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达文 (江苏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园)
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大多数班主任会走向两个极端,一是过于严格,总是当着孩子的面,严厉批评违反班级纪律的孩子,并通过这种形式强迫孩子遵守秩序和纪律;还有过分放松的现象,很难树立班主任的权威,班主任发出的指令和任务的安排,孩子无法保证完成的质量和数量。孩子面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往往非常活泼。同时,由于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过于爱自己的孩子,许多孩子没有形成高度的纪律性。也有一些孩子自理能力不强,也需要班主任的照顾。如果班级管理过于严格,孩子很容易害怕班主任,孩子有问题和麻烦不愿与班主任交谈;如果是对孩子过于溺爱的班级管理,孩子就会过于散漫,课堂秩序混乱。因此,如何把握班级管理的宽严性,已成为每位教师在工作中都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严格而不严厉是在班级管理中使用“严格”的正确方式。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可以帮助他们初步树立遵守课堂纪律和维护班级公共秩序的意识。但严格也要有标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活动中与孩子进行沟通,根据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在严格的管理中做到点到即可。严格的管理不是严厉地训斥犯错误的孩子,而是告诉他们哪里错了,他们已经造成了什么不良影响。对待学习,坚持“严格”这个词。孩子们刚刚入学,天真浪漫,不约束自己的行为,容易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注意力专注的时间不长,更多的注意力与兴趣和情感有关,课堂上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此时,教师必须努力耳听八方,眼观六路。例如,当看到一些孩子坐不下来开始玩耍时,教师可及时提醒:“我最喜欢这样的眼睛,圆圆而明亮,看着老师,注意力就可以集中。”“我看到了你多么喜欢学习,请眼睛一直看着老师,我爱你。”这时,其他孩子都会坐下来一起看着黑板。
在教学工作中,班主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充分了解孩子,既有利于教学工作,又能充分理解孩子的言行,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针对孩子的错误和不足,要进行严格的、全面的教育,鼓励孩子积极改正错误,进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用爱感染班级作风建设的班级管理理念,但不要过度使用爱的手段,需要强化孩子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性格比较敏感,班主任作为他们眼中的“权威”,言行会对孩子产生影响。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主任对孩子的相同表现给予不同的评价,会使孩子产生思想差异和嫉妒心理,不利于小孩子良好品格的培养。例如,一些班主任会批评那些在平时表现较好的孩子犯同样的错误,而另一些孩子则会因为平时更淘气而使班主任大发雷霆。这种班级管理很难说服公众。班主任对孩子的“爱”必须得到平等对待,在孩子心中树立公平无私的形象。另外,对待生活,做到一个“爱”字。作为一名教师,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爱。如果孩子生病了,教师应该急事提醒他吃药;孩子有特殊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联系他们的父母。班主任对孩子产生了爱,下课后,孩子会经常围着班主任谈心,这时,班主任成了他们的“父母”。这样的严格与爱的教育相结合,使孩子在课堂上听得更好,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班里有多少个孩子,班主任都必须花时间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这样才能进行班级管理,以便根据孩子的行为做出更加客观的判断,使班级管理更加有效。只有熟悉孩子的个性特征,班主任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孩子什么时候是认真的,什么时候应该关心孩子,使班级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高效。班级管理的思路和模式必须与时俱进。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等社交软件建立家长群,随时与家长分享孩子的成绩,并在班主任与家长之间交换孩子信息,使班主任找到“严”与“爱”的结合点。此外,无论是“严”还是“爱”,都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此外,班主任应把能力“强”的孩子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充当班主任与孩子之间的缓冲区,以避免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的问题。首先,在挑选能力“强”的孩子时,要综合考虑孩子的长处和个性,如活泼的个性,可以与孩子结合;强烈的责任感,以便帮助班主任维护班级秩序等。其次,要充分“下放权力”,信任他们,如轮流值班轮流负责维护班级纪律。我们还可以采取一种竞争的局面,确保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大大的作用。
总之,班主任应正确理解“严而不厉”和“爱而不纵”的内涵,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严”与“爱”的整体规划与平衡,真正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序的课堂环境,以满足他们的学习和成长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