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的教育目标任务中提出: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这就指出了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要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爱国爱家、热爱学习、乐于奉献等道德素养,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做有远大理想、健康阳光、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少年儿童。
小学生正处在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所以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采用小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使其思想品德素养得到发展。而绘本以精美的绘图、精简的文字,给儿童带来视觉的享受,通过浅显的故事来阐述儿童平时难理解的内涵。它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丰富教学内容,扩充德育知识,加深理解促进良好的道德认知的形成,也有助于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有效融合。进而提升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素养,实现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性发展,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公民素养、人格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道法课堂引入绘本,变枯燥为生动
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形式提出了新要求,即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在教师的潜移默化的引导中,实现道德素养的明显提升。绘本的趣味性,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与道德与法制单元主题紧密联系起来,对学生心灵产生冲击和触动,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自觉自发地实现道德素养的提升。例如,《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明白有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人们彼此关爱,在帮助他人时,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会让社会更加美好。”笔者在课堂上适时引入美国著名女作家芭芭拉·库尼创作的《花婆婆》,带着学生共读这一则优秀的绘本,它画面温馨柔和,故事娓娓动听,主人公花婆婆坚强乐观、无私奉献的精神,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激发了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也自然而然地得以突破。这样的阅读思考与探究活动,渗透德育,也避免了传统的说教与满堂灌式的教学。
二、家长进课堂讲绘本,化单调灌输为多样熏陶
笔者积极发动家长参与到利用绘本故事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的需求灵活多变地选择他们喜爱的绘本,信任尊重学生和家长,开展主题丰富的“小绘本 大道理”的阅读体验活动,将道德理论和行为准则融入其中。例如,《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生气汤》融入生命教育;《小黑鱼》《谁的脚印》感受自然生态美;《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美;《石头汤》《蚂蚁和西瓜》体验互助合作的人性美等等。绘本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充满童趣,通过品读绘本,丰富了德育素材,扩充了德育知识,加深理解,促进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
三、编成剧本表演绘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体验
笔者改变照本宣科的方式,引导学生大量精读绘本,改编成剧本,参与剧本表演,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强化体验,受到德育,牢固树立道德观念。例如,《消防员山姆》之“山姆”的表演者郭以恒感受到消防员山姆道德高尚,乐于奉献;《大脚丫跳芭蕾》之“贝琳达”扮演者孙小晴体会到面对困难要执着坚定、坚强不屈;《哪吒闹海》之“哪吒”扮演者郑卓轩被哪吒天真、勇敢、顽强的精神深受鼓舞;《格林童话》之“小红帽”扮演者叶晴曦懂得了遇上危险,请一定要冷静,机智自救。《怕浪费婆婆》之“‘太浪费婆婆”扮演者简安仪从此珍惜物品,再也不浪费了。
四、調查访谈议绘本,从实践出真知
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丰富,但是道德行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应在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绘本阅读的活动中强化道德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例如,笔者组织学生开展关于“阅读优秀绘本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调查访谈。学生们通过调查访谈了解到绝大部分学生都热爱阅读绘本,并能从中受到道德教育。如,学生小杰的访谈结论是“绘本阅读让同学们懂得了关爱、团结、真诚与奉献”;小欣说“阅读绘本让同学们懂得了分享使人快乐,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洋的结论是“绘本阅读有助于树立小朋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拥有美好的品德。”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以传统的封闭性,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而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才能从学习和活动中收获自信,获得真知,通过阅读优秀绘本及相关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意志品质等领域的发展,让学生从小学会认识自己,感知外界环境,以科学、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生活,更好地挖掘和发挥自己的内心潜能,进而培养学生遵纪守法、讲文明懂礼貌、爱国爱家、热爱学习、乐于奉献等道德素养,做一个有远大理想、健康阳光、有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