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哲素养时代的美术创作与教学

2020-12-03 13:07YaoFeng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创作

姚 风/Yao Feng

美术创作是艺术创作者用以表达自己所见、所感、所想的一种手段。这种手段必然是合乎一定美的规律的手段,因而它具有自己特有的语言结构体系。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个行列里来时,这便形成了美术教育,弗里德里希•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曾提到:美育是审美教育的具体实践,是实现审美获得与人的全面自觉的活动,是美学的一个分支。美术创作作为艺术的一个分类也有它自己的教育体系。而对文史哲素养的学习与提升是这个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影响着艺术创作者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而左右着创作中形式美的创造。新时代美术创作者更应该加强文史哲的教育,因为在美术创作中,画面每一次形式变革的背后都是审美思想的转变,而这正是与文史哲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的。

新时代的美术创作者仅有一定的艺术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储备,包括文学、音乐、戏剧、舞蹈、哲学、历史、美学等知识,否则,很难提高创作境界和艺术表现力。此外,还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中国传统文史哲素养的培育与提升可以使美术创作与教学中主体人格逐渐强化,实现美术创作从心灵内省到视觉意义的呈现。美术创作者需要多提升文史哲素养,这是不言而喻的:写实题材的绘画,具有情节的文学性,要多看文学书籍;表现主义绘画、抽象艺术和观念艺术,多看诗歌和哲学,其表现的情感亦更高级;水墨、书法,讲究气韵生动,需要国学、禅宗等素养,才能有书卷气且超凡脱俗。在文史哲素养的不断培育与提升的过程中,也能看到整个社会对美术创作意义的理解、期许与要求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有所提升,因为缺少文史哲思想和学术支撑的画作,是没有艺术高度的。文史哲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有利于培养能打破常规观察思维形态的创作观,有更有效地抓住景物物象形态结构的内在本质,甚至以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现手法,进行形态的艺术升华。例如在创作中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创作者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创作者内心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的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使创作者在美术创作前的主观感受得以充分地表达,而产生动人心魄的佳作。反之亦然,没有文史哲素养及深厚的文化功底,美术创作的基本功再好,作品格调也上不去。

对于文史哲素养时代而言,美术创作与教学并不是缺少技艺的锤炼,而是缺乏有关艺术本质的精神与感悟。精神层面的追求是美术创作者要表达的终极追求,实际上美术创作者的文史哲修养、人品比技术更重要。纵观古今中外艺术史,人们从来是鄙视纯粹技术的,而将艺术的内涵看得比技术更重要。技术就是美术创作思想的工具,每个艺术家在创作上和为创作所付出的知识储备与智慧积淀会因人而异,因为创作究其本质,是表达创作者的真实生命质地。真诚而有说服力的作品,其力度无一不是来自于这份质地。但这份质地每个人都具备,却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去体察,去表达。能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人是不多的,去表达更有难度。而且不同艺术家的风格来源和学术资源并不一样。就像古代的中国画史体系里有文人系统、宫廷系统和民间系统,各自遵循着不同的艺术规律。不同的美术创作者的个性特征非常明显,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语言体系、绘画手法和审美的追求。但从语言艺术本体上,我们都在力求创新和突破。

艺术创新要有时代性,画家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美术创作若没有艺术思想,没有独立创新精神,其艺术价值等于零。心神高远,画面呈现自能深厚;心境旷达,画境也自然高迈。这些不仅仅是体现创作者的绘画技巧,而是体现了创作者的心胸、禀赋和气度。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是美术创作者日积月累的阅历映射,也是学养才情的总结,是文史哲修为融会贯通的记录。我们要想创作出好的作品,必须要有与众不同的思维和眼光,必须要有超常的审美意识。而观者之所以能够从画面上读出画家的人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画家的身心涵养与画面表达形成了“交流”。同时,艺术的创新不能脱离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观念,艺术家也不能脱离当代生活去思考艺术创作。本土性、民族性的美术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审美趣味,决定了它不是一种单纯的绘画形式,而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一种文化形态;形式在画面中只是某种载体,它的内里所含有的文化内蕴和审美指向,才是它最本真的东西。而中国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文化观念正是从文史哲素养中不断培育与提升出的。

