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的创新*

2020-12-06 15:11
山西档案 2020年4期
关键词:档案学研究成果师生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0 引言

立足十余年档案新闻教学创新的成效,笔者探索出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的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以期全面提高档案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为证明这一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笔者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

通过文献检索,笔者发现中外档案界尚未形成关于“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的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系统观点。中文文献方面,笔者以“档案学研究”和“培养”或“训练”为关键词,将时间范围限定为2015-2020年,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人民大学中文学术资源发现平台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到相关文献89篇。国内关于档案学专业学生培养的论文主要是提出完善档案学专业培养模式的对策:

一是从不同视角提出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专业思维的教学改革措施。如徐丹丹等提出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与前瞻性等档案学研究生教学改革措施,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思维[1]。向立文等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完善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2]。王协舟等分析专业认证对档案学人才培养的借鉴[3]。刘璐用专业认证视角分析设置档案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并根据培养目标提出档案学专业的毕业要求,据此设计档案学专业课程体系和评价模式[4]。上述成果或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或从专业认证视角出发,为档案学人才的培养提出建议。但成果局限于档案学教学方法的完善或评价模式的改进,忽视了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而提升研究能力。

二是在分析国外档案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档案学专业学生培养方式的措施。如赵博对比中美档案学研究生教学培养的异同,指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的教育方式要更加灵活,且需要向信息领域拓展[5]。谭必勇等统计分析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学位授予权、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并建议通过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常态化教学模式提升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水准[6]。司莉等分析33所iSchool联盟院校后,提出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研究生培养应兼顾信息前沿与传统学科特色[7]。张斌等在掌握美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议通过建设针对性及多路径的课程体系提升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水平[8]。肖秋会等指出,档案教育与研究协会(AERI)11所成员高校的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特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兼容并蓄的课程体系、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灵活多元的教学与考核方式,并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9]。上述成果借助中外比较,发掘国外档案学培养模式的可借鉴之处,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培养指明方向。但不足之处一方面是未形成固定的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是只强调教师单方面的努力,而忽视学生的参与。

外文文献方面,笔者在proquest、springer、web of science 、emerald和中国人民大学外文学术资源发现等数据库以“archival education”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21篇论文。Richard J Cox研究分析J. Cappon的档案教育方法。Cappon认为,历史和历史学术是档案人员所需要知道的核心内容[10]。Georgios A. Giannakopoulos等调查希腊大学图书馆和档案学专业学生对档案学本质的理解[11]。Jane Zhang对目前档案教育专业所开设的电子档案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地分析[12]。Sarah A.Buchanan调查2013-2015年全球档案研究博士生从事的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和具体专业发展活动,并指出博士生教育应继续作为档案研究的一个特殊课题,并指出档案专业学生的学术兴趣范围是如何使档案学术界更加多元化[13]。Kelly A Kolar回顾过去35年来档案专业教育的进步,并指出了档案教育现在和未来面临的一些挑战[14]。Behdja Boumarafi等讨论反映数字技术时代的课程所支持的新学习环境,以及康斯坦丁大学档案系的学生如何利用社交媒体的数字能力,通过创造和分享知识来进行自主学习[15]。上述成果并未专题研究学生能力的培养模式。

从国内外文献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问题的研究较少,尚未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法或模式,更未提出师生合作及深度参与的模式。这印证了本文选题的必要性和创新点,即系统地提出提升档案学专业学生研究能力的模式和具体实施路径。

1 采用“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原因

笔者从学生的需求、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的期望以及档案行业的需求四个角度阐述采取本模式的原因。

1.1 学生角度:学生对研究思维和能力的需求

档案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综合能力和独立思维,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越来越认识到研究思维和能力的必要性。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研究思维和能力的忽视,学生们往往无从提高自身的研究思维和能力。笔者希望通过本模式,逐步锻炼学生的信息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能力,写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翻译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总体而言,本模式更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闻事件,通过分析现象认识问题本质,实现锻炼学生研究思维和能力和增强学生专业敏感性的目的,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运用社会视角分析专业问题与运用专业视角分析社会现象有机结合的思维模式,满足学生对研究能力的需求。

1.2 教学角度:传统培养模式的不足

传统档案教学方法的缺点集中表现为忽视对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偏重理论教学,学生真正实施学术研究的机会较少。且由于教材的修订周期较长,知识更新速度慢,不能及时反映档案专业的前沿信息,因此将档案新闻作为研究素材,可弥补传统教学方法在时效性方面的不足。第二,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性不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较差。“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既不利于课上形成轻松有趣的氛围,也不利于课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模式。基于以上不足,笔者采取“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够力培养模式,既望增强档案学专业研究的前沿性,又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档案学研究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1.3 教师角度:教师对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期望

