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歌的历史轨迹及高校的德育功能研究

2020-12-04 07:41
关键词:红歌革命德育

单 洁

(东华理工大学 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正值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在全国各地又掀起一阵唱响红歌的热潮。主流媒体、各大企事业单位举办大型群众唱红歌歌咏活动,以及各级文化部门、专业机构组织的红歌比赛,红歌的普及大大增强,使得红歌的旋律更加深入人心。透过红歌再次热潮的社会表象,笔者进行了认真思考。什么是红歌,红歌如何产生,红歌承载着怎样的感情,传递着什么样的信息,红歌文学、音乐价值、德育功能又有哪些。带着这些疑问,冷静分析,查阅资料,悉心探究。

1 红歌的界定

红歌产生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全过程,从不间断,贯穿始终。红歌,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进程中,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不同历史时期内所产生并广为传唱的艺术歌曲和大众歌曲总汇。

2 红歌的历史轨迹

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和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经久不息的经典歌曲作品,真实写照了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行的缩影。

自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帝反封建、反剥削反压迫、反饥饿反殖民的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席卷全国,红歌如犀利的号角,号召中华民族的热血儿女前仆后继走上革命道路。如早期工农革命创作歌曲,瞿秋白《赤潮曲》,以坚定的信心、豪迈的革命激情,歌颂了无产阶级崇高的革命事业和远大理想,表达了共产主义者的英雄气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血腥屠杀,残酷镇压,人民革命千难万险,星火燎原。如《刘志丹》表达了根据地人民对红军领袖的崇敬和热爱之情;《十送郎当红军》反映了妻子鼓励丈夫参加红军、投身革命的感人情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中国共产党联合一切力量,积极抗日,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形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代表的作品如《松花江上》表达了人民背井离乡流亡关内,日夜思念家乡,盼望收复失地,回到故乡的心情。《旗正飘飘》表达了“国亡家破,祸在眉梢”的悲愤情绪。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革命浪潮摧枯拉朽,风卷残云。如歌曲《解放区的天》情绪热烈高涨,歌颂了共产党的领导。建国初期,站起来的中国人民豪情万丈,扬眉吐气建设新中国。红歌唱响了建设祖国的旋律,激发出人们建功立业的热情,为祖国建设大显身手。如《歌唱祖国》表达了站起来的新中国人民斗志昂扬的精神风貌和自豪感。改革开放时期,富起来的中国人春风得意,笑逐颜开,享受快乐,幸福生活。红歌谱写了和谐中国的华彩乐章,抒发出人们对时代的真情,成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和现实的凝聚力。如《在希望的田野上》歌颂了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农村的新面貌;表达改革开放浪潮的歌曲《春天的故事》;如《不忘初心》让我们重温红军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雄壮历史,重温革命先辈用理想和信念丈量的伟大征程。

回首红歌的产生、发展过程,不难发现争取民主、追求幸福、向往富强是红歌永恒的主题,是红歌肥沃的土壤。红歌是大众呼声,是人民心声,是历史召唤,是时代追求。红歌之声、红歌之韵、红歌之神、红歌之魂,流传了八九十年,影响和激励了四、五代人,已经深植于中国人民的心底,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民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食粮、支柱和寄托。

3 红歌的价值及其高校的德育功能

红歌,作为文学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代代传唱,广泛流传,思想层面感召之余,其文学、音乐价值、德育功能也是极高的,值得我们探究和传承,并发扬光大。

从文学层面看,红歌歌词语言洗练,主题鲜明,平白易懂,表情精准。初期的红歌歌词,大多相对精短,多采用分节歌的形式重复、展开,易于记忆,便于理解,印象深刻,难以忘怀。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歌歌词写作呈现出情感更为丰富,结构扩张拓展的编创特点。在反映铁血、火红年代的同时,立意更高,手法更灵活,言辞更生动。时至今日,红歌歌词创作在继承传统写作方法的基础之上,吸收、借鉴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之长和手法,集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为一体,不断创新,日臻完善。简而言之,经典的红歌歌词,源于生活,是大众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不同历史时期人民心愿的高度浓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经典的红歌歌词发自肺腑,是创作者真实情感的文学凝聚,是词作家灵动智慧的语言结晶,具有积极向上、健康、正能量的内容。经典的红歌歌词,情景交融,感人至深,是不朽的中华诗篇,是瑰丽的民族财富。

从音乐层面欣赏,由于革命战争时期没有专业作曲家,工农群众、红军指战员和投身到革命斗争中去的革命知识分子就是红歌的生产者,主要采用传统或现成的曲调进行填词或改编的作法,或填词新唱,或改旧新唱[1]。如今,红歌大都是由专业作曲家创作的。红歌的旋法、节奏和结构等方面,也经历了由简到繁,从初级到高级的沿晋与升华。红歌的音调在借助歌词积极向上语义展开的同时,更为歌词插上了音乐旋律想象的翅膀,抽象美、模糊美与文学美、语言美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乐记》有云: “德音之为乐”,“乐者,德之华也。”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具有德育教化功能。而两千多年后,作为中华文化艺术实践的先导精英、艺术典范和音乐形式的红歌,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红歌熏陶之下,有多少人受到启发,明确了方向,又有多少人悟出真谛,勇于担当。红歌作为传播真、善、美的特殊意识形态,在德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胡腊妹和万绍芷在《中国红歌会蕴含的价值功能探析》中提到:“红歌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2]

当今世界,多元化的价值标准、纷繁复杂的国际社会环境和互联网快速传播世界各地的信息,强烈撞击着正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红歌和高校结合,增强红歌的吸引力,塑造有中华民族传统兼具现代精神,是高校教师们的工作重心。

(1)运用高校公共音乐课堂教学资源,系统开展红歌普及教育工作。普通高校开设的音乐公选课是进行红歌教唱的主要阵地。随着社会进步,大学生在中学时期都受过一定的音乐教育,但主要停留在唱红色歌曲的层面。高校公共音乐课堂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历史角度、音乐层面、文学视角,去欣赏和分析红歌本身的魅力,领会歌曲背后蕴含厚重的社会背景,使大学生接受红歌音乐的洗礼,要把朴实果敢,英勇忠诚,直抒褒贬,执着前行的音乐形象,烙入心灵,融入血液,化作基因,并沿着红歌之路不断成长。

(2)借助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开展传唱红歌活动。目前,高校主要通过组织红歌大合唱比赛传唱红歌。合唱具有参与面广,既可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又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高校的红歌大合唱比赛,引领着大学生放声高唱,在红歌音乐的天空里展翅高飞,展开想象,联想创造。同时,也使红歌有了健康、鲜活的生命力。

(3)利用新媒体平台,促进红歌传播,达到德育目标。“所谓新媒体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媒体”[3]。新媒体以其便利、快捷等特点,迅速地在广大九零后、零零后的高校大学生中蹿红。目前,互联网和手机通讯技术在大学生中应用非常广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也是红歌传播的新发展、新契机和新阵地,也为高校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新形式。但是由于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低门槛、传播模式的双向交互性、传播行为的个性化特质,也为高校德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有体系的新媒体红歌宣传平台,强化红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加强红歌的德育功能。

总之,红歌歌词和曲调的德育作用是显而易见和不容忽视的,在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规范大学生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强大的德育功能将是正能量的、恒久的。通过对红歌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

猜你喜欢
红歌革命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下)——《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红歌是怎样“炼”成的(上)——《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永远的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