文史哲素养时代下的美术创作与教学的路径一般是由教材、教辅、体验、自创组成。美术创作中的观察思维方式、审美方式、造型与主观的关系等等问题是新时代文史哲素养语境下美术教学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包含四个方面:“尽精微”“致广大”“传统与现代”“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尽精微”,着眼于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致广大”,着眼于文史哲素养、人文知识与普遍关怀方面。“传统与现代”是指吸收传统美术文化中有现代价值的东西,借鉴信息社会时代的数字技术。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实质上是培养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品质和能力。从而达到立足美术史,融通文史哲,将美育融入人、社会和自然。指导学生学会如何从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中提炼出自己的艺术语言,作为美术创作者而言,不仅是继承传统绘画方法,更要在传统和自然中生发出“新”,要注重修炼“看不见的”的画外功夫;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与哲学、文学、美学、历史这些“看不见”的要素息息相关。也正因此,新时代美术创作与教学中必须强调文史哲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文史哲素养时代下的美术课程不应局限于美术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还需要通过特定的主题或议题,将美术本体与社会、自然和自我勾连起来,以此扩大美术课程的价值,也为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赋予目的性。美术课程正是在社会性主题与美术本体之间构成的互相助益关系中被设计并实施的。途径之一应该是通识课程的开设与教学。大学最应该开设的是哲学课程。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生还应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包括老庄哲学、儒家哲学有所了解,同时还应涉猎西方现代哲学,如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现象主义、结构主义和实用主义等,以此扩大思维的空间,拓展思维的方式。除了哲学,最需要开设的三门通识课程是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始终指向文化和社会。如果学生缺乏这种视野,其美术创作将丧失指向,美术教学将囿于狭隘。文化人类学重点研究人类不同群体创造文化并被文化濡染的现象与规律;历史学让学生有更宏观的视野,历史的研究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学则着重研究社会的要素、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律,文史哲艺将改变他们由于过早专业化造成的知识“格状”现象。

概而言之,我们作为美术教师应该沿着“尽精微,致广大”两个方向发展,使自己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尽精微”,在文史哲素养、人文知识与普遍关怀方面“致广大”。在一般性的教学区域中(如美术常识、技能训练和创作表现)做到游刃有余、应付裕如之外,既要吸收传统美术文化中有现代价值的东西,也要借鉴信息社会时代的数字技术,从而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传统和现代媒介与技术以表达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情感、思想,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人格的发展,从而达成美术教师职业的崇高目的。

美术的特性由造型、审美、视觉三大元素组成。除了日常的造型基础学习之外,审美与视觉也缺一不可。而审美意识的培养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一个绘画者作品最后的格调和定位,占据了一个人关于“美”的评判中最重要的因素。想要绘画技能提高和进步必须了解绘画发展的过程,美术学课程由“美术史学习”“名作解析和讲解”“美术评论”以及“专业技能实践”四大部分组成。文史哲素养的提出顺应时代的发展,也顺应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在自身的美术创作与教学中,我一般会侧重三个重要因素:一是看学生是否成功地研究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史哲素养视域下的美术创作传统;二是看学生在传统的延续中是否还能有所创新,其美术创作是否具有原创的价值;三是看他的成就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院体系中美术创作的发展。艺术作品精神内涵的发掘不仅需要投入真情实感,更需要创作者独立思考和个性化表现。注重自己的真实感受,提升文史哲综合素养,寻求艺术的“本真”,是一个美术创作者写生绘画创作理应追求的目标。