根据多年教学,笔者发现目前档案学专业的学生们不缺乏知识,缺乏的是将知识转化为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学习到的知识多是“碎片化”状态,如果没有转化为能力,学到的知识越多,反而易导致信息过载,造成学生越学越迷茫的局面。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带动学生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独立自主地思考和感悟,建立知识体系,从而实现从知识到实际研究能力的转变。

1.4 行业角度:档案行业对前沿信息的需求

目前,我国档案界对国际档案前沿的了解渠道较为单一。国内同行了解档案行业前沿动态的途径主要是社交媒体和期刊文献,了解到的前沿内容主要是国际档案会议相关信息,而缺乏对档案工作进展的细节全方位了解。本模式运用新闻散点研究、专题研究和专业教学三个途径,全方位地呈现了国际档案界的特点和趋势,成为国内档案界了解国际档案前沿的有效渠道。档案界对国际档案前沿了解渠道的拓宽,能推动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补充、完善乃至创新,也能推动档案实践部门加深对档案前沿的深入了解,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2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实施步骤

师生合作是指在整个研究能力培养和训练的过程建立在师生共同活动这一基础上。在整个合作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组成研究共同体,教师作为档案学术研究的引导者,为学生的研究活动学生引导方向并指明不足提出意见,学生作为档案学研究实施者,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开展档案学术研究。

深度参与是指全面、全程、全员参与。教师与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研究共同体,研究共同体成员全部参与到研究模式从收集素材到开展研究再到发布成果的每个流程,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个人研究任务或合作完成研究项目,实现全员“思考—实际研究—反思—再研究—再反思”的过程。

可见,“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大区别在于,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和深度融合。传统教学方法侧重于传授知识,以教师单方面教授为主;而本模式则强调提升学生研究能力,通过老师带动学生参与专业研究全过程,切实提升档案学专业学生的研究思维和能力。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包括拓展研究素材收集渠道、建立研究实施场所、搭建研究成果推广平台三个方面。

2.1 拓展研究素材收集渠道

本模式的研究素材收集渠道包括档案新闻工作室和档案学专业课堂,这两大渠道相辅相成,形成师生合作搜集档案学专业前沿信息的模式。

2.1.1 依托新闻工作室建立新闻库

2011年,笔者成立“黄霄羽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下文简称“工作室”),吸纳研究生与本科生加入,共同搜集并编译国际档案新闻,从而开启档案前沿研究的探索与实践。

在工作室的日常工作中,学生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国外档案馆和档案专业组织官方网站广泛搜寻国际档案新闻。在积累大量专业新闻动态和成果的基础之上,老师与学生合作翻译加工和整合新闻,并建立新闻案例库。

国际档案新闻的优点是数量大、内容新和传播速度快,能及时反映国际档案界每时每刻发生的活动、事件或案例,快速传递档案事业的最新进展。因此,新闻案例库是了解档案行业前沿动态的重要工具,成为后续教师带动学生开展档案学前沿研究的重要素材基础。通过广泛搜集国际档案新闻案例,学生可重点研究分析国外档案事业发展的特点和共性,提炼发掘档案事业发展的普遍规律。而国际档案新闻的研究视角,能使学生第一时间捕捉国际档案界最新发生的、有价值有特色的活动或事件信息,提升其专业敏感度和创造力。

2.1.2 借助专业课堂丰富新闻内容

笔者利用“档案新闻教学法”将新闻引入档案学专业课堂,并积累丰富的经验。2009年起,笔者逐步在本科专业课“档案管理学”“档案学概论”“专业英语”和“外国档案事业史”,研究生课程“国外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前沿”中引入档案新闻展示环节。新闻展示的形式包括学生独立陈述和以小组为单位陈述,播报时间为每节课进行10-15分钟,展示内容包括介绍新闻事件、讨论新闻观点、评价陈述效果和引导专业思考等。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后搜集档案新闻,并在课上予以展示。因此,学生在课上积极参与展示和讨论活动,课下认真筹划准备,深度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新闻展示依据课程特点提出不同要求。如“档案学概论”课堂要求学生查找反映国内档案工作最新进展的新闻;“专业英语”课堂要求查找反映国外档案界动态的新闻;“外国档案事业史”课堂要求新闻展示从零散收集转向专题呈现;“国外档案管理理论与方法前沿”课堂要求新闻评析采用中外比较视角。这一针对性要求,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推动新闻教学深化,而学生从不同角度收集的国内外档案新闻,更是对工作室建立的新闻案例库进行补充,使档案前沿研究的基础更为扎实雄厚。

