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和县石屯中心小学 杨敬宜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解读文本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文本理解到位并从多种角度进行解读,那学生则能全方位了解文章,加深对文本的记忆。
作者通过文本创作表达自身情感及对社会的感知,因此教师在进行文本教学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作者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文本。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掌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本的大致含义。从作者的创作意图出发,教师能准确抓住文本的重点和情感基调,并能从整体上掌握文本的结构和内容。
例如,教师在教授《落花生》一文时,首先要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童年时期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再到议花生的过程。其次,教师要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创作意图,作者在创作这篇文章时,主要目的是通过赞美花生不慕虚名、甘愿奉献的品格来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愿为社会做贡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可以从此入手,引导学生从作者视角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是作者,我会将花生和人生理想怎么结合起来?我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抱负?这段文字什么作用?这样不仅能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而且能让学生在文中有更好地理解文本及其背后的意蕴。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不能只从作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还应站在编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进而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教师可以通过编者所写的导读及自学提示分析编者选择这篇文本的意图。当教师从编者的角度出发解读文本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在对文本进行解读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导语进行解读,因为导语中包含了编者编选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文章的整体内容。在解读导语的同时,学生也能对文本的感情基调有所把握。
例如,教师在教授《挑山工》一文时,就可以发现导语介绍了编写本文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导语,导语中提出要让学生通过对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了解,感受“挑山工”的艰辛。因此,学生就会在解读文本时明晰重点,更好地理解挑山工的不易。
课后习题包含着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了解编者的意图,进而掌握解读文本的关键。
例如,《挑山工》的课后习题主要包括学生学习本文的感受、体会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两方面内容。课后习题属于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习题掌握教学时的重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
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教师可以在学生已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引导,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这样能使教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
例如,教师在教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时,就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己阅读文本,让学生对文本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师在解读文本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母亲觉得‘我’的诗写得精彩极了?那为什么父亲又觉得‘我’的诗写得糟糕透了?”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并在文本中找出答案。
语文阅读教学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炼文本中的语文知识,并用语文知识解读文本。
例如,教师在教授《丰碑》一课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将军最后没有说一句话?你觉得丰碑具体是指什么?”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问题展开思考并得出结论,最终对语文表达方式有一个更深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为标题加标点,并说明理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而且对标点符号的运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文本解读,学生提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文本解读。虽说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存在着一定难度,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改变单一角度解读文本的教学方式,从不同角度解读同一篇文本,有助于学生体会文本的深层次含义,并能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内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