从当代的从艺背景来看,我们年轻一代的作品从画面内容、构图方式、内容组织到色彩关系,正处于现代化转型的一个很重要的阶段,我们的现代心态、审美心理和传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们的学术指向也伴随着心态转换而产生了新的符号领域与研究课题。这种学术指向跟所处时代和我们所处的阶段以及文史哲素养语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审美观念所带来的必然变化。而此次“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项目培训恰是一个很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在为期两个月的课程学习与考察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并体悟到如何从人文素养提升的角度,反哺和支撑自身的美术创作实践。从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发到达北京,途经山西、陕西西安、青海、甘肃、敦煌等地,沿着一带一路西行,面对变化无穷的自然人文历史,不禁有感而发,也正是我们寻觅自己独特艺术表现语言的契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下我们新时代美术创作者开放的心态。

美术创作要先有理性认识,然后再充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否定旧我,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高层次。创作时,可以在尊重客观事物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这亦是一种创作态度和方法。艺术上没有绝对正确的审美标准,艺术上的创新需要动摇一些本已驾轻就熟的表现手法,去探索种种新的艺术语言。如果丧失了自我更新能力,不能将技术语言升华到艺术与文化创造的高度,追求任何形式上的变革与“创新”都不再有意义。

通过文史哲素养的系统培训,有效提升了我们的思想意识,项目组以内涵式的人本培养对于我们美术创作者人文知识结构的优化,从人文的角度来表现艺术形态,是从此次培养项目中感悟到的美术创作比较突出的一种方式和路径。从中国传统艺术里面找到元素,把它做成当代性的转化,并借此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一是指向我们的传统文化,二是指向当代社会的经验。而且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美术创作的中西结合,并非没有可能,但前提是必须要在以中国传统文史哲素养为主导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西方文化内涵及绘画发展的特性。

就自身的创作实践而言,油画的突破,不只在构成与技法,更在于艺术形式与形态,不排除对中国传统笔墨的吸收,东西方美学思想的融会。例如赵无极先生抛下国画,在法兰西画室中创作出以国画意境为灵魂的抽象油画。颜文樑、吴大羽、徐悲鸿、刘海粟先生都把中国元素和中国笔法用于油画,无论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朱德群、吴冠中、方世聪、李醉先生更是把中国的文化精神和国画元素有意识地与油画结合。源远流长的中国书画、文学、历史、哲学都是中国油画的灵魂,东西方艺术融为一体是中国现代意韵油画的创新。

创新需要彰显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才具有艺术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和生态、生活环境的不断变换,美学思想越来越多元化,继承传统紧跟时代并加入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认识美术创作的审美特性和审美价值,就须从根本处着手,此根本就是中国文化,就是中国本土化美术创作的文化意义之源,根本之道。

从目前艺术发展形态看,中国艺术的各个领域,传统绘画、当代艺术、工艺美术……都行走在东西方艺术思维的两条线上,放在这个文化语境中,寻找一个准确可行的点生发创造,才可能具有真正的价值和创造,这将是当前全球文化谱系的选择。具有生命力的美术创作是将生活与艺术融为一体,艺术的真实是赤裸裸的情感表达,敢于正视内心,敢于直面生活。将我们固有的审美思想与情趣表现出来,于当代中蕴含了传统,于传统中又显现了时代。

我们以前常听老师讲“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本次学习过程中也有所体现,并且能看到很地道的中国文史哲素养的传统,也能吸收西方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从而来丰富自己的艺术创作语言,课程中这种视域的开放性与我们所处的时代有关系。另外,在开班仪式上有老师讲到文化自信,这种开放的心态其实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在放松的心态当中,在社会包容的氛围当中,美术创作者才有可能去发展和开拓。在艺术创作当中,开放中呈现出来的多样性,作品的丰富样式,对于艺术语言本身的自觉性的探索思考,让我们年轻一代的视角变得更加多元,能大胆尝试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去刻画美术创作中的各种不同题材和形象。我们的创作是为了表达,而不是客观事物的表现,现实世界的物象都具有中庸和谐的态势,如果像照相机一样去复制表现,一定是平庸之作。因为最终留存于观者心间的或许并不是画面中的具象表现,而是笔触色彩背后的学养深厚与意蕴长远。

