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蓉
(福建省龙岩市中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为心内科常见疾病,与冠状动脉硬化有关,其典型症状为出汗、濒死感、恐惧、压榨性胸痛等,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心律失常类型,出现心房颤动后会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进一步扩大梗死面积,可能诱发休克、严重心力衰竭等,病死率较高[1]。因此临床应及时采取有效诊疗措施,以控制病情,改善预后。但常规就诊模式院外耗时长,易错失最佳治疗时间,难以满足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治疗需求,故建立一种高效、快速的就诊模式,优化挂号、接诊、住院、诊断等环节,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有积极意义。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属于一种简化急救流程,是为缩短入院到治疗时间的常用护理手段,广泛应用于急重症患者的救治,并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56例,旨在探讨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对其抢救室滞留时间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56例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其中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间的28例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实施救治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的28例采用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实施救治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女11例,男17例,年龄43-65岁,平均(54.28±5.31)岁,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8例Ⅱ级,16例Ⅲ级,4例Ⅳ级,梗死部位:17例前壁,2例下壁合并前壁,9例右壁合并下壁;观察组女12例,男 16例,年龄 44-67岁,平均(55.64±5.49)岁,NYHA分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3例Ⅳ级,梗死部位:16例前壁,1例下壁合并前壁,11例右壁合并下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有关AMI诊断标准,心电图检查确诊心房颤动,存在不同程度胸闷、心慌、气短、心悸等症状;知情本研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过敏体质,肝肾功能严重不全、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紊乱;合并二尖瓣脱垂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既往心房颤动史。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急诊流程实施救治,接到急诊电话快速安排救护车出诊,按照医嘱进行心电图检查、吸氧、心电监护,入院后及时挂号、联系急救准备、缴费等。
1.3.2 观察组 采用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进行救治,依照病情、病因、病史特点制定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根据先救治、再缴费原则,制定绿色通道专用章,并提前联系各科室,对绿色通道专用章者实施优先检查、治疗。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院部下放开通绿色通道权限,实施开通-汇报-追踪方案;分诊护理人员对到达急诊患者按照标准预检进行分诊,符合绿色通道者,急诊管理系统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挂号、建档,系统以短信形式自动向院总值班汇报,另外关联急诊医嘱系统,输血、检验、检查、药品等电子申请单加上绿色通道专用章,并提醒对应科室,允许未缴费状态下应用。
两组预后情况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总分0~5分,分值越高,预后越好。GOS评分>4分为优;GOS评分4分为良;GOS评分1~3分为差。预后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预后效果。(2)比较两组抢救室滞留时间、检查等待时间、检验等待时间。(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服务质量量表(SERVQUAL)评估,内容包括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5方面,每方面总分0-5分,分值与护理满意度呈正相关。
两组预后优良率对比,观察组92.86%高于对照组 67.86%(P<0.05),见表 1。
观察组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观察组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心房颤动为常见AMI严重并发症,房颤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肺、心、脑栓塞风险,相关研究指出,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住院病死率、充血性心率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纯AMI患者,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安全[3]。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MI的有效方式,疗效显著,但临床长期实践表明,AMI患者不同时间窗行PCI术的预后情况、心功能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别[4]。因此,选择一种高效、快速的急诊模式有重要价值。
绿色通道机制为救治急重症患者的重要保障,充分体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通过优化接诊、住院、检查、手术、治疗等环节,能有效减少院外延误时间,以尽可能早期施救,提高抢救成功率[5]。纪玲玲[6]研究指出,急诊PCI术中开通绿色通道,能显著提高AMI患者就诊效率,增强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预后优良率92.86%高于对照组67.86%,检查等待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检验等待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可有效缩短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检验等待、抢救室滞留、检查等待时间,改善预后。分析原因在于下放绿色通道权限,由分诊护士、当值主治医师把关,能简化各联络环节,另外绿色通道信息化管理,可有效简化繁琐审批手续,缩短操作时间,避免就诊期间往返多次审批麻烦,从而减少等待时间,使患者得到尽早治疗。此外AMI合并心房颤动由于病情重、发病急、危害性高,故易引发医疗纠纷。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可靠性、移情性、有形性、反应性、保证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绿色通道流程信息化严格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原则,能增强医护人员急救反应能力,切实做到“急人所急”,提高救治率,从而避免发生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表1 两组预后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抢救情况对比()
表2 两组抢救情况对比()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8 28检查等待时间(min)19.68±5.32 28.54±7.15 5.261<0.001抢救室滞留时间(h)6.12±0.47 7.26±0.89 5.994<0.001检验等待时间(min)13.38±3.76 24.45±5.17 9.163<0.001
表3两组SERVQUAL评分对比()/(分)
表3两组SERVQUAL评分对比()/(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28 28可靠性4.42±0.21 4.05±0.37 4.602<0.001移情性4.26±0.24 3.89±0.42 4.047<0.001有形性4.18±0.31 3.76±0.45 4.067<0.001反应性4.39±0.15 4.11±0.20 5.927<0.001保证性4.54±0.19 4.25±0.33 4.030<0.001
综上所述,AMI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应用绿色通道信息化流程进行救治能缩短检验等待、抢救室滞留、检查等待时间,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