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学策略研究

2020-12-04 08:15许志强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50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许志强

摘  要:学生从初中入门学习物理,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从理论上学习和理解到物理知识的意义,更要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知识的奥秘,感受到物理的作用。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敬畏,对科学有极高的严谨和探求感。在新课标的改革推动下,探索初中物理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注入更多实验环节,成为重要一环。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体验感和兴趣,从而激发出内在学习潜能,更可以更加顺利地展开教学工作,进而保证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策略;物理实验;探究初中教学

引言: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物理是一门动手性强,操作力要求高的课程,需要学生在掌握基本物体运动规律和了解相关物体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将其灵活地运用在实践之中。文章针对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了讨论及提出了提升方案,推动教学方法的优化,对学生学习物理形成重要帮助,也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同时也可帮助改善教师授课思维方式,调整固化教学模式,平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分量,使两者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

一、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添加实验环节,增强学生理解记忆

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讲学为主,一节课程中主要是师说学听,学生大脑高速运转和记忆,其学习效果参差不齐,效果一般。而在学习物理这门课程中,更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物理课程中,可在课堂增加实验小环节,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来推动学生理解记忆,更好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初中学习时最重要的莫过于兴趣,要让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不感觉到枯燥,最好的方法就是将物理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起来。学生学习需要兴趣,而教师就应以更生动的方式向同学们展示出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如在《静电现象》一课中,教师认为静电作为一虚拟形象,无法生动地向同学形容,只能教会学生相关理论现象。于是教师让同学们用笔摩擦自己的头发,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头发被笔吸起来竖立了。教师同时还告诉同学们课后观察自己脱毛衣时的现象,同学们发现原来静电时时存在,从而增添了一项奇妙的发现,也更好地领悟到了静电的性质、含义及作用。同时,在《磁力的意义》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吸铁石向同学们展示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使同学们快速理解。因此,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根据授课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实验环节以推动学生形象理解和感受,从而达到授课目的和效果。

二、将物理实验融入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做实验”

物理中的很多现象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或有迹可循,一味的根据课本理论知识操作,使得物理实验缺乏趣味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与教材相关联的实验现象,发现物理魅力与作用。以日常生活为接入口,物理实验变得通俗又能令学生从心理易于接受,主动探索学习[1]。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直观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如在《凸透镜成像》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课后观察道路上的转角镜像,同学们发现凸面镜可折射出对面看不到的路況,从而减少了意外发生,保证交通安全。此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虽微小仍反映出其重要性。物理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学生也可在生活中处处感知到物理的奥秘。此外,在《运动和静止》一课中,教师在无法很好地阐释相对静止与运动的含义时,就应让同学们课后感受。在乘坐校车回家的路途中,车内的学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然而车窗外的物体都在运动,究竟谁处于静止,谁处于运动?这一问题在学生自行感受中就可得出答案,原来是车本身在运动,而学生则是静止的,车身的运动使车窗外的物体随之产生视觉差,因此,同学们对相对静止和运动这一概念又得到了很好地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授课目的,产生了良好效果,一举两得[2]。

三、利用当代科技工具,增强学生物理学习中的实验效果感和体验感

学习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特别是对于初中生,学生对新奇事物的需求力明显,追求创新性思维,这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创新性大脑,也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而在授课物理知识中,枯燥死板的理论可能打击学生兴趣。教师可借助相关多媒体、PPT等形式,在电脑上模拟动画,向学生展示实验效果,生动的图画可帮助学生理解,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同时,在遇到难以实际操作、动作量庞大,危险系数高等的物理实验时,教师选择通过图画向学生展示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声现象》一课中,教师通过动画声波模拟声音图形,具体而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声音的来源和振幅等性质意义,并传授给学生介质的含义。太空中声音无法传播,因为没有空气,而太空离我们太遥远无法亲身感受。而教师通过当代科技等多媒体,也能让同学们形象理解到物理知识,灵活地解决了这一问题[3]。因此,在物理授课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情况安排实验,若无法实施操作,则可通过课件视频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其达到的效果也非同凡响。

四、结束语

物理作为一门探究性科学,拥有自身的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组织,需要学生对物体各方面以及所学知识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应用在实际操作之中。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有自我操作力,勇实践,多试验,善于发现物体的奥秘、知识的含义,从而才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就要找准这一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展示,并加强试验操作在课堂中的比重度,协调安排讲课与实践,使学生主体得到充分肯定与尊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增强了对物理科学的严谨认真的态度。

参考文献:

[1]高珂. 做好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8,016(001):192-193.

[2]赵静.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 中国高新区,2018,000(001):136-136.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第二十五中学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提高乡村中学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几点看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有效对策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