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小青
摘 要: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当前的小学学科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小学课程教学来看,数学这门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而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教学外,更多的教师也关注到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注重以学习兴趣的培养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段;数学教学;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数学是中小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小学低段时期,正是学生进行系统性数学学习的重要时期,在此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数学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同时发展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学会挖掘数学教材中具有趣味性的因素,或是根据学生当前的兴趣点以及思维认知规律,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可以入情入境地进行数学学习,进而尽快地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践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抽象的学科,凡抽象的“东西”离不开思维,而思维又离不开操作。尤其是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说,相比较于教师一遍一遍地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进行记忆,不如以实践活动的展开,让学生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通过借助实物模型或是图形等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这样让学生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一课程时,“钟表”这一事物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但相信很少有学生进行过认真探究。在进行具体授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一个可以便捷携带的钟表,到课堂中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一看自己早上起床的时间,并就吃早饭时间、出门上学时间,来与其他的同学进行分享讨论。让学生对照着自己拿的钟表,来明确上课的时间和下课时间,并进行确定时间的描述。而教师则是可以带一些独特的钟表到课堂中,如家中的老式、台式钟表,带入课堂中将后壳打开,让学生到讲台上自己动手操作,拨动时钟然后分别描述自己拨的是几点。通过这一趣味的教学方式运用,让学生可以在课程学习中获得自身的实践体会,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积极性也会获得激发增长。
二、创设图画情境,促进学生认知理解
在进行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时,教师不难发现,其教材设置本身就有着很多的图画,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在传统课程教学中,教师常常是运用挂图来为学生展开图画教学,虽然让学生感受到了趣味性,但无形中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普遍运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的使用,给当前小学数学图画教学带来了新的改变,也给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学会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原本书面形、文字性的课程知识以生动具体的方式,为学生进行展示播放。例如《认识图性(二)》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为了让学生对丰富的图形获得一个形象的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工作时,可以去网络上收集生活中长方形、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物品图片,制作成幻灯片的方式带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展示播放,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境下依次观看,像是黑板擦、橡皮、玻璃等都是什么图形。在这一生動具体的情境下,学生可以借由生活物品来进行新课程的学习,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其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感也会缩短,学习起来也将更加积极主动。
三、开展游戏活动,强化学生互动沟通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相比较于单向的知识说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巧妙地设计趣味游戏活动,适时开展一些趣味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可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在游戏中巩固知识,有助于课程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教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让学生的知识记忆更为深刻。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购物节”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联想自己和父母出去购物或是自己去买零食的场景,然后分组扮演买家和卖家。由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购买材料,像是铅笔、橡皮、零食等等,并分别在物品上进行整数的标价。最后在游戏活动中,让买家和卖家就购买的物品进行算数,每一方各核算一遍自己买的东西价钱。通过这一游戏活动的展开,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100以内数字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学生也能更为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总而言之,小学低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于学生自身发展,不断学习探究科学且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毛美娥.浅谈小学低段数学“读写算”的兴趣培养[J].读写算,2018(18):100.
[2]王维.小学低段数学课堂快乐教学浅谈[J].新课程导学,2016(2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