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影
(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临床上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疗,通常是采取抗结核药物治疗,但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继而引发耐药肺结核[1]。耐药肺结核若未得到有效治疗与控制,极易发展为传染性源,最终造成耐药结核菌的扩散,并威胁他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在对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护理,以降低疾病的传染性。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耐药肺结核患者39例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一步观察,报道分析如下。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4月我院所接诊78例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确诊为耐药肺结核。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即基础组和干预组,各39例,其中基础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24~66岁,平均(46.9±2.6)岁;病程1~6年,平均(3.2±0.6)年。干预组男21例,女18例;年龄22~67岁,平均(47.1±2.2)岁;病程1~7年,平均(3.1±0.7)年。2组在以上一般临床资料的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基础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含内容有对患者开展简单的健康教育,同时告诉患者与其家属在治疗期间应该要主要的事项,并引导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叮嘱患者定时、定量服用药物,等。在此前提下,干预组患者再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①环境护理:每日对病房予以紫外线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30min以上;以消毒液对地面、桌椅、床头柜等予以消毒处理。完成消毒处理之后,将病房内的窗户打开,确保室内空气流通。②床位安排:应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合理安排,如针对痰菌阳性者,可将其集中安置在特定区域;针对耐药结核者,可将其集中安排在病房下风口,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宣教工作,叮嘱患者不可随意串房,从而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③呼吸道护理:患者在咳嗽时,叮嘱其遮住口鼻;在室外需佩戴口罩,以防止病菌的传播。如有需要,可张贴隔离标志、标语。④痰液处理:需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吐痰,所吐出痰液,需集中在消毒痰杯内,并在24h内予以消毒处理[2]。⑤陪护指导:针对病情严重且需陪护的患者,做好陪护家属的指导工作,叮嘱家属时刻佩戴口罩,以防感染的发生;还可为家属予以适量异烟肼药物,以起到预防作用。针对病情较轻且生活可自理的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告知其无需安排家属陪护。对于陪护家属离院前,可对其予以胸片检查,以了解其有无发生交叉感染。⑥出院指导:在出院前,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指导,告知其居家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如应做到分餐、分食,患者日常生活用品应单独使用;患者吐出的痰液,应进行消毒处理。
对本次研究对象是否出现交叉感染、有无出现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咯血、窒息等)进行观察与统计,并展开组间对比。
采用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并给予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基础组中有5例发生交叉感染,其感染率为15.4%(6/39);干预组中未发现患者出现交叉感染,其感染率为0%(0/39)。上述两组数据相对比,差异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4,P<0.05)。
见表1所示,基础组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10.3%。两组数据相对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93,P<0.05)。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耐药肺结核因其治疗时间较长,难以彻底治愈,极易致使疾病的传染性逐步提升,最终对他人及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因而,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实施切实可行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改善或控制疾病传染性,是现今临床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性护理干预就是一种较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其充分结合耐药肺结核疾病的传染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服务,如加强对患者的病房环境、床位的管理,强化呼吸道与痰液的护理,以便从各方面降低其传染性,最终达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经此次研究发现,干预组通过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之后,其交叉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采取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组患者,即0%vs15.4%、10.3%vs33.3%。这就充分的说明干预组所用的护理方法,在降低患者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方面,可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耐药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或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具备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