关注与思考是每一位画家必须具备的一种艺术修养,只有对艺术与现实及社会文化各层面之间关系等诸多问题进行深入而全面的思考,正视当代美术创作的发展现状,才能在创作中总结出适应于当代题材的绘画图式,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时代心声的艺术作品。而绘画作品的产生离不开主观与客观的因素,而意象表现往往是在主观强于客观时形成的一种感觉的境地,产生的一种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状态和一种创作语言更自如抒发的随机状态,它是传统哲学与美学思想的一种在绘画理念上的自然延伸。

究其原因,是因为美术创作生态本身是多层次的,可以分为哲学生态、文化生态、美学生态和艺术生态。在当下文史哲素养时代的背景中,已经进入全新的创作生态。当前社会文化形态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这和传统有最大的不同。毕竟经过一百年来东西方文化融合和各种观念的不断渗入、碰撞和交融,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带动了文化的全球化,能进入到视野中让我们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信息呈现出一种碎片化和过量化,改变了我们对待社会、生活的看法,各种美术创作观念直接的相互碰撞和交融与锐新,决定了我们需要去选择、比较、判断。创作可选择的题材是比较多元化的,在现在相对比较宽松的文化环境下,良好的美术创作生态中,其学术指向也可以是多元的。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融中,美术创作的面向可以有很多不同的侧重,我们新时代美术创作者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及文史哲素养里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自我完善、变革的勇气。我也会把这种中国文脉中所蕴含的文史哲精神融合在我自己的创作之中。例如近期创作的“沙漠之舟”“纵横西行”骆驼系列作品从根本上是想融合具象表现性绘画的手法呈现出不同的感觉。力求用骆驼作为绘画对象,着重突出画面的构图布置、思想表达、笔触与刮刀肌理的运用及强烈的主观感情,并对寻求传统人文情怀在当代风景油画中的新发展表现出个人的见解和认识。

油画艺术创作中所表达的两个方面——精神的向度和语言的丰富性及精湛性,仍然是中国油画不变的课题,中国油画创新之路就是油画的中国化、本土化,让油画承载更多中国文化的元素,表达中国文化的厚重。艺术作品应该具备本土文化背景,无论它的表现方式有多么强烈的个性,个性只有附着于过往的历史以及当代的环境,才会产生价值;好的作品能从画面里找寻到历史与当下的隐性内蕴。至于绘画风格不必刻意寻找,它就在你的心底,是每个创作者的审美与价值观的综合素质的体现。美术创作的本质永远是一种创造,需要和实际人生有距离。美术创作是一种有趣的形式,它通过视觉形象的感受给创作者一种特别的启示和引导,从而激发创作者的激情和想象力,而把它创作成为抒发自己情感的主观画面,这种抒情的表现方式产生了艺术的生命力,艺术之所以富有感染力正在于此。所以我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不断地强调“画意”,建立“形的意象表达”和“色彩的意象表达”,即在抽象与写实两条艺术道路之间来往游走,是我目前油画的主要创作方向。“沙漠之舟”油画系列作品的创作选择了运用刮刀作画,以刀代笔,画面更具张力,使用油画刮刀以厚堆颜色涂抹肌理来表现骆驼,放荡不羁的刮刀,热烈奔放的色彩,使得画面的表现力大大增强,同时也使画面获得一种坚定厚重的美感。可能这种表达无法准确无误地指向作品的靶心,它只能提供一种方向,一个通道,一个具有可能性的假设。我内心是反对对于作品的过度权威化阐释,作品是自我观想的折射。面对同一件作品,众人所见非同,一切审美选择都源于具足的情怀。而美术创作的魅力和迷人之处,正是艺术作品本身的特性为观赏者提供了多重的解读。

