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2020-12-04 06:43伟龚碧娇陈晓英郭进建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0年23期
关键词:小青龙汤阳虚心衰

陈 伟龚碧娇 陈晓英 郭进建

(1、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中医院,福建 宁德352100;2、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福州350003)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简称慢性心衰,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心脏结构与功能的病变导致的一种持续存在的心功能不全状态,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结局。现代医学对慢性心衰的治疗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其预后不佳,再住院率及死亡率高。笔者治疗慢性心衰加用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一定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阳虚水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病例数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治疗组的平均年龄为(72.37±8.21)岁;其中男性 21例,女性 9例;平均病程为(2.46±2.73)年;心衰分级Ⅱ级 6例,Ⅲ级 14例,Ⅳ级10例。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71.70±9.73)岁;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平均病程为(2.49±2.91)年;心衰分级Ⅱ级5例,Ⅲ级18例,Ⅳ级7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参照《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1]予以西医综合治疗(治疗药物包括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治疗组另加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小青龙汤加减方药组成:桂枝、麻黄、干姜、细辛、五味子、白芥子,以上药物按比例(3:3:3:1:3:5)配制,研成粉末并混匀备用。方法:用75%酒精消毒穴位及周围皮肤,取适量药物以姜汁调和,贴敷于心俞(双侧)、肺俞(双侧),每次5h,每日1次,10d一疗程,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浆BNP水平、6MWD、肝肾功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中医症状疗效判定标准: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设计了心衰的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表,并加入数字量化,分别于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调查并计算积分,根据积分变化评定中医症状疗效。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分布且方差齐性者,以表示,采用t检验;不符合者,以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

经治疗,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6MWD比较

经治疗,两组的6MWD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2.4 不良反应

本研究过程中,未观察到出大水泡、局部感染、全身皮肤过敏或全身反应等毒副作用和不良事件。两组治疗前后的肝肾功均未见异常变化。

表1 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比较[M(P25~P7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心衰病”范畴,其病位以心为主,但不限于心。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认为五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且相互影响,肺、脾、肝、肾的功能障碍均可病及心,而发生心衰。目前多认为慢性心衰阳虚水泛证是以阳虚为本、水饮为标,因心阳(气)不足,胸阳不振,势必影响肺气宣降,以致肺失治节,水津不布,聚为水饮,凌心射肺,而见心悸,气喘,尿少,肢肿,畏寒,肢冷等症状[3]。其发病过程与心肺的关系尤为密切,根据病机确定“从心肺论治心衰”的治疗理念,以温阳化饮为治疗大法,温煦阳气为治本,宣肺利水为治标,标本同治,心肺共治。

本研究中,贴敷方药选取张仲景的“小青龙汤”为基本方加减而成。方中桂枝配麻黄,相须为君,功专温阳化饮。桂枝辛甘性温,益心阳通血脉,温脾阳助运水,温肾阳助气化。麻黄辛散苦泄,上宣肺气,发汗解表,使肌肤水湿发为汗液从毛窍外泄;下调水道,利水消肿,使体内废液化为尿液从膀胱排出。干姜、细辛为臣药,助君药温阳化饮。五味子味酸收敛,既防发汗太过,又防耗伤肺气,为佐药。白芥子做为本方的使药,能刺激皮肤粘膜助药透皮吸收[4]。现代药理表明上述中药均具有一定抗菌抑菌的作用,对预防穴位贴敷引起局部感染有积极意义。

中药穴位贴敷是中医针灸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经络穴位与药物相融合的一种中医特殊疗法。通过辨证选择相应的药物,制成膏糊,或碾成粉末,用酒、醋、蜂蜜或蛋清调和,敷于相应的经络穴位。是通过对穴位局部刺激作用,助药物气味透过皮肤,直接作用病所,或者作用于人体经络,激发经气,由经脉传入脏腑,调整病变脏腑,起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升降复常”三大治疗作用[6]。是依赖中药本身作用、对穴位局部刺激作用及经脉双向调整作用,发挥了药效、穴效与经效的三重叠加效应。

本研究秉持“从心肺论治心衰”的治疗理念,选用心、肺的本脏腑腧穴“心腧”和“肺腧”作为治疗穴位。心俞有调理气血、养心安神之功,为治疗心胸疾病之要穴;肺俞有宣发肺气、通调上焦之效,主要治疗呼吸系统及与气有关的疾病[5]。心俞与肺俞位置接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相连,关系十分密切,两穴联合治疗心衰效果更佳[6]。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加减方穴位贴敷治疗慢性心衰阳虚水泛证的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小青龙汤阳虚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青龙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阳虚体质遇倒春寒易失眠
温阳法治疗阳虚失眠症
我用小青龙汤的故事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小青龙汤加减配合西药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