2.2 建立研究实施场所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的档案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专业研究实施场所包括“国外档案新闻工作室”和档案学专业课堂。笔者根据两大场所的不同特点,形成档案学前沿研究的长效机制,训练档案学专业学生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

2.2.1 借助新闻工作室建立长效研究机制

新闻工作室是“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研究能力培养模式中固定的研究中心。首先,工作室建立了每周一次的例会交流制度。成员们在例会中讨论新闻案例反映的档案学前沿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表对前沿问题的见解,并指导学生深度阅读重点文献,为写作档案前沿研究论文做准备。教师负责提供选题、内容框架的初步建议,指导学生配合教师搜集材料,充实论文的观点和内容。其次,工作室设定了课上学习与课后答疑结合的随时沟通原则。成员们可在课堂与老师就新闻案例或前沿问题展开交流,在课后可与老师通过电话、邮件、线上会议等形式随时就论文写作展开交流,教师不仅能解答疑惑,更能从疑问出发进行知识拓展与引导,帮助成员完善论文写作并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2.2.2 借助专业课堂启蒙学生开展研究

档案学专业课堂中的“新闻展示”极大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而新闻展示后的深入研讨成为学生前沿研究的启蒙。

新闻研讨启蒙学生开展档案学前沿研究。“档案学概论”和“档案管理学”课程是档案学专业的必修课。因此,笔者设立的“新闻展示”中对重点新闻的研讨也成为本科学生初次接触学术研究的珍贵机会。研讨中不同观点的碰撞,能激发学生提出更多的创新观点,也能激发学生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形成初步的学术研究思维和逻辑思维,为日后开展学术研究奠定基础。

2.3 搭建研究成果推广平台

在本模式中,由师生组成的学术共同体通过新闻案例反映出的档案行业前沿动态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借助期刊专栏、社交媒体和教材编写的平台,向专业同行和社会公众展示,扩大研究成果的影响。

2.3.1 依托期刊专栏向专业同行展示研究成果

工作室与部分档案学核心期刊合作设立专栏发表系列研究成果。工作室应邀与《中国档案》《北京档案》等核心期刊建立合作,以“国外档案新闻集萃”专栏和“域外采风”专栏发表编译和研究成果。此外,师生成员也会在其它核心期刊发表前沿研究成果。

依托期刊专栏发表研究前沿成果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写作论文促进学生的研究能力大幅提升。论文的撰写将学生在前期研究中的思维火花固定下来,形成文字成果,既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又提升学生的文字能力。

第二,研究成果成为档案界同行了解档案行业动态的重要途径。“国外档案新闻集萃”使同行及时了解国际档案工作的最新进展。前沿研究系列论文则能帮助同行把握档案行业理论和实践的整体态势。

2.3.2 依靠档案学专业教材集中体现研究成果

本模式同样运用在《外国档案事业史》(第四版)教材的编写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外国档案事业史》教材“现实篇”部分修订的素材收集工作,学生通过访问国外档案馆和国外档案组织的官方网站、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等途径,搜集国外档案行业的最新动态,积累了大量素材。在此基础之上,教师立足学生搜集的素材,将前沿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应用在教材编写中。

笔者将本模式应用于专业教材编写的优势有三:第一,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教材编写与论文撰写的区别在于,教材是对档案学界较为稳定的成果和趋势的归纳总结。教材修订素材的搜集与整理能让学生巩固扎实专业基础知识,也能让学生对整个国外档案界的发展形势得以深入了解。第二,改变传统的档案学教学模式。教材中的前沿内容使国外档案事业史课程的教学不局限于理论教学,引导学生以档案新闻的视角洞察社会。第三,扩大前沿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教材在全国高校档案教学中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可将档案前沿研究成果传播至其他院校的档案学专业学生中,扩大档案学前沿研究成果的辐射范围。

2.3.3 利用社交媒体向社会公众展示研究成果

微信公众号是社交媒体的一种重要形式。其优点主要包括:传播有效性高,可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和服务;信息和服务能到达的时间长,营销和服务的定位更精准,便于分享。

鉴于微信公众号的优点,工作室于2018年7月建立名为“闻档察社”的微信公众号,通过主题展示的方式向公众呈现学术共同体的研究成果。研究共同体成员以两人为一组,在教师指导下负责选取主题、搜集新闻和图片素材、撰写推文、排版以及每周二的推送工作。定期推送和责任制度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研究的责任感,锻炼了学生的专题研究、策划设计与团队合作能力。

