识,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讲解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胆量,语言组织能力和知识理解和汇总能力,其他同学的评价和补充可以充分地发挥大家的质疑和反思能力,使大家对知识点掌握的更加牢固。

教学竞赛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政能力和技能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每节课通过组织学生的教学竞赛,可以发挥以下几个功能:1)团队合作精神、公平竞争精神,遵守规则精神。在篮球规则的规定下,比赛中团队合作,争取胜利,对违反规则精神的给与相应的惩罚,同学们在教学比赛中发展了隐性的思政情感体验。2)对竞赛规则的学习和掌握,通过比赛,教师做裁判或者培养学生裁判,在竞赛中检验对规则的掌握程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学生裁判在判罚时需要瞬间做出反应,锻炼了学生的决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3)检验学生技能掌握和运用情况,发展学生体能,比赛中,学生处于一个小团体中,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百折不挠、隐忍体能极限的能力。4)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向学生讲解为何大型比赛前,要有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宣誓,以及宣誓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尊重比赛、尊重对手、尊重裁判“等品质,学会遵守和敬畏,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逐渐完备人格,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和践行者。

每节课安排素质练习,会通过变换练习形式和内容,发展不同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基础身体训练,也包括专项的身体素质训练,这项内容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体能,另一方面,可以在枯燥的素质练习中发展学生的持之以恒、忍耐、战胜自我、不畏艰辛等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学生身体力行所体验的思政教育是最好的教育,教师通过激励的手段,跟学生融入到一起,更加增进班级凝聚力,增进师生感情。

3 第二课堂(隐性课程)体育课程思政及实现方法

第二课堂采用课外体育锻炼、课外体育竞赛(篮球俱乐部)及校代表队建设。第二课堂使体育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强化,做到课内外一体化的大思政教育观,是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推进的有力保障。课外体育锻炼和课外体育竞赛是发展学生体育兴趣,养成终身锻炼习惯,为祖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健康人才。本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在体育竞赛上,无论课内还是课外,无论校内还是校外,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为课程思政的推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俱乐部或校代表队的训练比赛中,都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来自体育的力量,包括对队友的信任、对队长、教练安排的理解和服从,以大局为重的胜负观,面临比赛落后时的不抛弃、不放弃,不畏强手、顽强拼搏的气质,以及集体荣誉感。比赛领先时的不骄不躁、坚持到底,为学校和俱乐部荣誉而战的气魄和决心,都会成为学生一生宝贵的财富。

不参加集体运动项目不知道什么是团队精神,不参加体育运动不知道如何在规则下去赢,同时,如何有尊严和体面地去输。体育带个人的不止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意志培养和精神锤炼。若在课程教学中落实思政教育的作用,体育课程育人将变得更加有效、更加有益、更加有趣。课程形式的丰富多样、课程内容的生动有趣,课程体验的智能化和游戏化,第二课堂的建设,以及對学生需求的关注,都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丰富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和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刘艺芳,张志刚.论中国体育精神涵养中国精神[J].体育文化导刊,2018,3:8-9.

[2]马瑞,沈建华.体育明星偶像认同对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5,22(4):51-55.

[3]朱勋春,林玲.刍论弘扬中国精神与促进青年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导刊,2017(6):26-29.

猜你喜欢
体育精神价值观大学生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大学生之歌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