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建构的基本要素

2020-12-06 10:35宋世云刘晓宇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建构研学旅行中小学

宋世云 刘晓宇

摘要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需要根据课程建设普遍要求开发与设计。但研学旅行又是一种主题综合性特殊课程,仅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评价方式这四个课程要素是不够的。一套科学的研学旅行课程至少应包含课程主题、课程线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课程手册八个要素,以此作为建设中小学生研学旅行课程的系统方法和专业规范。

关键词 中小学   研学旅行   课程建构  课程要素

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拉尔夫·泰勒提出制订课程及教学计划的四个基本问题——确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估目标实现情况[1],此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四个基本要素成为共识。而对于研学旅行这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个要素远远不够,北京市海淀区开展了研学旅行课程建设系统研究,提出研学旅行课程还需增加研学主题、研学线路(资源)、研学管理、研学手册四大要素。这样,至少需要八大要素支撑一次研学旅行,为研学旅行课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

一、分类构建研学旅行课程主题

研学主题是研学旅行的灵魂,它先于研学旅行目标而存在。根据研学旅行的意图和活动时间空间,可分为单一主题、综合主题和分类主题三种主题设定模式。

单一主题即在研学旅行中以某个突出主题作为学习目标,比如关于中草药的研学旅行就属于单一主题。单一主题研学的特点是主题突出、内容明确、目的性强、操作性强。单一主题的研学旅行比较适合短期科学探究类和自然考察类研学。

综合主题是多个单一主题的融合。一般情况下会依托地域特色设置研学综合主题,如陕西研学。陕西省有中国地理南北的分界线秦岭,可以开展自然地理类探究学习;陕西是秦汉文明发源地,有多彩的民俗艺术,可以作为艺术赏析的资源地;省会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值得考察;延安是革命圣地,具有独特的红色教育资源和爱国、爱党教育价值。这种多个维度、多项内容、多种方式的研学就是综合主题的研学旅行。综合主题研学旅行内容是并列的、独立的,可根据实际开展活动时间进行内容上的增减,不会影响整体研学活动的开展。一般情况下,主题是按照层次设计的,主题的层次越高,包括的范围越大,内容就越丰富。有时主题在前期并没有明显的层次划分,但在大主题被确定后,需要引导学生不断地将主题范围缩小,逐步确定学生具体学习和研究的内容[2]。

分类主题是针对于不同侧重内容的一种综合主题设计。海淀区根据《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将中小学研学旅行主题聚类整合,提出了六大领域课程主题系列:历史文化类、科技创新类、自然教育类、艺术审美类、体育健康类和职业体验类。这样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维度构建课程主题,使研学旅行实施效益最大化。

二、精心遴选研学旅行课程线路

一般而言,学科课程需要教辅材料、教具、题库等资源。但研学旅行比较特殊,其资源主要在校外,研学线路决定着研学资源。研学线路由研学基地、研学营地、行走路线等节点和轨迹共同构成。研学线路中最重要的是研学目的地,如从北京去西安、井冈山或海南研学,研学内容将各有聚焦。研学线路设计应基于经济和时间上的考虑以及综合学习要求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文理兼顾,二是主辅结合,三是经济原则。一次研学线路设计不应局限于一个领域的学习,而最好人文与科学兼顾。如去西安研学,一定会侧重于历史文化考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西安古城墙、碑林、兵马俑、大雁塔、半坡遗址等,都是值得去的研学目的地。但是,只学这些历史文化,就可能使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学生觉得不“过瘾”,因此就可以在火车旅途中安排自然地理的学习内容,如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观察、成因探究,华北平原、太行山地与黄土高原的地貌与植被比较,这样就能充分利用线路资源,兼顧了历史人文教育与地学科学教育,使研学旅行产生最大效益。

三、分层次表述研学旅行课程目标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提出的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层面目标综合考量研学旅行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置不同学段活动目标。

研学旅行课程总目标应该表述为:学生通过在大自然、社会中进行活动,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增强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感;感受集体生活,与不同的人交流,在集体中发挥自己所长,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观察自然和社会,能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考察,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念。这些目标体现了人文积淀、国家认同、乐学善学、信息意识、自我管理、勇于探究、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教育视角是完整的人,而不是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要求。

