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焜文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兴义 562400)
根据不同的学科,并按特点与内容对其进行归纳、整合则为课程整合,使其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主要目的是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自从我国在第3次的教工会议后,各大医学高校,十分重视高素质应用型的医学技能人才的培养[1]。因此,针对目前各大高校讲授基础医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总结传统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并进行创新,整合基础医学门类,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基础医学讲授中共有14 门学科,例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因学科门类数量复杂、繁多,导致学习出现一系列问题[2]。包括:(1)因内容过多,时间不够,导致学习效率低下:①基础医学种类过多,学生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将多门基础医学知识全部学完,导致大部分的学生,还未能完全掌握上一门课程的情况下,就必须要转学其他门类的课程,以至于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将之前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理解、消化;②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跟上教学进度,从而忽视了某些基础内容,导致学生学习知识比较片面化;(2)教师太多,学生无法适应:每一门学科由一位教师进行讲授,并且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都不相同,这种现象不仅会对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产生不利,还容易出现发生授课内容交叉或颠倒的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造成很大的影响[2]。
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基本都是采用书面化的形式进行授课,且以教师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为主,缺乏互动,对学生的创造性培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逐渐的构成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此时,出现了课程整合的思想,但大部分都只是对公开课或观摩课进行教学理论整合,而且只是将其简单的组合、拼凑,未进行深度的整合。可能是因大部分高校的课程与教材,是传统教学模式下进行分类、编写,加上教师也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所培养出来的。在这种背景之下,虽出现了以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在实际的授课中,教师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对课程整合的应用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3]。
按照基础医学不同学科的具体特点及内容,整合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生理学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对照学习,不仅能更加系统的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还能减少学生的课程时间,减轻学习压力。除此之外,还能加强学生对不同疾病的理解,建立以层次递进为主体的学习模式,更大程度的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需转变教学方式以及编写新的教材。所以,整合以后,不仅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对其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若是教师基础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具备创新能力,那么将无法继续进行教学。因此,为了使整合课程能够顺利开展,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以及教学方式,才能有效的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以及高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课程整合是在科学性、合理性且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基础下进行的,从宏观到微观、疾病演化到诊治等步骤,不仅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还能优化课程的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质量。同时,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节省了大量板书的时间,从而增加了教学信息量,降低了因课程整合,而发生教学知识面减少的情况,有利于为学生营造出开发新知识的良好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4-6]。
基础医学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和生理学均属于非常重要的学科。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开设的学科门类,为了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与能力,根据各学科的特点与内容对其进行有机整合,是必然发展的趋势。课程整合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效率;还能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开创新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