创作者的情感除了个体某些特质以外,更多来自其对文化传统、社会现实的认知途径,来自艺术家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确定的”观念形态。纵观整个人类艺术史,表层都是形式的变迁,核心则是意义的创造、呈现与阐释。裹挟在形式背后的时间性是一种优美与残酷兼具的属性,从未腐化的时间,让生活在不同空间中的人锈迹斑斑。凝结于中的,是历经时间所得的生命体验以及亟待释义的情感符号。绘画创作所表现的是画家对世界的认知与发现,即创作者通过作品来表现内心的思想、情感与审美追求。在此意义上,绘画创作需要表现性,表现性使作品具有主观性,具有感性、浪漫和表现的品质,从而成为承载画家精神境界的具有独特气质的作品。

文史哲素养时代美术创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应该从整个人文艺术的视角来观照。从人文的角度来表现艺术形态,作品除了传达视觉感受之外,更多的是传达了人的心性。类似“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的意味。西方文艺复兴的影响之所以广泛而深刻,是以其“人本主义”为最核心变革。中文的“人文主义”一词译自英文Humanism。这一英文词,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中文译文。其实在这儿译成“人本主义”一词最能体现其基本的含义。人,如何标定自己的存在?一种标准是外在的、可量化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则说,人可以以自己内在体验的尺度,标定自己的存在。这是以人为本的原初含义。人是任何变化历程的中心,人是“衡量所有事物的尺度”。人本主义思潮从意大利扩展到整个西欧,贯穿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始终,人的潜能的实现绝不是一种势在必行的规定性,而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当代艺术创新与“人”的主题呈现,从人本主义视角认识认知主体。建立在人本主义立场上的美术创作,作为文史哲素养时代的美术创作者,应该具有学院知识分子的担当和使命,不仅对今天的社会生活充满现实关怀,更要借助艺术创造性的特质去启迪人们探求未知的领域,从而不断延展我们的精神空间。我们学习绘画不仅要专注于造型基础和绘画语言的训练,更要在艺术创作的价值取向上展开深入的思考,在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自己艺术创作的切入点,艺术创作建立在人本主义立场上,以尊重自然和人性的情怀来表达艺术的率真与坦荡,作品有广泛的美感以及独特的个性,是一种思想、哲学的体现。

作为美术创作者,关注的是艺术表现语言的创造。艺术表现的创造力及其艺术人格是衡量艺术作品高下的标尺。正如朱其老师在课上所表达的,评价一个画家在美术史上的位置,主要是看其在绘画形式上是否有所突破、在绘画观念上是否有所开拓来决定的。艺术的成就不是看谁的技法最好,而是看其作品内在的精神性与艺术性。一切造型艺术的本质核心是要符合美学理念以及取决于创作者的审美鉴赏能力。

新时代文史哲素养语境下的美术创作应该关注当下正发生着的社会生活,关怀民族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通过艺术创作来构建富有当代性的精神家园。艺术是一片生态,作为艺术生态首先要尊重“生态”的多样性,要尊重艺术家的个人选择与艺术取向。同时,这片生态应该是鲜活的,极具生命力的。绘画是一种感觉和感知,它是由内而外的一种生发与体验,需要相应的技术语言方能实现。但最能体现艺术作品含量的不光是技术,更是画面背后的艺术家独一无二的灵魂。我想,艺术作品和艺术感觉就是在叩问每位艺术创作者的心门,由此产生的作品将无不生动,无不鲜活。这也要求我们美术创作者不断突破自我局限,能否将艺术作品的创作更多归于自己的内心所向,追求内心的纯度和艺术的纯度,应该是艺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但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合二为一,美术创作实践和文史哲修养并重,才会有能量和有营养走得更远。也只有不断提升与实践,才能看出作品的高低优劣和出处。