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研学旅行中情感、态度目标应该在先,方法和能力目标在其次,而知识目标应该在最后。研学旅行的定位和价值是打通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而不是到研学目的地去学习知识。

四、统筹设计研学旅行课程内容

研学内容是课程设计的主体,海淀区教科院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知识领域、学习方式等逻辑,构建了六大类“社会实践—研学旅行”主题课程内容框架,每类之下又细分若干领域,它们指向不同的教育目的,见表1。

不同学段课程内容要统筹考虑,一方面知识深度和综合程度上有所不同;另一方面在学习方式上有所侧重,低年级以体验性学习为主,高年级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研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预先选择研究哪些问题,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五、分段组织研学旅行课程实施

行前准备:学校组织者要做好需求调研,通过问卷、访谈或其他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学生要做好学习准备,如阅读书目、资料,听专题讲座,出发前做好分组,小课题选题等。学校要向教育行政部门提交各种申请和报备材料,做好家校沟通,向家长告知通报相关事宜,以及提前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等。

行中实践:行中实践要让学生提高自主性,采用不同方式学习。小学以“五感”学习为主,通过自然观察、亲身体验、讨论交流、动手制作、简易实验、故事启发等方式学习,可以自主学习,也可以合作学习。中学以运用学科知识解释问题、解决问题方式学习,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包括搜集信息、阅读文献、听导师讲授、实验探究、社会调查等,会更多用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

行后总结:收集、整理研学中取得的数据、资料,完成多项研学作业,研学收获与成果,每个学生反思自己在德智体美劳等多个方面的收获。

六、多维设置研学旅行课程评价

研学旅行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方位成长为宗旨,采用不同于学科评价的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是研学旅行的重中之重,采用多元主体评价,尤其要突出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在评价手段和工具上,不仅关注学习知识、完成课题的情况,宜采用表现性评价,观察考核学生在某个学习任务中的表现,充分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行前、行中、行后评价方式及侧重点要有所不同。行前主要是调研和诊断性评价,分析学生学习興趣、需求、基础。行中按照课程实施方案,对学生学习进行过程性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任务完成情况、安全意识、行为习惯等。行后主要用结果性评价,由教师对作业成果作出评价,同学、小组互评,还有研学成果汇报、展演、网页、微信、展板、家长会等多种载体,为学生创设成果交流展示的平台。

研学旅行中要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多方面、多视角、多种方式的评价,如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构建了“五维一体”评价方式,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参评、学校测评和机构助评,在各主体中,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效果还是以学生为评价主体。

七、全面保障研学旅行安全管理

研学旅行活动组织工作复杂,不仅要安排好课程内容,还要顾及生活需求、安全保障,排除各种风险。因此提出了课程实施保障的一整套标准、要求,包括制定研学旅行行程计划、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确定食宿标准等;提出了学校组织研学旅行的工作规程,包括拟订活动方案、向教育行政部门报批备案、制定应急预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组织家长有效参与、购买研学旅行保险等;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机制与管理要求,包括安全责任分担制度、家校合作机制、学校安全保障机制。针对研学旅行的特殊性,要在研学活动中建立复合型多样化导师团队,以本校教师为主,还包括业内专家、基地讲解员和旅行社、教育机构的生活管理人员及安全、健康保障人员。

八、精心编制研学旅行课程手册

研学旅行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材,其学习载体是研学手册。手册是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落地”成果,每所学校都应根据其育人目标和教育特色而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内容。研学手册中按照活动过程和学习重点组织内容,需呈现研学目的意义、资源支持、课程计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指导策略、成果展示、评价方式等。

研学手册主体内容应包括课程主题、课程目标、手册内容。其中手册内容为目的地资源介绍、总体行程安排、学习内容要求、学习方式引导、学习过程记录、行为规范要求、自我评价内容等。手册中还应有一些附加信息,如研学线路图、目的地地图、带队领导信息、随队教师信息、安全知识信息、学生名单信息以及其他必要信息。

课程化是研学旅行走向专业化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建构研学旅行课程,对研学过程中八大要素进行安排;把握研学过程中课程预设与生成问题;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引领学生经历研究和体验的过程、同伴协作的过程、自我教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01).

[2] 陈志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3(08).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课程建构研学旅行中小学
农村幼儿园课程建构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高中生领导力培养课程群的开发与建设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