目前,公众号已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截至2020年4月20日,关注人数已达2613人。这进一步扩展了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相比于其它档案专业微信公众号,“闻档察社”的特点在于全部原创,形式新颖,内容以贴近生活的专题为主,兼具专业性与文化休闲性。内容原创且具有亲和力的公众号形式,能吸引非档案专业的社会公众,将档案学前沿研究成果向档案行业外推广,向公众传播档案基本知识,又让公众认识到档案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3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成效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是研究能力培养方法的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学生的专业研究、教师的教学研究以及业界都产生了良好成效。

3.1 学生角度: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和提升学生研究能力

首先,本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研究兴趣。本模式以专业新闻为纽带将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兴趣延伸至专业学习中。档案学是一门应用学科,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对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在校学生而言不够直观,略显枯燥。再加上档案学社会关注度较低的现实让学生感到档案与社会生活相距甚远。这样一来,学生专业兴趣薄弱较为常见。在新闻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从社交媒体、科学技术、军事战争、影视艺术、音乐创作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入手,以专业眼光重新审视自身的兴趣爱好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点,实现“兴趣传递”。

其次,本模式锻炼了学生的研究思维和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新闻查找锻炼学生的搜集和筛选能力,新闻编译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输出”能力,新闻材料加工和分析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组织和分析能力,新闻展示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展现力,新闻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和思辨能力,小论文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论文写作和分析能力,公众号推文的写作和排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这些研究活动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术研究习惯,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3.2 教学研究角度:形成研究特色和品牌

首先,本模式有助于教师提升学习能力和教学水平。新闻教学促进教师不断学习来评析档案新闻,也会在学生新闻陈述中了解到更多的档案专业前沿和动态新知。不断学习不仅有助于教师更新知识结构,也有助于教师增强对档案新闻时事的敏感性。笔者在新闻教学中收集丰富的教学素材,完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水平。学生普遍反映笔者的课堂互动性强、参与性高、教学内容丰富且富于前沿气息,教学氛围活泼有趣,具有教会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效果。

其次,国际档案新闻也成为教师及时了解档案专业前沿的有效渠道,激发自身的研究兴趣,开辟更新的研究领域或课题。如笔者在新闻教学中接触到国外商业性文件中心的前沿信息,近些年持续研究和拓展,不仅发表一大批前沿研究论文,还成功完成若干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研究课题。笔者还把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教学和教材编写,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笔者主编教材《外国档案管理学》《外国档案事业史》均被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后者还被评为省部级精品教材。

最后,本模式形成了常态化、持续性的师生合作研究机制。教师带领学生不断积累研究素材,对国外档案前沿进行持续性跟踪探讨,从国际档案新闻视角把握国际档案界的发展趋势,系列研究成果的积累最终能形成特色的品牌项目,推动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补充、完善乃至创新。

3.3 行业角度:扩大档案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师生合作与深度参与”档案学研究能力培养模式的影响并非局限于高校内,更是能借助研究成果的积累和传播,扩大档案学科的社会影响。

第一,前沿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一方面,笔者创建的工作室积极与国内档案核心期刊合作发表新闻研究成果,使档案新闻的读者群体从学校向社会拓展,增强了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笔者更是独立或合作完成国际档案新闻回眸与年会主题总结,帮助同行了解国际档案界的动态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档案新闻教学及研究成果可通过专业会议扩大影响范围。目前,档案专业会议众多,档案前沿研究成果均可成为档案或其它领域学术会议交流的主题,如笔者就在2019年的国外AERI年会与国内“2019年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青年学者论坛”上就本模式进行了专题发言,前沿研究的社会影响进一步扩大。

第二,档案学前沿研究成果与其它行业深度融合。笔者发表于《北京档案》的论文《多少沧桑付流水常念家国在心怀——汤姆·汉克斯获“利用档案成就奖”新闻分析及启示》,深入分析国外利用档案进行影视创作的先进经验和启示,不仅为档案同行带来新的思考,也能为影视行业从业人员带来创作的新思路和新灵感。可见,本模式产生的研究成果,能体现出档案行业与其它领域的结合,引起其它行业对档案专业的关注,扩大档案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档案学研究成果师生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历史追溯与革新路径:中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特征阐释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十大基础研究成果
延长石油集团研究院十大基础研究成果
师生讨论改病句
中国船舶集团第七一四研究所多种期刊类研究成果(包括对外发行的和内部发行的)征订单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档案学学科入门指导课程专题设计探讨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