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彦
(南昌工程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音乐史论课堂,如“西方音乐史”一直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独自教授,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课堂沉默,大部分学生看手机,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特别是在工科类院校,大部分学生不是童子功出生,自身的音乐素养不高;另外,学生本身对音乐理论知识不够重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技能课上,忽略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专业技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对于这种状况,教师应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理论课堂的效率。基于学生的自身条件,教师更因该因材施教,更多地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理论知识对于其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基于这种大背景下,很多一线教师开始尝试在音乐理论课堂注入新的教育理念。笔者以工科院校为背景,探寻适用于工科院校音乐专业学生的西方音乐史教学。
“西方音乐史”是一门讲述西方音乐发展历史的课程,大部分教材通过历史的脉络介绍音乐的事件发展,如果单纯按教材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掌握。毕竟不是本国音乐,学生对世界的历史掌握不全,导致课程结束时的考核只能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而现代的音乐理论技术又有很多都是源自于西方,因此,了解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了解现代音乐的发展原因以及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教师应尝试多元化的教学,使课堂灵活多样,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西方音乐。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都是把“西方音乐史”和“音乐欣赏”设置成两门独立的课程。而对于工科类院校的学生来说,两门独立的课程在接受理解能力上并没有优势。“西方音乐史”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梳理各个时期的音乐事件,如音乐体裁的出现与演变、音乐家对世界音乐领域做出的贡献、音乐的传播途径等;“音乐欣赏”则是通过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体验音乐的美感,获得运用和创造音乐的能力。在“西方音乐史”这门课程中,教师通过讲解西方音乐的社会背景,传授音乐知识,也要对西方的音乐风格及作品的背景体裁进行讲述,其中不乏音乐的试听与分析。而“音乐欣赏”课程中涉及到的作者生平、时代取向也属于音乐史的范畴,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因此,从西方音乐史的角度,通过音乐欣赏中涵盖的艺术,以作品研究的方式学习作品的艺术性,体会艺术的美,有利于实践和理论相结合。
自2014年,在本校新编的教学大纲中,“西方音乐史”更名为“西方音乐史与欣赏”。尝试在历史理论的讲述中把作品的欣赏穿插于其中,使学生更加具象地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面貌及作曲家的音乐思想,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为他们的专业技能提高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新的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运用在南昌工程学院14级、15级、16级音乐学班级里。通过课程的整合,学生在了解音乐发展的同时,聆听音乐,加深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并且能主动跟教师探讨音乐,使原本沉闷的课堂焕发了生机。课程融合的成果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期末考试的成绩也有所提高。70%的同学在论述题上不再死记硬背,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答题。学习艺术是以审美能力为前提的,只有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发现艺术中的美并运用到学习中。因此,结合审美和实践学习西方音乐史,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美育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艺术。
“模式”一词最先由美国的乔伊斯和韦尔引入教学领域,他们把教学模式定义为:“构成课程和作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规范和计划。”教学模式不同于教师各自独特的教学方法,而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一种规定的方式,如“三三六”“循环大课堂”“对分课堂”等。随着科技时代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开始多元化,学校和教师已不是学生获得更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唯一途径。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音乐高校教师应在课堂中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高,师生之间互动性较低的问题,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重新定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使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各类专业教师也陆续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尝试运用到课堂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分配给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把讲授和讨论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课堂被分为三个部分:先由教师教授基础知识,教师必须能够搭建出清晰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在课下,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利用各种方式自主学习,内化吸收;然后返回课堂进行师生间的讨论。通过“教授——内化吸收——讨论”可以让学生较扎实地记住及运用所学习的知识点。
这种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领域还较少被运用,笔者认为,尝试在工科类院校的音乐史论教学中嵌入“对分课堂”是较合适的选择。
自2018年以来,笔者尝试在15级、16级音乐学班级的“西方音乐史”课程中运用“对分课堂”模式。这一模式的实施首先对教师的课堂把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在15——20分钟把章节的知识框架精练清晰地传授给学生,介绍清楚音乐历史背景、重点难点,针对课程内容制定学生课下要完成的自学部分,一般将学生3-4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在课下各个分配学习任务,查阅资料,制作小报告PPT,完成专题的小论文。经过一个星期的自主学习之后回到课堂做专题小报告,师生讨论,然后教师再精讲自学内容,让学生再次深入学习,内化吸收。
1.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运用“对分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首先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提高。单纯的讲授并不能让学生很好地学习,教师不仅在20分钟之内要传达基础知识框架,而且要掌握整节课程的节奏,时间的分配,带动课堂氛围,做好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位置切换,将课堂变成教师和学生互动、相融合的空间。除此之外,“对分课堂”旨在于“先教后学”,既要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也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讲授重点、难点、知识框架时不能面面俱到,一定要做到合适的精讲留白,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后面的知识补充预留位置。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一直处于主体地位,而是作为一名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吸收提供有力的保障,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交流。这些在教学中的种种改革无疑强化了教师的教学过程组织能力和驾驭能力。
2.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课堂角色转换
“对分课堂”的重要部分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15级,16级音乐学班将3-4人分为一个小组,并制定与每堂课程有关的主题供学生选择。学生选定选题后,有一周的时间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小组的同学之间不仅有明确的分工,也有密切的合作。通过一周的资料整理与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探讨,促进了知识点的掌握及课程内容的拓展。再将自学的内容制作成PPT,并形成20分钟以内的课堂报告,学生转变为课堂的掌控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既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课堂讨论环节在报告之后进行,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及时对课程内容查漏补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再一次对知识点复习巩固,内化吸收。
课程改革的尝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沉浸在活跃的气氛中,而且对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自主学习,学生对西方历史、时代背景、音乐事件、作曲家风格乃至音乐作品内容都得到了充分的了解。大多数同学能运用所学习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演唱或演奏的作品,为他们的专业表演奠定了基石。
教师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因此,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因材施教。目前工科院校的音乐教育属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西方音乐史”课堂的教学仍在不断地探索。对于工科院校音乐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上更应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及参与度。解决课堂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堂生动化,创造教与学的良好互动氛围。
笔者认为,通过尝试“西方音乐史”课程整合改革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嵌入,不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能力。同时,对丰富工科类院校学生的艺术视野、增强学生音乐素质等都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