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胶州市阜安小学 宋 楠
写作是小学生最头疼的语文教学内容,也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目前,由于教学方法死板,加之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谈“作文”色变,写作成了困扰个人能力提高的老大难。小学生写作能力堪忧、害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有搞清现状,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个两难的困境。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模式作怪,老师、家长和学生总是把作文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写作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遇到考试,先是老师提出要求和写作要点,然后学生被动写作,胡编乱造。同时,在批改作文时,老师总是列出统一的评判标准或要点,用条条框框看待文章的质量,使学生向着模式化的呆板写作发展,这既影响了写作能力的培养,也削弱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造成作为素材缺乏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家庭溺爱,限制了学生做事的机会,造成学生缺乏生活体验;二是学校片面强调安全,剥夺了学生参与挑战性活动的机会,使学生的生活圈子过于窄小。作文都是有感而发,而不是闭门造车。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动不动把写作当作业安排给学生,造成学生写作不是出于激情和热情,而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这样,学生写作起来自然就会毫无动机和兴趣。
在教学中,老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善于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和语言,造成学生达标能力较差,以至于很多学生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同时,教师不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素材、整理素材,使学生面对作文题目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围绕主题对素材进行取舍和重组,使得文不对题或偏题、跑题。
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写作的目的,他们写作要么是为了应付考试,要么是为了完成作业,因此他们写作文基本上就是被动写。而且,由于老师不善于引导,他们从不注重写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写起文章来都是千篇一律,或内容非常简单,或前言不搭后语。
作文素材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积累,二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两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认真思考。只要善于思考,生活中就会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当然,还有一个间接来源,那就是通过阅读来丰富自身的体验,积累更多的素材。因此,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素材获取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和体验中提高写作兴趣,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写作。
观察和语言表达是写作的基础,属于写作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一是要训练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二是训练学生观察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做好词汇和语言积累,另一方面还要通过讲故事、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在表达能力训练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地进行表达。
写作文最关键的是构思,构思好了写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构思,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构思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构思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在谋篇布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科学地选取素材、组织素材,为写好整篇文章提供良好的写作提纲。
客观地说,学生的作文几乎每篇都有自己不错的地方,甚至是闪光点。因此,一篇作文的好差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这就要求我们在评判学生的作文时,必须制定丰富的标准,做到全面评价、客观评价。传统的作文评判主要是老师打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增加学生互相批改作文的做法。让学生评判作文,并非胡闹,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并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阔他们的写作视野,提高其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