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静
(乌鲁木齐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表现出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缺血、坏死,甚至引起休克,死亡[1]。新生儿高位消化道畸形术后易发生肠功能障碍,由于吻合口近端肠管扩张,使肠蠕动受到影响,需要给予静脉营养,才能维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2]。为患者留置空肠营养管,可以为新生儿肠内提供营养,选择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无创操作,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3]。本文对术中是否留置空肠营养管的新生儿对比,分析如下。
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高位消化道畸形80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过程中是否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分作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38)。对照组患儿性别比,男22例,女20例;日龄1~20 d,平均(8.2±4.2)d;观察组患儿性别比,男19例,女19例;日龄1~19 d,平均(8.0±4.3)d;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入选患儿家长均知情研究签署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术中未留置肠营养管,术后实施胃肠减压术,实施全肠外营养,恢复正常胃肠功能后,经口哺乳喂食。观察组术中留置空肠营养管,复尔凯鼻胃管CH8,管长90 cm,经鼻前置管。术中手术医师将吻合口缝合后,由一侧鼻孔留置营养管,营养管经过幽门、肠吻合口,直达胃内,待吻合口水肿减轻愈合后,再有专科护士于床旁置入空肠内。对营养管刻度进行记录,留待观察营养管位置、避免发生滑脱。营养管外口连接奶泵泵注奶液,观察营养管位置变化。术后2~3 d,实施肠内营养治疗,选择微泵注入方式,提供肠内营养剂,选择5%葡萄糖,由低渗透压深度水解配方奶,逐步过渡,最后选择经口喂养。接受肠内营养1周治疗后,观察胃肠减压未发生胆汁性引流,可以实施经口喂养。空肠喂养向经口喂养过渡,将营养管撤出。如果喂养热量不足要通过静脉营养的方式进行补充。喂养后发生腹胀、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适当减量或停止,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正常肠内营养供应。如有必要,可以选择静脉营养与经口喂养联合喂养方式,保证新生儿热量和营养的供应。喂养后以生理盐水冲管,观察管道是否通畅,定期更换胶布,保证管道不会发生滑脱。
统计两组新生儿经口喂养40 mL/3 h需要的时间,以时间短表明矫治效果好;记录两组术后并发症,有胆汁淤积、肠穿孔、肠扭转、堵塞、粘连性肠梗阻等[4]。
使用SPSS 20.0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t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经口喂养40 mL/3 h需要的时间,观察组(16.5±4.6)d短于对照组(21.5±5.8)d,t=5.6757,P=0.0172,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发生率2.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4%;两组术后并发症统计学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n(%)]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于妊娠2-3个月后,受感染、过敏、放射线辐射或免疫力过低等因素影响,孕妇羊水发生异常表现,确诊后可及时矫治。患儿表现出消化道梗阻性发育异常,不能正常进食,只有接受手术治疗。梗阻近端肠管长期受到不良影响,都会影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恢复,导致经口喂养困难,食物潴留,不能进入消化道吸收。长期静脉营养,还会引起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肠内营养能促进新生儿肠黏膜生长,恢复肠道正常的功能。选择合适长度和直径的自然腔道置入空肠提供肠内营养具有重要的作用[5]。本次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点。经鼻留置空肠营养管在新生儿高位消化道畸形矫治中应用效果理想,能缩短患者经口喂养所需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而且操作简单,不会对新生儿造成创伤,利于提高新生儿对经口喂养的耐受性,安全可靠,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