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菲 (山东威海荣成第二实验中学)
教育是为了什么?你看,孩子在出生前,母亲就对他进行胎教;出生后,父母又乐此不疲地带着不懂事的娃娃奔走于早教课堂;到了适龄的年龄去上幼儿园;之后九年义务教育;再后来是高中或职高;三年之后有部分孩子就业,很多会升入大学继续接受高等教育。在成年之前或者成年初期,他们都在接受着教育。那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陶行知先生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教育在于使人安居乐业。是的,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为了功利,而是为了让每个人能过上自己想象中的生活,能让人的生活更美好,这才是教育的初衷。为了让人安居乐业,享受美好的生活,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更应该明白,教育,责任重大。
“教而不做,不是真教;学而不做,不是真学。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中学才是真学。”这是陶行知先生主张的教学做合一。就教师而言,这三者更是不能分开,教师不仅是教学,还要学着教学,更要在做事中学着去教。“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对所有教师的警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学生和时代的需要,才能不负教育这一神圣的事业。
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是传授知识最重要的场所。上每堂课之前,教师应精心备课,让学生学有所获,且学会学习,而非强制学生在自己预设的空间里接受知识。一堂课下来,教师设计好了每一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领着学生按照提前计划好的蓝本走,这样的课堂,鲜有即时生成的精彩,也难有孩子们带着疑惑去探索而产生豁然开朗“哎,原来是这么回事儿”的一声长叹。
且看《教师花传书》中的古屋老师,他的课堂上时间是可逆的,循环的,多重的。在讲《成功养蚕法》时,他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设计课文的情景,孩子们拿着课本,不知不觉就会讨论起来,每个人都目光炯炯,雀跃地学习着。面对孩子们一个个问题的提出,古屋老师的应对是平淡而纤细,温和而复杂的。他适时抛出新问题,引导学生,而学生们对古屋老师的语言动作能做出敏感的反应,在师生的共同努力,协同学习下,形成了“挑战式的学习”。
这样收放自如的课堂,不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吗?传授知识固然重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动员自己与伙伴的经验与知识来解决问题,协同探究的过程,这样的体验对学生来说同样重要。教师应不断地向同仁学习,向前辈取经,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辜负自己的教育事业。
有这样一个故事,暑假时妈妈在家带着两岁的宝宝,认为他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就带孩子来到了熙熙攘攘的商场,来来往往的人群好不热闹。妈妈想这样的环境多利于开阔孩子的眼界,她牵着孩子的手,走走停停,不时地给孩子介绍。可是不一会儿,孩子就大哭着要离开,妈妈拗不过,带着孩子走了,第二天依然带来了孩子,孩子来了之后依然哭闹着要离开,执着的妈妈固执地认为,人多利于孩子的交流,就天天带着孩子去,最终都是以孩子的哭闹而收场。妈妈火了,冲着孩子就斥责开来,可二岁的孩子表达不清,只会哭泣。又有一天,母子来到商场,孩子的鞋带开了,妈妈蹲下身去给孩子系鞋带,一抬头,她被眼前的情景吓了一跳。适逢夏天,她的眼里都是形形色色,赤条条的大腿。突然想起自己每天让儿子看到的就是这样可怕的景象,她内心一阵愧责,紧含热泪抱起孩子快步离开了商场。若不蹲下,永远看不到孩子眼中的风景,若只站在自己的角度,那伤的终是孩子的心灵。
学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对象,与其说教师教育了学生,不如说是学生成就了教师,教师和学生也如鱼水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可是太多时候我们往往站在师者的角度对学生指手画脚,不去体会孩子多彩的心灵,认为他就应该按照您说的做,若有不从就会上措施。可是若放下身段,走近孩子,你会看到,他眼中的世界跟你看的不一样,进而理解孩子,成就双方。
所以说,教学是教学做的合一。教师应勤于学习,善于做事,才能促进自身的成长;教师也应侧耳倾听,反思课堂,反思自己,才能使教育之路行稳致远,才能开拓教育更美好的未来。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时至今日,行知先生的话仍然给了我们教育的真谛。心心相印,以心换心,这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基本的真诚准则,可为何有时学生却不懂我们的心呢?每一名教育人都有着浓厚的教育情怀,他们对学生不缺爱心,可怎么学生却感受不到呢?孩子们说,你说你爱我,却疾言厉色,你说你爱我,却面部狰狞。这样不被理解的教育,何以使人安居乐业?
颖是一名平常的女孩儿,平等的容貌,品性温和,在班级中并不起眼。中等的学习成绩让她学习起来稍有吃力,但这个孩子很努力,或许是学不得法,任凭她努力可成绩依然是中等。有一天数学课上老师让大家做题,谁做完了就拿给老师检查,错了改正,对了继续往下做。不知不觉大半节课过去了,看着同学们你来我往,大家争先恐后地把做的题拿给老师检查,颖的心里焦急万分,可是就连前三道题她也做不出来。快下课了,老师问全班同学,做到第五题的举手。大部分同学都已经做完了,眼看到周围的小伙伴都举起了手,她也颤巍巍地把手举了起来。哪知,老师记得很清楚,大喝一声,“颖,你一次也没给老师检查,一节课上你一道题都没有完成,你还举手,真是太虚伪了!”听到老师这么说,同学们纷纷侧目,颖在老师的怒视和同学们嘲笑的目光中缩回了手,头压得更低了,鼻尖都碰到了桌面上。
这位老师有着强烈的责任心,他的做法也确实是对每一个孩子负责,保证他们完成任务。可是对于孩子来说,颖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吗?没有。或许课下老师会把她不会的知识补上去,可是对孩子心灵和自尊造成的创伤却很难弥补。多少次,我们忘了教育的目的是让他适应社会,更好地生活,而不是板起脸来说教,更不是急功近利的指责。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而不是没收孩子成长所需要的阳光雨露。
如果爱,那每一句话就都要好好说,让教育成为心心相印的活动。你对孩子的爱,若不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乘了一时发泄的快意,可能会对孩子造成长远的伤害。真正的爱,是会爱,是智慧的爱,是能让人感到温暖的爱。让孩子感受到教师从心里发出的爱,这一段教育历程才能成为他安居乐业的助力。
教育之所以神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亟待成长的小生命,教师的使命在于倾尽毕生所学和有限的教育生活引领他们成长成才,教师更应该尊重每个生命,让它以最美的样子成长。
有这样一个故事:
爱迪生小时候听力有障碍,还喜欢问为什么,为什么一加一等于二?老师说一支铅笔加一支铅笔就等于两只铅笔呀,他说那一小杯水加另一小杯水,不是一大杯水吗?老师无言以对,久而久之,老师们厌烦了这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有一天爱迪生放学回家,将一个折好的纸条交给母亲,妈妈边看边流泪。小爱迪生问,老师说什么呢?妈妈说,老师说你的孩子,是个天才,这个学校对他来说太小了,没有好老师可以训练他,请你自己教吧。妈妈过世后,爱迪生偶然看到了当年的那封信,信上写着,你的孩子有智力上的缺陷,我们不能继续留他在学校就读,他被退学了。爱迪生泪流满面,他在日记当中写道,爱迪生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小孩,但他的母亲让他成为世纪的天才。
爱迪生的妈妈不是教育工作者,却养育了一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教师应该向爱迪生的妈妈学习,尊重生命的差异,寻找成长的方向,引领着孩子走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要做使人安居乐业的教育,教师要做一个好学、善良、明智、宽厚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以端正学生品性为根本,以引领学生适应社会为目的的教育。如此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走进人心,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