无论是历史追忆,还是现实观照,抑或未来展望,“技进乎道”是新时代美术创作人才文史哲素养培育与提升的一个重要目标。引用周有光老师的一句话:“要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我们作为新时代美术创作者要突破瓶颈,更快地提升自己,从表现题材的深度、广度以及题材跟技巧结合所产生的综合表现力更多是从绘画之外的人文学科里汲取知识,扩大视野,以使得当代“复杂中国”的丰富性能更多地在作品里得到表达和表现。艺术的纯粹可能是脱离功利的,而作者的思想精神主宰着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从而使作品通过作者的“自我”的表达,向人们提供富有一定思想意义的审美对象;这是艺术作品存在意义的所在。

在当下文史哲素养时代的艺术大环境中,我们首先要找到自己美术创作的兴趣点、依托点和突破口,认准和辨别美术创作的“大道”与“小道”,坚持探索必定会有所收获。真正好的能打动人的艺术作品除了有精彩到位的绘画语言之外,作品背后的文史哲思想、画面的气质和精神都很关键。一方面,我们年轻一代要运用好背景文化知识,发挥好对文化转向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真正地把文化传承中的文史哲素养和美术创作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的突破点,真正地顺应这个时代,要让作品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深度,这样所创造出来的作品才会对这个时代具有指引性。学习传统是学习立足时代的一种创造精神与生命活力。另外,我们年轻一代既要确定自己的学术立场和艺术方向,同时也要为自己去争取生存空间和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文史哲素养时代下,美术创作的思考既要有感性也要有理性,作品的出现自然有它的创作规律和逻辑关系,我们在研究作品所具有的学术指向时,与每个人所具有的社会阅历和哲学思考分不开。有什么样的人文关注,就有什么样的学术指向。每个思考方法与绘画语言成熟形成一种风格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的创作态度与学术指向。这是因为视觉艺术之于当代,不论从媒介方式、从科技手段、从文化意识,还是从审美倾向及大众消费诉求来看,都有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普遍性。因此,如何在视觉艺术中呈现在地、在场、实存化、空间化和身体化的创造意识就成为关键所在。当下文史哲素养时代的美术创作特别看重创作者与他人的关系,在不同选择的兴趣爱好中,调动观者对于作品的感觉、感知与感受,同时作用于人的思维、心理、意识与潜意识,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推动人类趋真向善的历史进步。例如,具象油画作为一种能够极大满足人类不可遏止的审美诉求和视觉渴望的艺术样式,不管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怎样的变化,无论后现代主义如何宣称艺术史即将终止,都始终彰显着时代精神,充溢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抱持真性,所思高远,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性,在于它饱含的灵魂和思想感情。美术的创作过程是一种抒情的过程,人们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过程应该是一个综合的、立体的过程,而不应满足于表层的视觉感受,必须是一种包括文辞内容、文史哲素养、文化含量的内在、深层文化信息的全面体验过程。绘画风格的形成关系到画家个人的生活历程、性格特征、审美爱好、学问修养。体现在作品的形式、构图、造型、色彩、技法上。绘画风格要有所突破,必须不断加深学习与锤炼,不断探索与创新,有才情的画者在创作作品时,能把自己的人生观、审美观及文史哲学养、情感通过色彩笔触注入所绘物象之中,有人性表现的力度和对于时代脉搏的把握,有感性的表现力和理性的思考力。绘画作品在反映客观世界的同时,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主观世界。绘画艺术的最高境界不是技巧的精熟而在于超越具体感性形象以外的艺术表现,这些都依托于美术创作者自身文化内涵的不断提升。一个优秀的美术创作者必须以他最大的智性与精力去研究掌握这每一项绘画要素并能综合使用,可以有偏重,但不能有欠缺,尤其不能欠缺文史哲素养,欠缺思想站位高度,否则难有像样的水平和出色的表现力。身为青年美术创作者,需要一定的天赋和创造力,更需要扎实、宽厚的文化素养作为支撑,否则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创作方法和技艺之后,艺术之路能延展多远,考察的还是综合性的人文底蕴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认识深度和判断力,不羁于现状,不羁于规律,美术创作才会有所成就。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创作
美术篇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创作心得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创作失败